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
2022-03-08贾德忠
文/贾德忠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做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
一、在“宪法卫士”活动中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探索,在历年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组织实施“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如关于诚信的教育。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之一。在2022年“宪法卫士”行动计划中,全国共有2338万人次、913万名学生参与了“诚信是传统美德”这一主题的学习活动。在与之对应的“宪法卫士”综合测评中,学生们取得了89.5分的平均分,有14个省份和地区的学生的平均分超过了90分,最高达到了94.94分。又如,关于獬豸是中华法文化的图腾和象征的认知教育。在“宪法卫士”行动计划中,关于“象征法律的神兽獬豸”这一主题,共有2704万人次、1036万名学生参与学习。在与之对应的“宪法卫士”综合测评中,学生们取得了89.49分的平均分,有13个省份和地区的平均分超过了90分,最高达到了94.99分。以上数据表明,通过“宪法卫士”行动计划,青少年学生接触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由此提高了自身的认知和道德水平,还通过测评等方式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效。这也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在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近年来,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立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心打造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高起点建设“中国法律文化体验馆”。走进体验馆中的“法之源”展区,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定分止争》《刑起于兵》《法源于礼》等互动动画,找寻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在“法之典”展区,学生们可以在此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文法公开—郑人铸《刑书》的故事;在“中华法”展区,学生们可以在用全息互动投影重构的中华法系的精彩图景中学习中华法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礼法结合的礼治文化、德法互补的治国要略、法情允协的司法原则、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良法善治的法治追求等,体会中华法文化的内在含义与精神;在“法治接力赛”互动专区,学生们可以走进《唐律疏议》的世界,在文明、繁荣的丝绸之路上,感受不同文明的法律文化之间在发展中产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等等。
中华法律文化故事是植根于中国土地、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青少年学生在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通过追寻中华法律文化历史遗迹、对话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而在心中种下一颗向法的种子,这也为未来推动中华法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在“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五千年里从未中断的中华法律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法律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华法文化中的法律典籍、文物等充分证明了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土壤中可以培育出毫不逊色于西方两大法系的中华法系文明。近年来,在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故事,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声音。“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也出现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徒法不足以自行”等具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的内容。青少年学生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阐述他们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讲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伴我们成长”等主题故事,展示出了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文化自信和风采。下一步,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修内容,在维护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建设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出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刊物“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突出法治教育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