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栓塞与内镜联合聚桂醇治疗内痔出血的疗效比较
2022-03-08刘启学卢精华吴春艳苏玉光
刘启学, 卢精华, 吴春艳, 苏玉光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1. 介入科, 2. 肛肠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患者肛垫支持结构、异常移位及血管等病变有关[1]。内痔出血是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若出血量较大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传统治疗内痔的手段主要包括内痔硬化、超声导引下痔动脉结扎术等,患者住院时间长,耐受能力较差,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高[2-3]。采用硬化注射治疗内痔出血治疗效果显著。血管腔内介入栓塞治疗属于一种微创手段,操作便捷,临床中被广泛关注[4]。本研究比较血管栓塞介入疗法与软式内镜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疗法对Ⅰ~Ⅱ期内痔出血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Ⅰ~Ⅱ期内痔出血患者103例,年龄20~65岁; Ⅰ期55例, Ⅱ期48例; 男53例,女50例; 病程1~10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硬化疗法组55例和介入疗法组48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定的关于内痔的诊断标准[5]者; 伴有出血者; 经过肛门镜确诊为内痔者; Ⅰ~Ⅱ期内痔患者; 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精神异常患者; 妊娠期患者; 哺乳期患者; 近3个月进行内痔治疗患者; 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 合并肛裂、肛瘘患者; 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硬化疗法组给予软式内镜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疗法治疗。患者手术选择左侧卧位,肠镜检查患者大肠并退至肛门更换胃镜,观察患者内痔位置以及直肠黏膜状况,通过内镜钳将注射针插入,以患者最明显隆起为内痔静脉注射点,注入聚桂醇、亚甲蓝混合液, 发现内痔静脉充分膨胀后变为深蓝色,再次注射聚桂醇溶液1.5~2.0 mL。针对内痔静脉较大活动性出血患者,增加聚桂醇剂量。缓慢收针过程中,发现创面渗血及时使用透明帽止血。
介入疗法组给予血管栓塞介入疗法治疗。患者选择仰卧位,麻醉后进行Seldinger改良穿刺置入导管鞘。以5F Cobra导管置入患者左股动脉,在其主动脉分叉上方4 cm, 行肠系膜下动脉开口,依次进入导丝、3F超细导管,经过第三骶椎进入直肠上动脉,调整球管投照角度,根据造影情况观察患者直肠上动脉分支状况,以团状浓密染色影为准。通过空白路径图观察,导丝引导进入浓密染色部位,弹簧圈注入栓塞剂,直到痔区血管区域不显影。当反流长度>2 cm或注射压力增大时,注射停止。造影剂证实患者栓塞区域供血动脉被阻断不显影,证实单侧栓塞成功。同样的方式进行右侧栓塞。最后将导管鞘拔出,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2组患者术后均复查复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检查: 统计2组患者手术需要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通过Wexner失禁评分[6]评估患者肛门失禁情况,分值为0~20分, 0分表示患者肛门失禁完全可控, 20分表示患者肛门完全失禁。肛缘水肿[7]: 患者无水肿记为0分, <1/4肛周水肿记为1分, 1/4~1/2肛周水肿记为2分, >1/2肛周水肿记为3分。肛门出血: 无渗血记为0分,有血性分泌物记为1分, 肛门滴血记为2分, 肛门搏动出血记为3分。肛门疼痛: 无痛记为0分, 轻微疼痛记3分,中度疼痛4~6分, 剧烈疼痛7~10分。
1.3.2 治疗效果评估: 参考杨迪[8]文献。痊愈为患者便血、内痔脱出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肛门镜检查示内痔完全消失; 有效为患者便血、内痔脱出等临床症状改善,肛门镜检查示内痔减小; 无效为患者发生便血、内痔脱出等临床症状,肛门镜检查示内痔无变化。治疗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介入疗法组手术需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硬化疗法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硬化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介入疗法组肛门失禁、肛缘水肿、疼痛及出血评分均低于硬化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介入疗法组无痛患者占比高于硬化疗法组,中度疼痛占比低于硬化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疗法组无剧烈疼痛发生。见表4。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3 2组患者术后各项肛门症状评分比较 分
表4 2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程度比较[n(%)]
2.4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介入疗法组痊愈3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 硬化疗法组痊愈2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介入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 高于硬化疗法组的78.18%(43/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硬化疗法组发生排便疼痛6例,肛周脓肿2例,痔核脱出3例,无肛瘘、肛门狭窄发生; 介入疗法组发生排便疼痛2例,痔核脱出1例,无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狭窄发生。介入疗法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3/48), 低于硬化疗法组的20.00%(11/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内痔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患者恢复周期较长,且传统治疗手段导致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住院时间长,因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较高[9]。目前内痔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硬化剂注射属于非手术治疗,内痔出血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会导致反复出血,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因此常采用硬化注射治疗[10]。
研究[11]证实,内痔患者出血主要与内痔产生、新生血管形成有关,高灌注痔供血动脉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研究[12]指出,痔动脉阻断止血效果较为理想,痔动脉栓塞术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直肠上动脉是痔核最主要的供血动脉,血管内路能导致直肠上动脉闭塞,采用金属圈对直肠上动脉分支给予介入,能完成血管栓塞,从而治疗内痔出血[13]。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栓塞介入疗法与软式内镜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疗法相比,患者手术需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罗春生等[14]研究表明,选取内痔患者行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也显著缩短,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栓塞介入疗法治疗后,内痔出血患者肛门失禁、肛缘水肿、疼痛、出血评分均降低,中度疼痛患者占比低,无剧烈疼痛发生,提示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疼痛得到显著缓解,有利于患者恢复。分析原因可能为血管栓塞介入疗法选择患者直肠上动脉栓塞,将栓塞部位痔核萎缩,对闭塞的血管实现精准定位,避免损伤患者肛周,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关研究[15]指出,直肠上动脉栓塞通过实现动脉结扎,避免痔流通,促进痔核皱缩,手术操作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管栓塞介入疗法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主要是因为影像学手段介入,精确定位需要栓塞的血管,对患者创伤侵袭小,可保护患者脏器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患者达到最佳康复效果[16-17], 研究[18]证实,直肠上动脉栓塞术对中、重度内痔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血管栓塞介入疗法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患者的疗效优于软式内镜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疗法,其可缩短手术需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