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保障性住房研究态势
——基于WOS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2022-03-08周海金杨楠
周海金 杨楠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住房保障体系是保障民生、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保障性住房的关注重点在于住房保障机制与政策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标准的制定等方面[1],相关学者围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影响发表了大量文献,但未厘清国外保障性住房相关研究领域的脉络,未系统反映英文期刊中的保障性住房研究热点与演进发展。因此,本研究选用文献计量法,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梳理保障性住房领域的英文SCI和SSCI期刊文献,总结国外关于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探索20多年来国外保障性住房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关注重点,揭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从而推动国内保障性住房研究进展。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了有效展示国外保障性住房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本文所需的国外文献主要来源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SCI和SSCI检索为主。具体选定标题含“Low-income housing”“Subsidized housing”或“Public rental housing”主题词,时间跨度为1998—2021年,文献类型限定为论文(Article),最终得到有效文献465篇。
1.2 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所搜集的期刊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共词分析,能够从知识文献载体中发现规律和特征[2]。本文选择基于R的Bibliometrix程序包进行文献计量[3],该工具具有开源免费、准入门槛低、运行速度快的特点[4-5]。
2 文献计量分析与结果
2.1 发文数量统计
1998—2021年,保障性住房研究领域发文量每年持续增长(图1),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8年以前,该阶段发文量较少,均维持在个位数;第二个阶段是2009—2018年,从2009年开始进入两位数的增长期,尤其是在2011年和2018年出现两个峰值,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第三个阶段是2019年以后,该阶段发文量有所缓和与回落。
从图1的年均论文被引量曲线可以看出,被引量并未像论文发表量一样保持持续增长趋势,而是在2000年、2006年达到两个峰值,随后基本保持在2~3篇。这说明,2008年以前住房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学者们对保障性住房的认识和关注在早期达到一个高峰;出台一系列政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学者们对保障性住房的关注趋于稳定。
2.2 文献来源期刊统计
刊登保障性住房文献量排名前10的国外学术期刊见表1。这10本期刊均集中于城市研究、环境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其中9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在2以上,而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的影响因子达到9以上,可见学术界的权威期刊对住房保障相关研究的关注度较高。本文运用h指数进一步说明期刊的影响力,h指数是指发表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用h次[6-7]。可以看出,h指数与论文发表篇数一致,且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的h指数也相对较高。
表1 刊登保障性住房文献量排名前10的国外学术期刊
2.3 文献来源国家与机构分布
发表保障性住房相关文献的学者来源最多的前10个国家和研究机构见表2。从发文量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学者发文量占有绝对的优势,有287篇;中国的发文量为40篇,排名第二,说明中国学者在保障性住房研究领域的实力得到了国际学术期刊的认可。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外研究机构发文量靠前,其中哈佛大学的发文量达到30篇以上,中国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有香港大学(11篇)、香港中文大学(9篇)、香港理工大学(9篇)等。
表2 发表保障性住房相关文献学者来源排名前10的国家和研究机构
2.4 高产作者分析
本文运用基于R的Bibliometrix程序包对高产作者的发表时间轨迹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发文较多且历时较长的作者是Adamkiewicz,2009—2021年共发文11篇,主要关注低收入群体住房的环境条件[8]、低收入群体的行为模式及影响[9]。排名第二的是发文10篇的Sorensen,其与Adamkiewicz有合作,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的行为、感知带来的影响。排名第三的是学者Bennett,发表论文7篇,关注居住保障性住房的居民的健康和身体活动[10]以及与种族之间的关系[11]。Elbel(发文7篇)同样关注低收入居民的身体健康问题[12],如肥胖、高血压。Ellen(发文7篇)则主要关注补贴、税收等干预手段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13]。可见,国外学者对居住于保障性住房的低收入群体的健康、邻里关系、种族歧视等问题较为关注,更多地是从微观个体层面进行研究。
对不同作者的合作网络展开社会网络分析,绘制合作作者聚类网络图,如图3所示。图3中存在5个聚类,各聚类内作者的研究方向相近且具有合作关系。例如,区域①聚类中Adamkiewicz与Sorensen共同关注了低收入群体的行为模式[14]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条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8];区域②聚类关注的是保障性住房居住者的社会影响,如Brisson与Plassmeyer等探究了保障性住房居民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15];区域③聚类中的代表性学者Wang、Goetz和Stehlík等关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如退出障碍[16]、补贴措施[17]等;区域④聚类则主要关注低收入居民的健康问题,如Duncan、Ruff、Elbel等研究了低收入居民的肥胖、高血压、睡眠等问题[12,18];区域⑤聚类反映了社会问题与制度措施对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共同影响,代表性学者O’Regan与Horn等共同合作关注税收优惠与贫穷集中引发的影响[13]、税收优惠和种族隔离的影响[19]。
2.5 高被引文献及重要文献间关联分析
