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挑细选,切准“命脉”

2022-03-09程园园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晋文公齐桓公管仲

程园园

审题立意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它决定了一篇议论文水平的高下。然而,不少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不懂得从多角度立意构思,以拓宽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掌握如何从多角度立论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准确立意。在确定立意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进行:

1.从因果的角度:有几个“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尝试对材料进行追问,分析其中的原因,以确定立意角度。

2.从人或物的角度:通常情况下,材料中涉及几个“人”或“物”,就有几个立意角度。而核心的人物或事物往往就是核心的立意角度。

3.从肯定或否定(正面或反面)的角度:一则材料至少可以从肯定(正面)或否定(反面)这两个角度去立意,这样就使作文具有了思辨性。

此外,还可以类比联想,关注现实,从中获取立意点。所有的说理都应该有现实针对性,这样,作文才有价值,才有现实意义。

选定立意角度之后,如何深入剖析说理呢?下面就以一篇材料作文为例进行剖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中既有灿烂的阳光,也有凄冷的风雨。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

请以“生存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针对此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立论:

面临“生存”问题,我们该怎样“选择”?做出这样的选择需要哪些条件?这样的选择有什么意义?

面对生存,我们应做出怎样的选择?选择生存,是有所为的前提。只有生存下来,才有机会重塑生命,创造辉煌;同时,生存也意味着要承受压力。选择死亡,可能是不尊重生命、胆小懦弱、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也可能是英勇就义、为理想献身、以死明志。

面对生存,我们的选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比如,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崇高的理想……无畏的勇气让我们敢于做出选择,坚定的信念让我们知道怎样选择,执着的精神能坚定我们的立场,崇高的理想可以引领我们走向光明大道……

面对生存,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逆境中,有人会乐观地面对,积极地解决问题;也有人会悲观地逃避,甚至误入歧途。因此,我们需要冷静理智。倘若乐观积极地面对,那么我们的人生定会更加厚重、丰富、有意义;反之,则会一蹶不振,直至坠入生活的谷底。经历过风雨,才会见彩虹。选取这个角度说理,可以从正面的角度肯定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可以从反面的角度否定消极逃避的人生态度。

选定立意角度之后,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深入展开议论:

1.对核心立意设问:“是什么”,即分析中心论点的内涵。

2.对核心立意设问:“为什么”,即分析中心论点的意义、影响、作用等。

3.对核心立意设问:“怎么样”,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4.对核心立意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角度进行挖掘,呈现递进式的论述关系。

【常见误区】

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确定立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便截取材料中的任意一句话,就提取出行文的核心论点;想当然地确定立意,大谈特谈“生存”或者“选择”。如此种种,或立意肤浅,只见表象;或造成偏题,甚至跑题。

【示例】

(甲)说到齐桓公,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摒弃前嫌、纳谏用贤的故事,我却深深地被他宽厚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所征服!

面对差点儿杀死自己的管仲,普通人的反应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对于一个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君王来说,想必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然而,齐桓公却做出了一个令世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宽容,接受了鲍叔的建议,任用这位仇敌做了自己的宰相。于是,齐桓公的博大胸怀得以彰显于天下;管仲的雄才大略得以大显身手,最终使齐国雄起于诸侯之林。

罗曼·罗兰曾言:“宽容,它像小径边的紫罗兰,被人踩扁,却把香气留在那人的脚踝上;它像二月的阳光,融化世间的层层冰雪,将温暖传递到人们的心头。”它是“张、吴两家之间”的“六尺巷”,是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是希拉里定做的“鞋子蛋糕”……蔺相如对廉颇的宽容,终成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齐桓公对管仲的宽容,成就了齐国的霸业;烛之武对郑王的宽容,保护了郑国的安全……宽容,可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宽容,可彰显人格魅力;宽容,可温暖人的心灵。

(乙)春秋时期,君臣关系虽然不像战国之后那么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为且强势的君主在大臣面前无疑有着绝对的主导权。齐桓公即位后,面对有着“一箭之仇”的管仲,将其擒杀几乎易如反掌,但他却不计前嫌,不但不予追究,反而给予管仲绝对的信任,将治国之权悉数赋予,这不但体现了齐桓公的胸怀宽广,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目标高远,以天下苍生为念,加上知人善用,可以说集众多领袖必备美德于一身,是一位贤明的君主。这样一个明君,后来能成为“五霸”之首,并非偶然。

类似的故事,在春秋时期也有过。那就是晋文公时,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担任南阳令,这一义举被孔子称赞为“公”。不过解狐只与祁黄羊有仇,并非与晋文公存在宿怨,因此,虽然都是听从属下对仇人的举荐,齐桓公要比晋文公更为难得。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是一个统治者普遍重视人才的时代,也是一个真正能够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时代。这一用人传统在后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例如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正式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他的竞争对手孙权和刘备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蜀国的五虎将里,马超和黄忠原来都是刘备的敌人,因为刘备不计前嫌,二人先后归顺刘备,为蜀国江山浴血奋战。倘若刘备只有“光复汉室”的伟大志向,而没有宽以待人、善于纳谏的博大胸怀,恐怕也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凡是胸怀天下的君主,既要有雄才大略,同时也须大公无私、心胸宽广,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以上是2020年全国高考卷Ⅰ的作文片段。

甲同学引入鲍叔荐才让贤、屈居人下,管仲呕心沥血、恪尽职守等事例,突出霸业主角、纳贤决策者齐桓公“宽厚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先采用对比的方法,评议齐桓公任用“仇敌”管仲为相及其多方面的意义,再拓展论述“宽容”这一人格精神的社会作用等。

乙同学从“唯才是举,以利天下”的角度说理。他认为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这不但体现了齐桓公的胸怀宽广,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目标高远,以天下苍生为念,加上知人善用,可以说集众多领袖必备美德于一身,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接着引用晋文公、曹操的事例,进一步论证“凡是胸怀天下的君主,既要有雄才大略,同时也须大公无私、心胸宽广,方能成就一番事业”的结论。

这两个片段,说理立论的角度不同,但各有所长,均能自圆其说,体现了议论文写作立論角度的多样性。

3884501908254

猜你喜欢

晋文公齐桓公管仲
“足下”的由来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足下”一词的由来
鲍叔牙与管仲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厨师辩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