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书城,希冀新的雅集
2022-03-09姜浩峰
姜浩峰
2013年底,上海书城与读者们一起跨越零点,在书香中拥抱新年,以庆贺上海书城开业15周年。不知不觉,又8年过去,书城迎来改造翻新。
上海书城在陪伴市民23个春秋后,于2021年12月12日宣布闭店,进行重装改造。回归之期定在了2023年。
比起一些老建筑的改造装修来,上海书城的闭店重装,引起的反响又别样不同。
虽说书城存在至今仅仅廿余年,却依旧让许多人的脑海里装着满满的回忆……
未来,上海书城将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书城仍会重开。这是纸质阅读的回归,还是上海确实需要这集体无意识的雅集?期待,重开的书城将带来新的惊喜?
2月26日下午,走在上海福州路街头,阳光正好,暖意融融,有一些春天的气息了。大大小小的书店,卖文房四宝的,或者上海旧书店、古籍书店等,都开门营业着。唯有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建筑看上去依然是整条街上最气派的,然而大门却紧闭着。站立门外,不时能听到建筑内里传出的声音。可能是闭店重新装修前的一些拆除施工已经在进行了吧。
2021年12月12日,上海书城宣布闭店。今年1月下旬,浦东东方路796号九六广场内下沉式广场的“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门营业。有人将这1500平方米的营业场所称为“迷你书城”。确实,比起营业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坐拥七层楼零售空间的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来,九六广场的书城营业面积连六分之一都不到,堪称迷你。
在2021年12月12日晚上,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完成了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最后一次全店巡视。通过直播镜头,她还陪网友“云游”了上海书城的角角落落。这一天,暂别的时刻,和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业一样,都印刻在她的脑海。
1998年10月,江利从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调往筹建中的上海书城运营团队工作。“为迎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顺利开张,来自当时上海最大的新华书店——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以及延安东路新华书店、淮海路新华书店的同仁,还有招聘的新员工,共同组建了上海书城的团队。”江利告诉《新民周刊》记者,“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业。从物理概念来说,这确实是上海最大的书店,但我觉得还不仅仅如此。譬如几家书店调到书城来的人员,加上新招聘的员工都要统一培训。站立式收银、在提供寄包服务的同时不强求寄包、每天早上晨会后开门迎客、首问负责制,这些都是当时上海各书店开风气之先的经营方式,即使在其他服务行业也算领先的。”
这座书的城,成为上海市民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世纪之交的礼物”。
2021年12月11日,位于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将在12月12日开业23周年之际结束营业后闭店重装。听闻消息,读者们纷纷前来,希望再逛一次回忆中的书城。
1998年新开业的上海书城,不再采用手工记账、记卡片的方式做销售记录,而是与IBM公司合作,开发了全新的POS机系统。当时,上海已经有不少商店,包括一些私营小店安装了POS机,但书城开业时采用的那套POS机在那个年代还是有与众不同的领先之处——每销售出一本书,不仅有记账,还有门店库存量统计的变化。是为国内同行业首套具备智能添配功能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上海书城体量大,如果将各个楼层拆分来看,相当于十几个中型书店的概念。从开业之初的十几万种图书,到最高峰时坐拥三十几万种图书,截至福州路店暂时闭店重装时,常年仍有超过廿五万种图书。一些畅销书为了保证不断货,在上海书城摆放几百本甚至上千本以供读者。因为这样的体量,在1998年时,上海书城的图书配送理念必然也比之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书店发行,都是各个出版社将书打包送来——文艺社、人民社,或者其他出版社,都如此,到店后再分类上架。”江利说,“上海书城开业时,在沪太路延长路的新华书店仓库,专门有针对上海书城的配送系统,各出版社的书先到库进行计算机录入处理,然后根据类别和班组点对点送到书城,然后直接分到各楼层。”尽管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规划调整等因素,书城大型仓库的地点发生了变化,但模式没有改变。
