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城》导读

2022-03-0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顺顺二老船夫

作家名片

沈从文(1902-1988),作家兼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至1946年在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院校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因为家族的特殊性(其祖母刘氏为苗族人),沈从文十分热爱苗族文化,在其文学作品创作中多有苗族文化气息的展现。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有诗意的效果,语言格调朴实、单纯而又厚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虽身处于虚伪、冷漠的都市,但沈从文始终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认为“美在生命”。沈从文的作品充满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思考,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

内容介绍

《边城》的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湘西地区,那里如世外桃源一般。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住着美丽单纯的少女翠翠和她的爷爷老船夫,以及一条老黄狗。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翠翠与傩送一见钟情,哪知天保也爱着纯洁美丽的翠翠。

兄弟俩决定以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在唱歌方面,傩送比哥哥更具有天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也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他选择了退出,驾船远行做生意,在外出闯滩时遭遇不幸。

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伤心欲绝,对老船夫的态度也变得冷淡。老船夫因为翠翠的亲事心力交瘁,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傩送认为哥哥的死跟自己有关,但又不想娶别的女子为妻,只得抛下翠翠远走他乡,最终只留下翠翠孤独地留在码头,继续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经典摘录

边 城(节选)

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时,船总顺顺、马兵、翠翠、老道士、黄狗,皆跟在后面。到了预先掘就的方井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井中四隅及中央,又燒了一点纸钱,爬出井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井,拉去了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老道士要赶早回城,去替人做斋,过渡走了。船总事多,把这方面一切事托付给老马兵,也赶回城去了。帮忙的皆到溪边去洗手,家中各人还有各人的事,且知道这家人的情形,不便再叨扰,也不再惊动主人,过渡回家去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

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岨来陪她。老马兵回转碧溪岨时,秃头陈四四被打发回城去了。

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让老马兵坐在溪岸高崖上玩,或嘶着个老喉咙唱歌给她听。

过三天后船总来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只请船总过城里衙门去为说句话,许杨马兵暂时同她住住,船总顺顺答应了这件事,就走了。

杨马兵既是个上五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高一筹,加之凡事特别关心,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同翠翠住下来,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过渡时有人问及可怜的祖父,黄昏时想起祖父,皆使翠翠心酸,觉得十分凄凉。但这份凄凉日子过久一点,也就渐渐淡薄些了。两人每日在黄昏中同晚上,坐在门前溪边高崖上,谈点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又说到翠翠的父亲,那个又要爱情又惜名誉的军人,在当时按照绿营军勇的装束,如何使女孩子动心。又说到翠翠的母亲,如何善于唱歌,而且所唱的那些歌在当时如何流行。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做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苦笑。

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与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在世时所没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做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因此赌气抖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情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为二老的媳妇。但二老人既在辰州,先就莫提这件事,且搬过河街去住,等二老回来时再看看二老意思。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做一个自然不成。除了城中营管、税局以及各商号各平民捐了些钱以外,各大寨子也有人拿册子去捐钱。为了这塔成就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尽每一个人来积德造福,尽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个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翠翠的辫子上扎了白线,就明白那老的已作完了自己份上的工作,安安静静躺在土坑里给小蛆吃掉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葆平安。”翠翠明白那些捐钱人的怜悯与同情的意思,心里酸酸的,忙把身子背过去拉船。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用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赏析

沈从文运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纯净得人人向往的美好境界,其中最醉人的便是人情之美。在本片段中,老船夫因忧心翠翠的婚事,加上操劳过度去世了,痛失亲人的翠翠感受到了莫大的痛苦。但是翠翠身边总是不缺乏关爱她的人或物:船总顺顺、马兵、老道士、黄狗,他们默默地陪伴着伤心欲绝的翠翠;五十多岁的养马兵如同亲人一般陪伴在翠翠身边,“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可见养马兵曾经也是翠翠母亲的追求者,时隔多年又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心上人的女儿;船总顺顺虽然在大儿子去世后对爷孙俩态度有些冷淡,但在老船夫去世后依旧想把翠翠接回家中,给她名分“作为二老的媳妇”;还有过渡人,同情失去亲人的少女,“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她。纵使结局有些悲情,但我们依旧看到了一个充满善意的世界,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头。

“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用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青年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一句情景交融,边城的宁静伴随着翠翠的梦境,悲壮幽深,意境深沉。以“那个人”的归来遥遥无期收尾,给读者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没有童话世界般的幸福结局,更多的是体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复杂。

大仲马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期望!”翠翠将一直等下去,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同样怀着期望,期望那个人能回来,给翠翠一个幸福的结局。

2079501705284

猜你喜欢

顺顺二老船夫
给爸妈当“秘书”
那一刻,我感到愤怒
船夫和风
我为爸妈当“秘书”
尿湿的毛巾
一封家书
香山二老
船夫和儿子
话丢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