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团队组建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2022-03-08蒲永锋孙博华马芳武

项目管理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一流成员

蒲永锋 孙博华 马芳武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5)

0 引言

在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法》通知中,首次提出并介绍了包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内的“双一流”建设框架[1]。“双一流”的具体含义是:“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2]“双一流”建设战略是新世纪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全面且完善的科研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实现学校与学科的协同创新,突破重大技术难题,巩固产学研模式,并加快国家和地区内的经济结构转变。因此,在“双一流”背景下建立的科研团队、运行的管理机制,对于我国实现“双一流”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高校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梯队结构及平台建设不符合当下科研发展模式

首先,多数高校仍采用校院系组的固有研究模式,“导师-学生”制的教学模式仍为主要科研结构,具备校际、交叉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科研团队结构不多,模式成熟的创新型科研团队较少[3]。传统的科研团队结构及管理模式不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同时会阻碍科研团队中领军人才的发展,抑制团队核心科研能力的提升。其次,由于团队的临时性与单一性,容易出现团队分工上的断层以及团队成员间协作程度弱等问题,进而影响项目质量及可延续性。再次,这种团队组建方式会导致团队建设对项目的过分依赖。目前,创新型科研团队多为临时型组建模式,团队的生命周期与所承担的项目紧密相关,对于团队中关键技术的成果共享、高校学科的稳步发展以及科研水平的持续提升产生了较大的约束[4]。

1.2 科研管理方式仍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受师资规模和专业能力约束,领军人才建设有待推进,中青年科研型人才资源相对短缺,导致科研团队的技术竞争能力和稳定性均较弱[5]。其次,科研团队的管理效率较低,高等教学类高校中主要科研团队与相关领域企业在技术协同上的创新机制呆板,科研诚信度缺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只有提升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优化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以科研团队为主体的高校及一流学科具备服务社会与科研相融合的战略目标[6]。此外,目前创新型科研团队对于团队内成员的培养及沟通程度尚无合理且稳定的管理方式,缺乏对关键技术人员的全面培养[7]。

1.3 科研团队核心人才群体较少

作为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及科研方向的指导者,科研团队的领军人才在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处于团队核心位置;作为科研团队核心技术的突破者及技术进程的把控者,科研团队中的技术骨干在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处于技术核心位置[8]。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核心群体,须具备较强的管理及技术能力以及较高的科研水平,能够提出团队科研方向及关键性科学问题,通过核心群体效应使团队中各层次成员实现紧密配合及技术突破。目前,在多数高校中科研团队核心人才群体相对较少,团队中科学方向及技术难题突破仍处于由核心成员与非核心成员共同探索并决定科研方向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团队的科研水平和技术进程[9-10]。

2 “双一流”高校中的创新型科研团队组建模式和管理机制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指高校为了实现科学研究或其形成的具备周期性、完成性及先进性的科学研究项目,将特定领域、学科、专业的相关科研人员组织在一起,形成的完整、独立且高效的科研技术攻关型群体[11]。为保证“双一流”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新型科研团队组建模式和管理机制[12],如图1所示。新型科研团队需要具备以领军人才→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层次健全的梯队结构,同时需要具备跨校、跨学科、跨专业及跨平台的多源团队知识储备。

2.1 “双一流”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组成要素

“双一流”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组成要素如图2所示。

(1)科研成员群体。作为“双一流”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基本和关键要素,科研成员在一流学科及团队技术发展方面均起关键性作用。科研成员群体中的各个科研成员均须为特定学科中的专业人才[13]。

(2)技术积累及生产资料。作为创新型科研团队中项目开展及技术深化的基础元素,良好的技术积累及生产资料储备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包括研究场地、科研经费、专用及通用设备、生产材料及文献材料等。

(3)全面的学术信息。广泛、便捷且前沿的学术或工程信息是创新型科研团队获得技术进步、实现技术验证的重要保障,通过全面的学术信息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学术研究及技术性能处于相关领域的前沿位置[14]。

(4)统一的团队目标。在创新型科研团队中,统一的团队目标是各分工对应的科研成员开展项目并实现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统一的团队目标,可以明确团队的学术方向,实现团队中的科研成员群体、技术积累及学术信息的整合与优化。