书城还先后培养出一位上海市劳动模范和两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劳动模范,是国内图书发行行业首家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编辑出版了行业内第一本规范大书城管理标准的《书城管理模式》。
江利还记得1998年12月30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开业时的情景,人山人海。上海书城第一任党委书记赵建平更记得,当年潮水般涌来的读者在门口排起长队,书城不得不发售门票以限制人流。有媒体如此评论:“这座书的城,成为上海市民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世纪之交的礼物’。”
1999年起,上海书城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疫情前平均每年接待读者超过300万人次,近年来打造了“全国新书发布厅”“上海·故事读书会”“市民文化客厅”“莎莎姐姐讲故事”等全民阅读活动品牌,梳理上海书城的销售数据、活动影像,也折射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阅读史。
比起上海著名的文化一条街福州路上的各个书店来,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成为了书友心中“最全的雅集”。
上海书城的“横空出世”,甚至吸引了长三角周边读者的关注。当时,不少人从南京、苏州、杭州坐着火车来上海书城。原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回忆自己第一次踏进上海书城,那是相当的震撼,“过去,图书通常是和路边书摊为伴的,作为一个出书人、读书人,走进上海书城看到如此富丽堂皇的陈设,顿时感到,图书原来是可以和高雅、时尚相伴的,这一点真让读书人找到了自信”。
江利说,在上海书城开业前,上海也好,全国也罢,业内人士有过疑问:有那么多人买书吗?担心书城的经营遇到问题。2018年12月,书城开业20年之际曾统计过一组数据,给出了这样的答案——“1999年至2018年前11个月,上海书城累计销售总额超过30亿元,销售的图书总册数超过1.16亿册。”
在销售规模增长的同时,上海书城成为许多文化名人,甚至演艺界人士的打卡地。对于文化名人来说,能到书城签售、讲座,是与读者零距离接触的一种方式。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书市就已经成功举办,此后又发展出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在上海书展上会有许多签售活动等等集中举办,但上海书城的存在,使得签售、讲座活动成为了某种程度上上海这座城市常年飘着书香的一种标识。
上海市民难忘当年易中天签售场面。
学者易中天曾多次在上海书城签售。近日,B站上一段2006年8月6日易中天于上海书城签售《品三国》的视频被刷爆。弹幕跟帖无数——
“书城是一个让我暂时忘却烦忧的地方。”
“从小到大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回忆。”
“书的黄金屋!”
2007年4月15日,易中天在上海书城签售《品三国·下》。当天上午10点开始签售,易中天一直坚持签售到下午4点10分,除去10分钟吃饭时间,他在6个小时里总共签了8000多本书。算一算——2.7秒签一册。
当时媒体报道称,“一名读大二的女生,此前特意挑了福州路上的一家旅馆住下,4月15日凌晨4点45分就守在上海书城门口。她如愿以偿地第一个拿到了易中天的签名,但由于太激动,原本想好的一肚子话都没说出来,只送了易中天11朵玫瑰,卡片上赫然写着:‘我发誓,我爱你一生一世。’还有一位94岁的铁杆‘乙醚’也来赶场,这也是易中天至今见过的年纪最大的拥趸。”
2021年10月24日下午,海派作家马尚龙与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易居乐农董事长、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朱旭东做客上海书城,出席《那些年,我们写过的书》读者见面活动。当时,马尚龙说,自己对书城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我感觉自己是有双重身份的。”马尚龙说,“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会来书城买书,因为这里的书最多最全。而作为一名作家,我曾在这里多次举办读书分享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在书城与读者在阅读中跨年。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那次活动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是非常温暖的记忆。上海书城是上海的一座文化地标,希望装修后重新归来的书城,依然是读者心目中永远的文化地标。”
