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模式和生态建设历程与展望
2022-03-08罗晓青王晓敏周玉飞毛堂芬张显波
罗晓青 王晓敏 周玉飞 毛堂芬 张显波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贵州兴义 562400;2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人地矛盾尖锐。贵州是全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好的省份之一,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1]。贵州省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建设压力巨大[2]。贵州省80%以上的农业人口都分布在喀斯特山区[1]。如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贵州省人民追求的目标。本文总结了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历程与成功案例,分析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可行性。
1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历程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持的省份,97%是山地,只有少量的峰丛洼地、山间盆地[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466.67 m2[4]。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历史就是贵州省人民与自然抗争艰难发展的历史。
1.1 解决温饱和向自然索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农业生产率不高,贵州省粮食平均产量不足3 000 kg/hm2,1978年粮食产量2 385 kg/hm2[4]。为解决温饱问题,农民只有毁林开荒。据1975年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4.5%。1985年,由于毁林开荒,大片林地垦殖种粮,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2.6%。有的地区更严重,如20世纪50年代初期,毕节市森林覆盖率为17.1%,1984年降到6.4%,其中毕节市降到5.6%,织金县降到2.6%[5]。
毁林开荒后,除第1年粮食产量较高外,以后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第3年后就入不敷出。不仅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如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生态破碎,植被难以恢复。多年前毁林开荒,土壤流失,造成严重的石漠化(图1)。
1.2 改造自然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改造自然阶段。典型的代表有被誉为“大关精神”[6]的罗甸县大关村和“贵州精神”的兴义市冷洞村。1983年,罗甸县大关农户从公路上被车轮压紧的黄泥洼里积水经久不干的现象中受到启发,想出分层铺垫法,劈石造田。村委会总结造田经验,发动全村大搞劈石造田,在石旮旯中建成高标准稻田66.67 hm2,实现人均基本田533.33 m2,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74年,兴义市则戎乡人均口粮不足100 kg,为了生存,该乡开始炸石造地。截至1994年,共造田346.7 hm2,占原有耕地面积的70%[1]。2010年则戎乡冷洞村大旱,农民用废矿泉水瓶自制土法滴灌。温家宝同志对冷洞村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7]。
20世纪90年代前,贵州省严重缺粮,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一直是贵州省政府的头等大事。贵州省委、省政府及时总结各地炸石造地的经验,坡改梯工程在全省展开。按照贵州省政府提出的目标,用10年的时间,实现农业人口人均基本农田333.33 m2。坡改梯工程得到老百姓全力支持,累计改田造土面积63.33万hm2[8],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3 保护自然阶段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给长江流域各省造成巨大损失,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前所未有[9]。1999年中央正式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提出,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将西部地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10]。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贵州省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直接给农民粮食和现金补助[11]。本次退耕还林的全面落实也得益于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及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压力减轻。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贵州省一直将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是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方针。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贵州省生态得到大幅度改善,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12.6%上升到2017年的55.3%,有10个县森林覆盖率大于70%。
1.4 保护与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阶段
贵州省人民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加朴素、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何通过保护与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贵州省人民不再为保护和发展纠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科研人员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最严重的地方开展适生经济作物试验研究,希望找到既能治理石漠化,又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比较成功的植物有顶坛花椒[12]、金银花[13]、砂仁等[14]。
2 贵州省生态建设经验
2.1 坚持不懈植树造林