排名前10的关于保障性住房领域的高被引文献见表3。半数以上的高被引文献是在2005年之后,其中被引较多的是Kushel等[20]在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上发表的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不稳定性和食品不安全感对健康的影响。Ma等学者于2008年针对这一问题深入了进一步研究[21],这也反映了图4中区域①两个文献之间的关系。在反映高被引文献之间引证关系的图4中,聚类较多的区域②节点反映的是保障性住房的税收优惠、税收抵免问题,如Baum-Snow和Marion[22]、Ellen等[13]均对保障性住房的税收抵免政策展开了分析且存在引证关系,早期侧重对税收抵免对于邻里关系的影响[22],后期逐步分析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贫穷集中化与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共同对住房选址布局、租户产成的影响[13]。存在较多关联的区域③反映的是中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以及人们对于公共租赁住房或保障性住房的满意度问题,如Huang[23]分析了中国不同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及相应实施存在的问题,Gan[24]等探究的是重庆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公共租赁住房的满意度。从高被引文献及相互引证关系可以看出,国外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相对较为分散,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表3 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
2.6 关键词共现与战略坐标分析
关键词是主要研究内容的缩影,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25]。本文对465篇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英文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频次分析,并绘制高频词词云图,如图5所示。其中,出现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见表4。低收入住房(low-income housing)、补贴住房(subsidized housing)、住房政策(housing policy)、公共租赁住房(public rental housing)、贫穷(poverty)、经济适用房(affordable housing)的出现频次均大于20,是英文文献中保障性住房研究的关注热点。税收抵免(tax credit)、邻里关系(neighborhood)、热舒适(thermal comfort)等关键词的频次大于10,说明保障性住房领域的学者不仅关注住房保障的政策制定,如税收优惠、抵免等,而且关心针对性群体的行为与健康问题,尤其是住房条件或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居住于保障性住房的居民相互之间的关系。
表4 保障性住房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分布(频次>10)
(续)
本文依据战略坐标法,以中心度(Centrality)为纵轴,以密度(Density)为横轴,绘制战略坐标图,如图6所示。结合战略坐标图,保障性住房英文文献的研究态势可在4个象限中反映。
第一象限:高中心度与高密度的象限,反映了目前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①税收优惠政策研究,主要关注保障性住房的税收抵免(tax credit),以及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后形成的选址布局、社区形成、邻里关系等问题;②住房环境条件影响研究,主要关注保障性住房所带来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住房环境(built environment)等问题。
第二象限:低中心度与高密度的象限,是保障性住房研究的次热点领域。主要涉及保障性住房的满意度问题,尤其是实施保障性住房的各项政策、措施后引发的居民满意度问题。该象限主要从健康的视角开展研究,分析住房状况引发的健康问题、结果。
第三象限:低中心度与低密度的象限,是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相对冷门领域或未来的新兴领域。这一领域关注保障性住房的室内环境质量,如热舒适(thermal comfort);能源效率问题(energy efficiency),包括能源消耗与节约问题。该象限反映了发展绿色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期望为低收入群体或家庭提供健康、节能的保障性住房。
第四象限:高中心度与低密度的象限,是保障性住房的基础研究领域。早期学者的研究热点均集中于这一领域,且其他象限的研究也有可能基于该象限的研究开展。该领域关注人们的住房不稳定性(housing instability)、住房补贴(housing subsidies)、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及健康干预措施(prevention)等。
3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有关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SCI和SSCI期刊文献,对1988—2021年公开发表的465篇英文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1)保障性住房研究期刊文献量自2008年以后呈现波动性增长,而被引量在早期有增长趋势,随后保持平稳。从发文期刊来看,主要集中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侧重将住房问题与城市发展进行关联。从发文国家与研究机构方面来看,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总体发文数量排名第二,但研究机构并未排进前10。
(2)从高产作者及核心作者群体来看,关注低收入群体的住房环境条件、行为模式的作者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且发文历时较长、数量较多。从高被引文献及相互引证关系同样可以看出,保障性住房条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近20年来保障性住房研究领域的经典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政策及影响、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满意度等。
(3)从高频关键词与战略坐标得出,低收入住房、住房政策、公共租赁住房、贫穷、经济适用房、税收抵免、邻里关系、热舒适等高频关键词反映了保障性住房领域20多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保障性住房税收政策及影响、住房环境条件及影响构成了保障性住房研究的热点领域;保障性住房满意度、住房补贴及其引发的健康行为或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干预措施是保障性住房研究的次热点领域;保障性住房的能耗及热舒适度是相对冷门的研究领域,但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兴研究领域。
虽然保障性住房研究已有一定研究积累,但仍可以考虑在跨文化的对比方面进行延伸和拓展。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下均存在保障性住房,可以基于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与实施以及侧重点的差异。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只收集了WOS核心合集的数据库、只对英文期刊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后续可以考虑搜集中文文献数据,对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研究领域进行对比,更好地厘清与诠释保障性住房研究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