(5)规范的管理体系。规范的管理体系是创新型科研团队实现团队运行与项目开展的制度支撑,有助于减少团队发展偏差,保证团队稳定开展各项活动[15]。“双一流”高校中的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体系主要包含科研成员层级迁移与人员流动、通用及专用设备使用标准、生产资料利用规划、科研成员群体工作机制、学术成果共享方式及转化办法等。

(6)健全且和谐的团队文化。作为团队开展各项任务的保障之一,健全且和谐的团队文化对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成员对团队的情结以及项目的学术风格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创新、兼容并包、合作与竞争并存以及公平合理的团队文化是创新型科研团队文化建立的基准。

2.2 先进的科研梯队结构

先进的科研梯队结构是科研团队保持科研能力的必要组成单元,对于科研团队至关重要[16]。首先,需要建立梯队互补型科研团队。领军人才根据我国对相应学科的战略规划,领导所在团队解决相关领域中的核心技术难题;教授/副教授根据领军人才对于当前研究趋势和关键技术的指引,提出并申请科研项目;讲师/博士后根据教授/副教授申请及开展的各项科研项目进行项目落实与推进;博士/硕士实现科研项目中若干技术细节的研发。其次,需要融入学科及专业交叉型团队组建模式,从不同领域、学科、机构中选调科研技术骨干,对科研资源进行合理重组和分配,实现合力创新氛围。最后,科研团队需要具备集群效应,对于相近学科及研究方向需要建立科研创新基地,发挥科研团队的集群优势,最终形成持续稳定、和谐高效的科研环境。

2.3 优化的科研发展方向

在先进科研结构的基础上,需要规范并优化科研发展方向。首先,创新型科研团队需要将国家的社会及经济发展需求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健全的团队科研结构,整合高校优势学科及先进资源,实现多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关键科技项目攻关模式。其次,需要将深化优势学科和发展关键技术储备作为团队的科研发展方向,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解决关键科技难题。将团队领军人物、科研型技术骨干及工程性技术骨干紧密结合,实现核心群体联合解决科研技术问题,进而促进高校一流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发展[17]。最后,创新型科研团队还需要将各地方企业的经济需求作为科研目标之一,深度融合产学研结构,通过技术开发和科研发展将社会、企业、高校及其创新型科研团队紧密结合,实现联合治学、联合开发、联合生产及科研成果共享及转化。

2.4 完善的团队管培机制

完善的团队管理及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团队研究任务高效运行、将科研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基础[18]。首先,对于科研团队中各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需要采用“引育结合”的培养方针,结合国际、校际及跨学科等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按比例引进领军人才、学术骨干及青年先进人才,实现各层次人才的多元化。其次,通过专业化课程研修或多学科领域的技术深造培养人才。将境内外研修、国际及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及企业的深造及实践任务融入人才培育机制。最后,可以通过产学研的管理及培养方式,依托各类型项目实现团队中人员的管理及人才的培养。通过申报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等课题,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积累,培养研究方向的生长点,科学调整团队知识结构布局,实现团队的良性进步和优化管理。

3 先进科研团队结构及管理机制设计

为实际展现先进科研团队结构及管理机制,结合“双一流”高校中某创新型科研团队(以下简称“该团队”)的多年经验,设计先进科研团队结构及管理机制。

3.1 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实现梯队式科研人才培养

该团队以国家特聘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包含教授/副教授2人、讲师/博士后3人、博士/硕士26人,形成了梯队互补型科研创新团队。此外,该团队还有机械、控制、电子电器、材料、化学等多学科创新型人才,在所涉及的多个研究领域均发挥出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紧密合作型科研模式的优势。在这种结构模式下,该团队近4年内成功申请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突破50篇,持有发明专利突破40项。

3.2 以团队建设为重心,形成创新型科研团队模式

该团队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运行模式,包含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团队工作汇报模式、深造及外出管理办法及注意事项、科研任务分工方法及工作流程、团队实验室的工作守则等。在这种建设模式下,该团队建立了高效、和谐的科研环境,开创了各成员在科研技术上取长补短的良性科研模式,创造了高成长性、高产出率的成绩。面向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模式特色如下: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团队科研模式。按照团队内的优势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前沿技术方向开展各项科学研究,以领军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按照技术骨干、青年学者、硕博士成员的顺序逐层细化技术。同时,为保证关键技术难点得以顺利解决,采用自硕博士成员、年轻学者、技术骨干的逐层反馈方式,对关键技术细节进行确认校验,通过技术研发过程发掘更深层次的技术细节,最终凝练出深层次的技术体系,巩固学科发展与科研项目的技术升级。

