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促进心理健康学科渗透
2022-03-09刘振
刘振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价值和影响不可小视。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到青春期的过渡时期,生理和心理皆会发生不小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都在逐渐形成中。为此,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加大力度的同时,不妨以学科渗透为思想引导,多管齐下,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民主平等为原则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具有持续性的,为此,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环境因素,教师更要竭尽所能地为学生创设民主与平等的课堂环境。要知道,缺乏民主和平等的课堂,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会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要切实烘托出良好的心理氛围,为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正向影响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可单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贴标签,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对每位学生给予关爱与关心,保证每位学生享受同等的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最后,让平等思想覆盖于课堂,包括师生间的平等、生生间的平等,让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不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自卑感和焦虑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要坚持积极暗示、正面教育,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支持学生、表扬学生,使学生带着乐观、愉悦、向上、轻松的心境学习,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小学生所学科目较多,有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等,且这些学科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想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中充分、有效渗透,还需从学科特点出发,制定更合理、更具针对性,以及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达成既定教育目标。
就语文学科来说,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见识到各式各样的语言、领略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艺术。这些内容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不妨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丰富其内心情感,从而使其对生活多一份感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语言和情感,进而才不会因为过度解读和片面解读产生歪曲想法和错误行为。当然,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变得更为成熟。而语文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巧妙引导、启发和串联生活大事小情,必要的时候,可列举生活案例,让学生们更容易地理解。
在数学学科课堂,学生容易被数学难题打击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引用著名数学家的事迹来进行教学,并借此机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榜样,更好地塑造坚韧的品质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旨在教育学生即使遇到难题也不要垂頭丧气、一蹶不振。
其他学科也可按照以上思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不埋没学科特点,找准渗透方向和角度,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方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工作取得成效。
打造丰富多彩活动在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学科都可以开展对应的活动,活动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较好渠道,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也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得愈加深入和宽泛,即可对学生产生更加显著可见的积极影响。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户外课堂,可以开展“一日劳作”活动,让学生们与农民伯伯一起劳动,通过辛勤的付出,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开展“慰问军属”“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对于革命先辈产生崇敬之感、尊重之心,让学生懂得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对祖国生出更多的热爱之心、捍卫之情。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内心受到触动,从而间接教育、引导他们更积极、向上地成长与发展。
实践活动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通道,也成为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还需各科教师的精心策划与安排。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有意识地通过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可以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实现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兴东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编辑 安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