贵州省生态建设取得了根本性改变,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12.6%提高到2017年的55.3%,是贵州省人民年复一年、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结果。中国农历春节后上班第1天义务植树在贵州省已成惯例。2015年启动“绿色贵州”建设3年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中国前列。2018年贵州省制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创新全民义务植树模式,每年义务植树5 000万株以上。
2.2 我国工业化发展使生态压力有所减轻
随着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15],土地不再是农民唯一的生活来源,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所减轻,退耕还林得以顺利实施。贵州省在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和贫困地区,实行异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的同时,减轻生态压力。
2.3 水电建设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20世纪90年代前,贵州省农村大部分地区以烧柴为主。随着国家大量水电站建设投入运营,贵州省全面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截至2007年,贵州省20 413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16],城乡同网同价。农村用上电饭锅、电磁炉等家用电器,改变了祖祖辈辈上山砍柴的生活习惯。封山育林得以落实,植被得以保护。
3 喀斯特山区农业成功的案例
3.1 在石头和树上种植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属兰科石斛属植物,也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增强免疫、抗疲劳、降血糖、养阴生津、抗癌防老等功效。20世纪80年代前,贵州黔西南等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野生石斛资源,大量野生石斛被采集销往世界各地[17]。随着铁皮石斛大棚种植在全国快速发展,设施种植带来的品质下降、农残超标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原生态自然环境条件进行仿野生种植。贵州省企业和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喀斯特岩石和树木上成功种植出铁皮石斛(图2)。2019年,贵州省在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石斛仿野生种植列为重点推进的12个农业产业之一。
3.2 石旮旯里种植金银花
忍冬又称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目前,规模化种植的忍冬主要有灰毡毛忍冬、黄褐毛忍冬和忍冬。贵州各地有野生金银花分布。贵州省喀斯特石山地区的农民巧妙运用金银花匍匐茎缠绕的特点,将金银花种植石山的鸡窝土中,将匍匐茎搭在石头上(图3),既获得很好的绿化效果,又有可观的收入。
4 展望
4.1 准确定位农民对产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实现工业化后,农业生产已不再是农民发展的唯一选择,已从农民解决吃饭问题转变为发展的需要,已从过去不计劳动力成本转变为要计成本,要与其他行业对比效益。甘蔗曾经是贵州贞丰、望谟等县的主产业。2011年,南华糖业集团拟投资2.5亿元新建贞丰糖厂,并以不低于350元/t的保护价收购甘蔗。在发展甘蔗基地时,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很低。目前,农民请人砍甘蔗搬运到路边的工价是150~200元/t,还有肥料、农药等投入,糖厂收购价为350元/t,种植效益较低。同样的情况在政府推动其他产业上也时常发生。农民的需求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应选准产业,促进发展。
4.2 充分运用第四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只能在相对平缓的地块使用小型农业机具,农业机械化不到10%[18]。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没有发展空间。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生态农业,推广铁皮石斛原生态种植,主张将铁皮石斛原生态种植与回归保育相结合[19]。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叫好不叫卖,主要问题是生产成本高。因此,工业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无法适应以机械为代表的工业化,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化,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山地环境中。例如,无人机可以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大数据使长在深山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要实现产业化,使农产品变成商品,就必须用现代农业的技术手段发展生态农业。
4.3 发展喀斯特山区特色优势产业
贵州省农业生产已融入全国和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这就决定贵州省要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茶叶、石斛、刺梨等已经发展成大产业,贵州省是这些植物的原产地,有独特的优势。相反,不具优势的产业如甘蔗,在贵州省难以健康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贵州省是全国甘蔗的主产区,但由于种植成本、砍运成本远高于平原地区,甘蔗逐步被市场放弃。目前,贵州省甘蔗产业转变为种植水果甘蔗、红糖专用甘蔗等。贵州省生态环境好、空气和水源清洁以及高海拔、低纬度的独特自然条件,正是贵州省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4.4 适度规模,高效发展
以往要做大一个产业,总是从扩大规模入手。不建议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大规模发展山地农业,主张80%以上的山区保持封山育林,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解决贵州人民发展的需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适度规模,高效发展,以获取较高的效益。
5 结语
回顾贵州省生态建设和农业生产历程,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促进贵州省生态建设发生质的飞跃。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各地结合自身的自然气候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模式。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维持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坚持好发展和生态2条底线。农业产业需要搭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车,做好精品和特色工作,既要保住绿水青山,又要拥有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