而朱旭东则感慨:“我的儿子目前在纽约工作。前些天我告诉他书城要闭店装修了,儿子说,‘没想到书城还在,等装修好,我回国带你去’。从我带他去,到他带我去,一晃就是20多年。”2020年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朱旭东把5年来写的随笔汇集成一本书——《东说西道》,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书的首发仪式也是在上海书城。“书城默默陪伴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天它就要重新出发,祝愿它更年轻、更美丽,继续作为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陪伴我们更久的时光。”朱旭东说。
江利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文化名人来书城打卡了——莫言、贾平凹、梁晓声,周国平、朱大可、江晓原,包括已故的周海婴、叶永烈、程乃珊……
2008年5月30日,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出现在上海书城。当时,正值汶川地震不久,帕慕克在记者会上如此回应:“生活本身就是如此,我们无法避免哀伤,我同情、理解这感受。” 次日媒体报道:“从来没有一位外国作家能在书城拥有这么多忠实读者。在读者签售会开始之前,200多位读者早早就排着长队等待,每个人都至少买了2本以上帕慕克作品……”而当天签售所得,帕慕克交给了某基金会,主要用于资助那些灾区的大学生们。
江利回忆,除了文化名人以外,一些演艺界人士也很喜欢到上海书城打卡。“上海书城开业之初,就有一些明星来举办活动。譬如S.H.E,第一次来书城做活动时,我在边上看着,感觉就是三个邻家小姑娘的模样。”江利说,“后来她们又来,不得了,看上去就是Super star(大明星)的样子了。”
书城见证着明星的成长,也同时见证着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变迁。譬如1998年书城开业的时候,就专设了音像制品销售区域。那时候还有卡带在卖,当然,也有当时时髦的VCD(影音光碟),以及更新的DVD(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再之后,有了BD(高画质影音储存光盘,亦简称“蓝光DVD”)。“上海书城的音像柜台从二层搬到六层,面积扩大了一倍。音像制品最高年销售额达到了4000万元人民币,直到闭店前的讲座现场还有读者告诉我,希望新的书城还能买到碟片。”江利告诉记者,“在上海书城闭店重装之际回想,未来重新亮相的书城将是什么模样?我一直想,其实上海书城自诞生之日开始,就有许多现今来看都不落伍的设计,在当年来说,有些设计恐怕有些超前。”
江利所说,譬如根据原初的设计,刚开业时上海书城七楼本是一个打通的多功能会展厅,可以做讲座,也可以举办展览。但因为书城图书销售规模的逐步扩大,原有的用于销售图书的空间不够用了,就将七楼的一部分也开辟成图书销售区域。
1998年上海书城开业之初——一楼就设有面包房,同时销售一些饮品;二楼有一个网吧,之后改为水吧,在咖啡尚未流行的年代,供应茶水、饮料是这里的主流;六楼还有一个阳光吧……与七层多功能会展厅所遇到的情况不乏类似之处,这些“超前”设计,之后有一部分也改为售书之用。
而站在2022年的视角,书城再大,也无法穷尽天下新书。“实际上,我们1998年开业之初就开设了网络售书服务。”江利说。而经过廿余年的发展,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图书还是其他零售业务,确实许多都转移到网上。但这也更让人憧憬未来大约2023年重新开张的上海书城。这里,必然不再是一个纯粹图书品种齐全、卖书的所在。
朱旭东告诉记者:“书城重建改造工程的建筑师是我的好朋友俞挺,我和俞挺还联合发起了带领年轻建筑师改造空心村的‘FA青年建筑师奖’活动,用设计的力量参与振興乡村,促进文化体验消费。而对于上海书城的新生,我也曾经和俞挺私下里聊过,新书城应该是一个文化体验消费的综合体,虽然叫‘书城’,以书为主,但必须有时代的进步产物,比如影像、数字出版物、NFT作品,还要有演出、演奏等艺术业态,都可以融合在一起。新书城应该是一个实体世界和元宇宙的连接有机体,能够让年轻一代喜欢和消费,未来的上海书城必须有书,但不只有书!”无论如何,未来,期待上海书城新的雅集……
占地37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830平方米,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地面楼高27层,其中1~ 7层用于图书零售。
357650102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