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022-03-0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王昭君昭君天子

阅读指要

戏剧文学的矛盾冲突,主要指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发展,也就是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各种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戏剧要在一定的时空限制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有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没有这些矛盾冲突,也就不能称之为“戏剧”。进行戏剧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

一般说来,冲突就是戏,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没有表现力,当然也就没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因而,“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便成为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

在解题时,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清戏剧冲突。

一、从戏剧情节入手,把握戏剧冲突。

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不管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情节的推进入手进行分析。分析时,可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把握,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情节或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合起来,做综合分析。

二、从人物关系入手,把握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包括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冲突、次要人物之间的冲突等。我们要了解戏剧里面涉及哪些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主要从这些方面把握戏剧冲突。

三、从人物的内心入手,把握戏剧冲突。

这种内心冲突往往使人物陷于不易摆脱的境地,如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侍萍是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相的。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她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四、从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入手,把握戏剧冲突。

如在《牡丹亭·惊梦》中,美好的自然景色,使杜丽娘惊喜万分,由此情思萌动,但在受封建礼教制约的现实环境中,这是不被允许的。因此,情节与环境的不协调,也构成了戏剧冲突。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廷见元帝①

燕婉动听的官乐在大殿里飘荡。宫娥仪仗迤逦擺开。王昭君丰容靓饰,光彩照人,顾影徘徊,惊动左右。她走上来。

萧 育 贵人朝见大单于殿下。

王昭君 后庭王昭君觐见大单于殿下,千岁!千千岁!(垂下眼)

元 帝 平身。

王昭君 谢天子。

元 帝 (赞美地)汉宫中居然有这样一块未曾雕琢的美玉啊!(和蔼地)好,你为我们唱一段《鹿鸣》之曲,来欢祝单于吧。

王昭君 后庭王昭君万死,昭君没有学过。

元 帝 哦?

王昭君 臣昭君愿唱一支比《鹿鸣》还要尽意的歌子。

举朝震惊。

元 帝 什么?

王昭君 (从容地)《长相知》。

王 龙 (厉声地)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元 帝 (吃惊,却没有发脾气)哦,《长相知》,这叫什么东西?

王昭君 (从容不迫)陛下愿听吗?

萧 育 (也忍不住了)这个姑娘简直是出人意外。

元 帝 (被王昭君雍容自若的态度所吸引,笑着)好,你唱吧。下面有人伴奏吗?

殿下无人回答。

苦伶仃 (走出跪下)老奴苦伶仃愿试一试。

王 龙 (抗议地)陛下!

元 帝 (温和地)让她唱。

苦伶仃从腰间拿出一支胡管,吹起来。

王昭君:(唱)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毋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长相知啊/长相知

王昭君唱得悠婉动人,声彻天外。元帝随着歌声,领会每一句诗,王昭君唱毕,跪拜。

元 帝 唱得好,真唱得好!是天上的音乐。平身。

王昭君 谢陛下。(站起)

元 帝 (忽然)但是你不觉得你有罪吗?

王昭君 (又跪下)昭君死罪。昭君没有迎逢陛下圣意,歌唱陛下的御作,昭君死罪。

元 帝:不是。你在这样的嘉宾面前,唱起这样的儿女情歌,不是失了礼吗?

王 龙 就是啊,陛下,这应该交掖庭治罪,该砍头的。

王昭君 陛下能容臣昭君一言吗?

元 帝 好,你说。

王昭君 陛下,如果能容昭君一言,这样的话是要站着说的。

元 帝 好,你就站着说。

王昭君 (立起来,仪态自若,侃侃然)陛下,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天生圣人都是本着“义”和“诚”的大道理治理天下的。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都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长相知,长不断,难道陛下和单于不想“长相知”吗?难道单于和陛下不要“长不断”吗?长相知啊!长相知!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女之意哉!

元 帝 (忍不住连连点头)好,好!

呼韩邪 (也忍不住)啊,陛下,这真是说得好极了。

这时,全朝上下也忽然欢快起来。

元 帝 (听了多遍,依然忘记)你叫什么名字?

王昭君 臣早已禀奏,王昭君。

元 帝 哦,王昭君,王昭君。你恰恰说到我们的心上了。

元 帝 (对呼韩邪)你看,这一点不就神奇吗?(对苦伶仃)可你怎么也会吹这个调子呢?

苦伶仃 启奏天子,塞上胡、汉两家百姓都会唱这个歌子的。

元 帝 哦,胡人、汉人都会唱的?

苦伶仃 是,陛下。

这时,一个年老的大黄门执羽檄,上。

黄 门 启奏陛下!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

元 帝 萧卿代读。

萧 育 (展开羽书)“鸡鹿寨都尉祁连将军、云中太守陈昌等急奏天子陛下:昨夜匈奴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汉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臣等急派兵马。胡骑遁去,不知下落……

元 帝 不要念下去了。

呼韩邪 (大惊失色)温敦,这是怎么回事?

温 敦 消息突然,小臣毫不知晓。

元 帝 (拿着羽书,笑着说)你们说,这个紧急军报奇怪不奇怪?大单于——

呼韩邪 (离座)陛下!

元 帝 (望着萧育)这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呼韩邪 (猜不出元帝是什么心思,紧张地望着元帝)陛下……

元 帝 (忽然向王昭君,立起)你刚才说什么“相疑相知”的話,是怎么讲的?

王昭君 (清清楚楚地)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元 帝 (忽然,对呼韩邪闪出宽慰的笑容)对啊!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弟兄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走到呼韩邪面前)呼韩邪单于,边塞上的事情出人意外,总是不免的。但是对我们天长地久的昆弟、翁婿之欢,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吗?放心吧。猜得出来,匈奴刚刚太平,有一些不臣之徒在找单于的麻烦,趁你在长安,要给你难堪。难道中原的人可以上这样的当吗?

呼韩邪 臣惶恐。今天,中原天子的深情,臣永远不能忘记,臣定要彻查此事,禀报天子。

元 帝 (劝慰地)不说这些了吧。我们亲家还谈我们的和亲大事吧。(对萧育,指王昭君)这就是单于未来的阏氏吗?

萧 育 (望着呼韩邪)那就看大单于的心意了。

呼韩邪 (立刻走向元帝面前,作礼)臣感谢天子。

萧 育 恭贺单于殿下选了阏氏。

这时,全朝上下顿时欢呼起来。殿外喊着:“单于和亲,千秋万岁!”}

《选自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

1.作者是如何设置戏剧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昭君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68501908280

猜你喜欢

王昭君昭君天子
天子当屏而立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无字碑随想
论北魏西郊祭天
《汉宫秋》中王昭君的形象解读
脑筋急转弯
马致远《汉宫秋》中王昭君的爱情与婚姻
对西周王权衰微的分析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