APP下载

不同时间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观察

2022-03-09王彦红

光明中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灵枢阴阳针刺

王彦红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且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不能及时控制症状,可引发精神以及躯体性疾病[1,2]。据报道该病在国外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0%[3],在我国的发病率则高达31%[4]。而失眠患者在中医证型的划分中,心肾不交型约占34.28%,位居第1[5]。目前,对本病进行针刺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少、不存在药物依赖等优势[6]。但对于针刺治疗该病的时间,大多情况是根据医患双方的时间而定,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为进一步探讨不同时间针刺治疗对本病的疗效差异,寻求最佳的针刺治疗时间,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本研究对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分别给予每日17:00—19:00针刺治疗,和每日除17:00—19:00时间外其他时间(8:00—17:00)针刺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60例,采用SPSS 20.0软件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针刺时间为17:00—19:00)和治疗2组(针刺时间为除17:00—19:00时间外其他时间(8:00—17:00)。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7]失眠的诊断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类疾病者:①夜间难以入睡、早醒、睡眠浅、多梦、醒后不易再睡、醒后疲乏、不适或白天困倦等为主的失眠表现;②对自我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苦恼,引起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异常;③心理上对失眠过度关注和紧张;④每周≥3 次,且病程持续≥1个月。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不寐”的诊断依据:①轻度患者入寐困难或入寐后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入寐,重度患者彻夜难眠;②常常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③经过各系统和实验室相关检查后未发现异常。

1.2.3 心肾不交型失眠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9]中“不寐”心肾不交型的辨证标准。主症: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甚则彻夜不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男子遗精或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肾不交型;③年龄20~65岁;④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量表填写;⑤同意参加本次试验,能坚持按时针刺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由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②正在使用其他方法治疗;③妇女哺乳期或妊娠期。

1.5 治疗方法取穴:参照《针灸学》[9]心肾不交型不寐处方拟定:印堂、四神聪、安眠、双侧神门、大陵、太溪、申脉、照海。操作:嘱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选取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取0.30 mm×25 mm、0.30 mm×40 mm毫针(佳健医疗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印堂向下横刺8~10 mm;四神聪向百会方向横刺8~10 mm;安眠、神门、大陵、太溪、申脉、照海直刺5~15 mm,以得气为度,针刺深度可依据患者的胖瘦、年龄、体质、病情而定。治疗时间:①治疗1组,针刺治疗时间为17:00—19:00;②治疗2组,针刺治疗时间为除17:00—19:00外其他时间(8:00—17:00)中进行。2组均每天针刺1次,连续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连续针刺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PSQI 量表评价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共计24个条目,包括19个自评问题和他评5个项目2个部分,第19个自评问题和他评不参与评分,参与评分的18个自评问题分成7个,分别是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其中每单个因子按症状严重程度计0~3分不等,总分等于7 个睡眠因子分数之和,范围在0~21分。PSQI 总分和睡眠质量成反比,总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记录1次,记录积分对比判定疗效[10]。

1.6.2 疲劳量表(FS-14)FS-14包括2大部分,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量表共计14个问题,前8个问题是评价躯体疲劳,若回答“是”则计1分,若回答“否”则计0分。后6个问题是评价脑力疲劳,其中9、11、12回答“是”则各计1分,若回答“否”则各计0分;10、13、14回答“是”计0分,回答“否”计1分。量表总分14分,分值与疲劳状态成反比,分值越高,说明疲劳程度越严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定记录1次,记录积分对比判定疗效[11]。

1.6.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2组患者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一组评分明显优于治疗2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1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治疗2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失眠,属于中医“不得卧”“目不瞑”“不寐”的范畴。本病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黄帝内经》中多有记载,比如《素问·热论》曰:“阳明受之……不得卧也”,邪在“阳明”;《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不得卧”,病属“太阴”;《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和”是因;《素问·评热病论》曰:“诸水病者,故不得卧”,为“水病”所致;《灵枢·邪客》认为“卫气独外”导致“目不暝”。病因虽然较多,但研究认为[13],本病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衡。《灵枢·寒热论》《灵枢·口问》《灵枢·大惑论》等均有详细论述,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指出本病发生在于“阳不交阴也”。

心肾不交的异常情况,是相对于心肾相交正常状态而言,其理论溯源当来自《易经》中“泰卦”的哲学思想,“水”上“火”下。《千金方·心脏方》言:“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用“火”和“水”分别代表“心”和“肾”的功能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的征兆”为“水火”,心肾不交可引申为“阴阳失衡”。治疗穴取印堂、四神聪,均位于头面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有通脑安神之效;申脉、照海常作为临床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14],分别通于阳跷、阴跷,《灵枢·寒热论》曰:“阳跷,阴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针刺可以调整阴阳,泻阳跷之阳、补阴跷之阴[15]来治疗失眠;神门、大陵、太溪分别为“心”“心包”“肾”经的“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明确指出五脏病变当取“原穴”,针刺通过调整心肾功能,达到心肾相交的生理状态。研究报道,患者长期睡眠不足会损伤记忆和额叶功能[16],针刺太溪穴,能激活额叶,对相关脑区具有整体性的调节作用[17]。针刺具有调和阴阳之功效,通过调整阴阳失衡状态,来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但对于不同针刺时间对本病疗效影响,临床报道较少。治疗疾病时,当根据疾病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对应的时间进行治疗[18]。《灵枢·口问》《灵枢·邪客》等篇章,认为“天人相应”,睡眠与昼夜变化的规律密切相关。《灵枢·营卫生会》:“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其中“日尽”正是人准备进入睡眠状态之时。《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言:“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对于本病治疗时间,选取下午“日尽”之时,取其顺应自然规律之意。另外,研究发现[19],针刺效应具有类似药物的半衰期和残效期,在日尽之时进行针刺意在减缓针刺效应的衰减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临床上对于不同疾病进行治疗时,为了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服药时间及方法亦多有区别,对于针刺来说同样适用。在本报道中治疗1组为17:00—19:00,治疗2组为除17:00—19:00时间外其他时间(8:00—17:00),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PSQI评分、FS-14评分方面,在17:00—19:00时进行针刺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治疗2组,故临床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选择在17:00—19:00时针刺治疗,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治疗,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猜你喜欢

灵枢阴阳针刺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采采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