(2)跨层级项目研讨模式。在保证各层级成员完成既定任务的基础上,为提高科学研究效率、减少项目偏差,还需要进行跨层级项目研讨,通过诸如领军人才与青年学者、技术骨干与硕博士成员的跨层级讨论,实现各层级间的技术细节校验,加快技术深化进度,优化科研项目与优势学科的技术进程。

(3)知识爆炸时代的技术与信息快速分享模式。20世纪后的人类知识库容量激增趋势与关键技术的迅速增长,是当前国内外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在知识爆炸时代保持在研技术的前沿性,是保证创新型科研团队科研能力与学科优势的关键因素。技术与信息的快速分享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方法,团队需具备对于前沿技术的快速检索能力与获取渠道,储备相应领域的关键学术会议文献及知识库,积极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群体开展联合探讨,实现技术与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分享。

(4)技术与信息的快速整理、学习及吸收方法。在快速获取并分享前沿技术与信息的基础上,团队需要能够对所获得的技术与信息进行系统高效的学习、吸收及整理。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软件建立对应的知识库,采用团队分工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资源分块学习、系统整理,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凝练出学科知识并生成技术路线,快速整理、学习并吸收技术与信息。

(5)紧凑且紧密的团队配合模式。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及项目开展,总结出紧凑且紧密的创新型科研团队模式是提升团队研究效率以及深化学科体系的关键保障,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团队工作的高效开展,还能实现团队成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避免“人多低效”的情况。各团队成员的分工任务及研究能力对团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不可或缺的学术价值,并直接决定科研项目与学科建设的质量。

3.3 以管理体制作为保障,优化科研团队管理水平

该团队采用人员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科研激励模式,并建立了项目带头人、激励人及监督人的协作与约束相结合的项目推进模式。另外,该团队还定期进行成员间及项目小组间的技术效果评价,通过互评发现近期存在的不足,并快速找到解决方案。通过若干团队管理细则所组成的管理体制,团队间各个科研人员、科研单元及科研力量实现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紧密协作关系,实现了团队效能的最大化。面向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先进管理模式主要特色如下:

(1)健全的学术领军人才机制。为保证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学术深度及学科方向,团队注重对领军人才学术能力与个人领导力的培养,并在管理机制上最大限度地鼓励和倡导团队成员间的尊重与信任。在开展各项学术任务的过程中,领军人才能够合理分配技术权力,提高各层级团队成员的学术话语权,提高团队成员项目责任感,提升技术本身的发展。

(2)多源学术鼓励办法与资源保障体制。采用津贴奖励、团队领导权提升以及优秀称号评比等各种鼓励机制,实现对团队成员的物质与精神鼓励。将团队群体鼓励与先进个人鼓励相结合,倡导先群体后个人的鼓励机制,将激励手段与团队或个人绩效相结合,通过适度且公正的激励方式,提高团队工作效率,促进关键技术及优势学科的进步。

(3)开放鼓励型人才引育机制。团队鼓励各成员结合自身愿望或各自分工进行的各种深造及学习机会,大力实践多渠道及跨学科的人才引进办法。通过技术前瞻手段引进关键技术人才,通过国内外访学以及参加关键技术培养课程,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

(4)基于产学研模式的人才培育办法。借助先进的创业型产业基地,鼓励团队成员按照实验室学习→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实践的流程提升自身能力,以解决各自负责的关键技术问题。此外,团队还积极与国内外先进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解决地方或区域组织的特定需求了解相应技术在当前国内外研究机构中的需求程度与研发趋势,保证团队的研发方向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4 结语

本文在明确“双一流”建设对我国经济、技术及综合国力的深刻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科研团队在团队构建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科研团队组建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通过“V”字形的团队结构及管理机制,优化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研究效率,丰富科研团队的原创性成果种类,进一步践行我国“双一流”战略下的产学研愿景。

猜你喜欢

创新型一流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