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2022-03-09马艳兰
马艳兰
摘要:目的 观察在小儿孤独症患儿中实施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估该疗法对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入选孤独症患儿共计4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实施分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还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具体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孤独症程度、自闭症行为、社会生活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各项数据,均显示P>0.05,两组患儿的病情基本一致;在治疗后,进行以上各项指标的重新评估,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变动幅度更大,病症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孤独症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疗法的同时,开展中医针灸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病情,提升其社会生活能力有显著作用,能够为患儿病情预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儿孤独症;综合康复训练;中医针灸;临床效果;社会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4--01
儿童孤独症是临床常见病症,近年来,随着报道的病例不断增多,该疾病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儿童孤独症通常在3岁之前发现,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兴趣局限、行为刻板、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等。他们难以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互动,几乎不会主动进行社交活动,很多患儿还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的情况[1]。此类疾病会给家庭、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如何提升儿童孤独症治疗效果,这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显示,及早对患儿开展综合康复训练,能够对患儿疾病的预后转归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为了让患儿疾病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本院还对患儿开展了针灸治疗,且收到了明显效果。本文对相应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患儿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的患儿5岁,年龄最小的患儿14个月,均值为(3.75±1.02)岁;患病时间最长为3.2年,最短为4个月,均值为(1.72±0.51)年;进行患儿性别统计,包括26例男患儿和18例女患儿。将这些患儿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22例患儿。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本研究之前的各项资料,均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配合度。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案
该组患儿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感统训练法:医务人员对患儿的行为认知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对患儿的感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康复训练模拟环境的创设,让患儿更好地开展触觉、运动感觉、前庭平衡等方面的训练。(2)行为分析法:将训练内容根据患儿不同病症表现、严重程度等进行拆分,分成几个不同的指导阶段,让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平稳有序地开展。在分阶段训练取得一定成效之后,进行各项训练内容的统合训练,并将训练内容引入患儿的日常生活,使他们的生活能力、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等逐渐提升。(3)语言训练法: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桥梁之一,很多孤独症患儿的言语功能发育迟缓,存在语言理解障碍,一些患儿在2-3岁之前可能有过表达性言语,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开口说话的次数会逐渐变少,甚至完全消失。要想让患儿的病症改善,社会生活能力获得有效提升,需要对患儿开展由浅入深的语言训练,在此期间要注意对患儿的音调、呼吸方法等进行有效训练,促使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4]。(4)音乐训练法:在日常训练中给患儿播放轻柔、舒缓、富有节奏的音乐,以此训练患儿的行为、感知功能。
1.2.2研究组治疗方案
本组患儿接受的综合康复训练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同时还对患儿开展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如下:选择头部穴位(本神、脑空、舌三针、百会、脑户、四神聪、神庭等),施针手法为平刺法,施针过程中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深度为0.5-0.8寸,每10min旋转1次。针灸治疗1次/d,40min/次,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具体康复情况,从如下几方面进行疗效评价:(1)孤独症程度:使用的评价工具为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60分为满分,临界值为30分,≥30分表示患儿存在孤独症,且分数越高,病情越重。(2)自闭症行为: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共有5项,总分>67分诊断为自闭症。(3)社会生活能力:使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分,分数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计数类型数据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类型数据开展t检验,用(x±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比较
经过统计,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CARS评分、ABC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病情均有好转,其中研究组患儿的相应评分有更大幅度的变化,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相应数据实施对比,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社会生活能力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在治疗后的S-M量表评分得到更大幅度提升,两组比较,P<0.05。见表2。
3讨论
孤独症的发病年龄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属于一类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尚无明确定论,当前认为其与遗传、免疫学、神经生化因素、脑器质性因素等有关。随着近年来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患儿不断增多,临床也加强了康复治疗措施的研究。其中综合康复训练疗法使用较多,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内容包括感统训练、语言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但是从实际的康复效果来看,很多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病情改善效果却并不理想,这会让家属逐渐丧失康复信心,对后续治疗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提升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中医针灸疗法应用到临床中。中医学将此类疾病归为“心神病变”范围,认为病灶主要集中于头部,因此可以通过针灸头部穴位进行经络疏通,对机体阴阳平衡进行调节,使患儿受损的脑神经组织得到修复,进而促进患儿语言、运动、记忆力等能力的改善[3]。本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其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症,提升社会生活能力,提示以上疗法在孤独症患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彩霞,梁勇超. 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在小儿孤独症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81-84.
[2]李小玲. 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诊疗小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0,6(04):124-126.
[3]王文英,趙海阳. 中医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孤独症效果及对其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