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聊天必备神器——万能回复
2022-03-09肖遥
肖遥
【适用话题】语言交往 分寸与距离 礼仪
一位很聊得来的朋友,自从养了两只猫,跟我聊天的画风就变了,她会不厌其烦地给我发猫照片、猫视频,期待我的夸赞和艳羡。猫是可爱的,我也不介意隔三岔五地隔屏云吸猫,如果是朋友圈状态,我可点赞也可忽略。但私信不说点啥就冷场了。出于礼貌,我也得夸几句。可我逐渐发现,夸赞的分寸很难拿捏,我必须搜肠刮肚地找合适的漂亮话,才能和她爱猫的热情相匹配,否则就显得敷衍。
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不同爱好和经历的人聊天,很难同频共振。比如一个女同事说明天孩子幼儿园毕业,要买花感谢老师,她对桌的男同事没有孩子,不接话又显得不礼貌,只好随口说为啥要送花呢?多华而不实呀,微信发红包不香吗?再说了,老师只是完成了他们的工作,需要感谢吗?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妙玉邀请宝黛钗去品茶,黛玉客气的几句寒暄,打开了妙玉的话匣子,说起自己家的茶、茶杯、泡茶的水,還有喝茶的方式,结果黛玉也成了俗人,宝玉成了没见过世面的蠢牛,短短几分钟的品鉴会,变成了“吐槽”大会,“吐槽”贾府不如她家有品位,“吐槽”刘姥姥弄脏了她的栊翠庵……少男少女们轻松愉快的下午茶聚会时光,就这样被妙玉对茶的专业热情给搞凉凉了。想起《奇葩说》里黄执中对热情这个命题的结辩:“热情,之所以让我们尊敬它,喜爱它,拥抱它,是因为热情让我们看到更多,变得温暖明亮有憧憬。可是如果热情,是给别人压力,或者给自己压力,那么热情就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了。”
对过度热情,年轻人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糊弄”办法,就像我家那个“00后”上大学以后,对我苦口婆心的微信长语音,她都会回复“确实”,我几乎要相信了,庆幸自己教子有方,没有教出一个杠精。可我发的自拍照,她回说“你知道我有多想成为你吗”就显得很可疑。写这篇文章时,顺手搜索了下“糊弄大全”,发现在糊弄的分类中,这两句属于“万能回复”。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素材分析】无论《红楼梦》里妙玉与宝黛钗品茶,还是现代社会不同“话题频道”的人聊天,都绕不开应有的礼仪。礼仪是很微妙的东西,它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在语言交际中,我们要学会找到分寸:该多讲时不能少说,否则言犹未尽;该少讲时不能多说,否则言多必失;该沉默时则应奉行沉默是金,保持缄默。
【速用名言】
1.世事不可尽出于己意。——当代小说家 张大春
2.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当代作家 周国平
(特约教师 严君)
319550055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