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硝人”国防情
2022-03-09韩献戎
文/韩献戎
面对种种困难,“浓硝人”始终保持为国防而战的情怀,年年超额完成任务。
●蒸蒸日上的兰州石化。
这里不是炮火连天的战场,但硝烟弥漫;这里没有隆隆的炮声,却机声轰鸣。1964年8月1日,我国第一套连续式浓硝酸生产装置在兰化建成投产,翻开了我国“浓硝”史上的第一页。在这个特殊的战场,“浓硝人”创下了辉煌的业绩。
情在激愤中萌生
浓硝酸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国防事业需要浓硝酸,国家需要浓硝酸。“浓硝”车间是当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中“兰州肥料厂”的工程之一,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并提供全部设备和工艺资料。1960年7月,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停止供应重要设备,给正在建设中的浓硝酸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在一系列接踵而至的困难面前,日夜奋战在浓硝酸工地的建设者们,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强,更加理智,更加成熟,更加激发着他们为国防而战的情怀。这也是“浓硝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初建时的浓硝酸工程,按军工企业的模式实施管理:门口设岗,进入工地要凭专门通行证件。到这个车间当工人都要“根正苗红”。因此,“浓硝人”知道,他们从担起浓硝酸生产重任那一刻开始,就把自己的情愫与国防建设紧紧连在了一起。
当时,参加浓硝酸工程建设的人们,面对空旷的厂房,被搁置在工地上七零八落待安装的设备、残缺不全的技术资料……引燃起炽热的国防激情:“‘老大哥’不帮忙,我们就自己干”;“洋教头”靠不住,就找“土专家”求教。他们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为了浓硝酸装置早日建成,大家集思广益,知难而上,忍饥挨饿,顽强攻坚。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奋战,他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把厂房建起来了,把设备安装起来了,把技术资料搞出来了。
情在危难中展现
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几年连续生产的浓硝酸装置早已面貌全非,“伤”痕累累;装置泄漏严重,设备、地坪常见酸迹斑斑,厂房内硝烟不时挥发弥漫,车间里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操作人员戴着防护面具,穿上雨衣式防酸服和长统靴进现场工作。如遇特殊情况,现场的境遇就难以想象了。
1971年,国家给兰化下达了10万吨的浓硝酸生产任务。在千疮百孔带病运转的设备前,工人们不分昼夜地生产操作,还是有劲儿用不上。1至8月,时间过了2/3,生产任务只完成了年计划的1/3 多一点儿。面对国际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大环境和国防急需的“政治任务”,兰化党委书记刘祺瑞带领10多人的工作组到浓硝酸车间蹲点。化肥厂党、政领导也从全厂抽调大批力量支援“浓硝”检修。蹲点组进点,和工人一起三班倒,坚持跟班劳动,跟班宣讲,反复发动群众大讲国内国际形势,大讲大庆人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鼓舞士气,及时宣扬报道好人好事,努力改变车间现状,人人争当生产设备的“保护神”。
车间党支部因势利导,再次组织了“是伸手求助外援甘当‘救济户’,还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讨论,“浓硝人”给出了“在车间范围内打破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的答案。群众发动起来了,生产上去了。在全体参战“浓硝人”的共同努力下,组织了一次次从人员到设备满负荷、高负荷,甚至是较短时间内超负荷的生产作业。工人们以“脱皮掉肉不叫苦,废寝忘食不少酸”的气概,用了4个月的时间,抢出了全年2/3的生产任务。
艰苦的环境能锤炼人。正是这艰苦的环境,在向国家提供国防产品的同时,也造就了这个英勇无畏的团队。工人出身的车间检修主任柯义年干工作冲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带领工人大干、实干加苦干: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在指挥。时过境迁,斗转星移的数十年间,在浓硝酸生产过程中,“浓硝人”像一颗颗螺丝钉,固守在祖国大厦的基座上无怨无悔,不弃不离。在这个锻造国防情怀的熔炉里培育出了受伤不离生产一线的祖振海;冒着被硝酸烧伤的危险,在第一时间冲向抢修现场带头苦干的班段长杨在中;与工人打成一片,为改变“浓硝”面貌大胆进行改造革新,为“浓硝”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李建中……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为“浓硝”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情在融合中升华
浓硝酸装置开车没几年,“傻大黑粗”的苏联设备工艺、质量低劣的弊端逐渐显现,加之浓硝酸固有的强腐蚀性,使处于高温下工作的关键设备——高压釜、漂白塔损坏极其严重,经常因设备出现故障而被迫停车。漂白塔筒、高压釜反应筒的经常损毁,成了浓硝酸生产的“拦路虎”,国内没有制造能力,只能从苏联进口。在难题面前,兰化红旗班组——浓硝车间综合班,在红旗手马德有的带领下,主动请缨,决心自己动手修反应筒,制造漂白塔。反应筒体积大、铝板厚,直径I040毫米、长8000毫米,壁厚度25毫米,不好铲也不好焊。他们不畏艰苦,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将腐蚀的焊缝铲除干净,再在筒外煤气加温,筒内几把焊枪同时喷火,把整个反应筒变成一个大火炉;150℃的温度计一放进去,水银柱一下就升到了顶;人们戴的防护眼镜一会儿就烤得变了形。
几年中,他们共返修反筒8台,自制漂白塔21台,返修漂白塔筒39台,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铝材和资金,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确保了国防建设的需求。为了扭转旧“浓硝”生产装置“跑冒滴漏”严重的被动局面,车间组织了由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组成的三结合小组进行攻关。时任车间主任的老知识分子辛秉政,为搞好生产,经常睡在车间,吃在现场,有时一周都回不了一次家。他以“三结合”小组为依托,以生产现场为课堂,凭着摸、听、查、看等最原始的方法进行设备检测,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主动改进了负压流程,减少管线中的弯头,加大负压,改变操作方法,减少了因此而冒黄烟的频次。
为减少或消除设备隐患,生产过程中,化工和检修工密切配合,坚持做到见缝就焊,见漏就堵,共同保证与提高设备的运转周期。综合班在老班长李玉生的带领下,自已动手将漂白塔碳钢法兰夹套改造成铝筒夹套,大大减少了“跑冒滴漏”。这一革新成果曾在全国推广。随着“浓硝人”对浓硝酸生产感情投入的增加,对设备状况改善和管理的逐渐强化,产品产量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先后三次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车间多次被评为厂、公司、省模范集体、先进集体。一代代“浓硝人”,为国家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
点评
常怀报国志 坎坷成大道
落后就要挨打,国防建设迫切要求炼油工业尽快提供石油产品。心底涌动爱国情,胸中常怀报国志,为国争光的志气让“浓硝人”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承担重任,踏平坎坷成大道。“浓硝”精神闪耀的集体主义思想,历史将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