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骗局为什么防不胜防?

2022-03-09樊星

小说林 2022年2期
关键词:谋略骗术阴谋

“做局”——这题目就吸引人的眼球。

中国多局——从饭局、棋局、牌局到局面、局势、格局,还有各种局机关,都与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密不可分。当然,最叫人防不胜防的,是各种骗局。鲁迅就谈到过“瞒和骗的大泽”(《坟·论睁了眼看》),矛头所指,虽然是“瞒和骗的文艺”,却足以令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骗局(从鸿门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瞒天过海一直到“窃国大盗”),还有生活中那些层出不穷的骗局(从“芒硝治百病”“绿豆治百病”到五花八门的“套路貸”、电信诈骗),从而产生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骗局花样翻新、常常能得逞?

在鄢元平的小说《做局》中,就充满了相关的忧思:从追踪网友盗号引出生意场上的各种骗局,一层层揭示出情场上、股市里、商场上、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种骗局,以及那些骗局的盘根错节、云山雾罩、转瞬即逝、变幻万千。尤其是熟人之间的欺骗(这是随着人们对于骗局的戒心提高以后产生的新问题),也防不胜防。正是在对于各种骗局不断深入的剖析中,显示出作家世事洞明的目光和组织情节的才华。

中国民间一直流行着“知人知面不知心”“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俗语,提醒着人们避免上当受骗。可为什么各种骗术还是绵绵不绝?一方面,就如同小说中见过世面的那位大妈所见识的那样,生意手段,斗智斗勇,骗怎么了,那叫智慧,没手段,骗不赢或受骗的,那才叫笨蛋。在法制不够健全的社会上,那些靠坑蒙拐骗暴富的人们引爆了各种心理失衡、情绪焦虑、发财梦想,渴望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至于那些暴富者突然翻车的教训,人们却常常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一旦不小心受骗,就更加恐慌,有病乱投医,努力想挽回损失,不曾想落入了新的骗局。那句“赚钱,哪有不担风险”相当典型地概括出了人们“赌一把”的侥幸心态。“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句俗语不是也十分流行么?多少人听信了骗子的花言巧语,与这种盲目的冲动很有关系。人们有了钱,就渴望让钱生钱,利滚利,是人之常情。只是人心隔肚皮,多少人常常就在发财的渴望、贪欲的刺激下“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不当初。

正是一个骗局套着的又一个骗局,成为这篇小说情节扣人心弦的吸引力所在。围绕着重重的焦虑,姐弟之间、母女之间、夫妻之间、情人之间、朋友之间涌动起各种抱怨、反目,直至被骗以后的幡然醒悟与翻脸不认人。这样,小说就相当典型地揭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危机:因为急于暴富而上当受骗,又因此而彼此怀疑、抱怨、分手,甚至闹出丑闻。也就是说,各种骗局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关系,甚至改变了局中人的人生观。因此,这篇作品的警世意味不言而喻。

此外,作者还借一位干部之口触及了做局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深刻联系:“骗子多其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极大关系的。传统智慧文化最讲究的是谋略,谋略是什么?说直白一点儿,谋略就是阴谋,阴谋里攻心、伪装、骗术是基本手段。要命的是,传统文化把谋略提得很高,从来就是赞赏有加,东方智慧,一大半标榜的就是东方谋略,刚才说了,谋略就是阴谋,就是骗术。”“空城计就是诸葛亮设计的一场攻心的骗局,其实诸葛亮还有一场骗局更经典,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说到底,也就是草船骗箭。《孙子兵法》里有句被中国人不厌其烦去遵从的话:‘兵不厌诈’,战争讲究谋略,无可厚非,关键是不能当成一种文化去标榜去赞颂。正因为此,才形成我们子孙后代把阴谋当成智慧,把骗术当成手段,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一番议论,也颇有反思的深度。应该说,这一笔也是此篇超越那些止步于暴露社会问题,却没能带入深邃文化反思的作品的亮点。尽管一般的文学理论常常告诉读者,作品的思想最好不要通过发议论表达,那样太直白,缺少了耐人寻味的魅力,但事实上,许多文学经典中都不乏脍炙人口、拓人心胸的宏论——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到陈忠实的《白鹿原》……在我看来,这些富于独到洞见的议论浸透了文学与人生的智慧,常常提升了作品的文学境界,价值不可低估。因此,《做局》不仅写出了世俗化浪潮中新的社会问题、人心之惑,而且足以使人联想到一百多年来思想者们关于“国民性”的思考:显然,在一个骗局防不胜防、受骗上当者也层出不穷的社会,是很难建构起诚信为本的现代社会根基的。

作者鄢元平曾有诗名,近年写小说,已有作品在《当代》发表,值得关注。期待他在聚焦世态、洞察人心变化的写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简介:樊星,男,1957年生于武汉。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3736500559550

猜你喜欢

谋略骗术阴谋
施明敬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赵高的阴谋
浅谈《三国演义》
行鸟的骗术
谋略至上必然导致战略失败
揭秘骗术,决不上当
生活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