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体育素养的内涵及特征研究
2022-03-08丁正军
丁正军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61-02
摘 要 “课程思政”这项目是国立大学高校理想思思政治教育工作教学质量水平提升专项工程的重要一个组成环节部分。这是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层次理念,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质量提升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展望未来,我们将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统一思想、改进方法、创新实践,建设具有学术特色的综合性体育教育课程。新时期,服务教育体系真正发挥体育教育在教育整体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思政课程 体育 体育素养
“课程思政”这无疑是新信息时代之下我国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发展的一次“革命”。本次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主要是基于我国发展的全新视野和我国本土思想教育理论实践的全新话语。本次课程改革思想共产政治理论教育主要强调从各门学科课程中综合提取我国共产政治理论教育基本要素,充分发挥各门学科课程的思想教育指导功能,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课程与教育相辅相成,提供完整而全面的教育。培養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中国绿色健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一代接班人。
一、课程管理思政的新视角下高校学生体育教学课程管理育人教学质量如何提升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课程目的是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课程理念”的教学整合体育思维,需要整合体育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过程与教学方法、态度与集体情感以及价值观,以及体育课程培养过程所需的正确价值观、个性与发展的有效融合。体育课程使学生获得和积累运动知识和技能。这五个方面也是运动与健康的基本素质,目标是运动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运动道德和运动享受。教育家赫尔伯特曾说过:“教育的最大目标是道德。”因此,目标是统一的内部体育课程,“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知识转化为美德,并利用体育文化。”才能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1.学生运动战略认知,侧重学生发展运动战略认知的学生发展主要侧重于学生运动知觉(包括时间、空间、速度等)、运动战略思维(包括操纵运动思维、战术思维、预测战略思维等)和对特定行为的记忆。通过开展体育知识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正确认识发展体育在德、体、劳、智等各个方面的独特潜在益处和重要功能,同时可发现、分析和解决可以运用运动思维的问题。
2.身体运动综合能力。学校培养中国大学生身体运动综合能力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学生体力、运用优秀运动员的技能、展示优秀运动员的能力。通过运动体育教育,学生可以利用《体育发展法》制定和实施锻炼计划,合理评估锻炼效果。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获得两种或多种运动技能并将它们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可以认真规划和合理组织不同运动类型和各种形式的各类体育赛事,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和运动比赛,培养团队竞争精神意识和勇敢的运动个性。
3.健康运动行为,是指大学生将健康运动行为认知和身体运动反应能力完全内化在人的头脑中,将健康行为习惯外化。目前大学生健康运动行为的教育发展主要强调健康的生活习惯、情绪的适应和适应性。通过校外各种体育运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积极参与组织自己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运动,学习如何运用正确科学的校外体育运动方法锻炼生活方法,养成良好的校外体育运动锻炼生活习惯,同时消除不良习惯,积极健康地生活。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管理可使他们的适应能力更强,情绪更稳定,性格更开朗、乐观。提高生活质量,敏锐的生命意识,可实现身体健康,同时追求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体育道德。培养大学生体育道德,注重体育道德、规范意识、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通过这堂传统体育课,学生不仅在此可以充分深入了解关于中国传统体育的各种传统运动艺术文化体育精神,如欣赏中国传统体育舞蹈之美、跆拳道之美和中国体育风、斯诺克之君子、排球之摔跤。他们甚至可以自由体验如何合作、冲突、分享、共存、礼仪等等。表扬、批评、标准、惩罚、成功、失败、角色和其他角色功能转换等体育运动角色情境。体育在增强团队精神建设、进取精神气质、规则遵守意识、社会主义责任感、意识等各个方面能展现出的独特的价值。强化队员身份意识应对各种特殊体育运动角色,帮助、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服从体育裁判、使用文明体育语言、举止礼貌、公平公正,将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融入日常行为中。
5.运动乐趣,帮助学生享受体育课。运动产生乐趣的最大核心意义在于人的选择性、附着力和获得感。学生教师可以任意选择几个目标一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参加体育课、练习和体育比赛,让参加体育运动课程的师生学习发展过程能够充满运动自发性和活动自主性,感受到集体的“温度”。开展体育运动教育,通过锻炼身体,体验新鲜的运动,在一堂体育课上就能收获学生进步、发展和成功的喜悦,形成优秀运动员的生活方式。
二、课程设置思政教学视角与线下课程体育教学课程管理育人项目质量能力提升课程体系项目建设课程展望
1.教书育人:参与研制国家大学综合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全方位培养提升在校大学生综合体育专业核心能力素养。建立高校体育课程质量标准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是“消水课,创金课”。一是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结构比较完善,大学院校体育必然更加充分注重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大学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的建设最终目标也就是需要让所有的大学生初步具备学习体育的各项基本素质。基于学生基础体育素养的我国大学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研究制定,不仅完全顺应了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新发展趋势,而且明确了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完善了体育课程质量评价的基本手段。在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专业课程中尤其建立体育质量标准的一种基本方法也就是充分利用“五位一体”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即坚持学科素养基础的体育教育,作为初级或测量的唯一依据。二是克服传统“师生评价”的弊端,注重学生的表现和体验,注重学生对客观行为、教育、学习的反馈。三是对体育课质量的考核要以激励为主。通过科学评价和市场反馈,建立一套持续改进的体育质量指标保证体系,不断强化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实效教育意识,引导教师形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教育上的责任感和共同体,培养一批专业化的体育教师。同时,基于先进现代体育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考虑到大学生长期终身性的体育学习需求,将传统体育基础教育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有机融合一并纳入体育MOOCs、云体育课堂、SPOCs、逆向课堂等,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2.实践教育:整合体育赛事资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体育学院教育大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一个组成环节部分。一流的体育大学必须要拥有一流的学术体育和一流的职业体育。随着体育领军领域和体育本科领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深入,基于体育领域整合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例如,骑马不仅仅它是最近深受广大学生家长欢迎的一种体育社会参与活动形式,更是一种骑马育人的特殊教育实践方式,是一项弘扬和教育践行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核心思想价值观的重要教育事业。这项运动不但可以培养广大学生的独特个性,而且它还可以将其作为学校邀请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的“催化剂”。我校结合这项体育赛事在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独特教育优势和特殊教育价值,实施《体育赛事教育社区建设计划》,整合这一与我国大学生日常体育学习生活密切息息相关的最具代表性新型区域体育资源。
3.服务育人:学校借力运用现代体育信息网络技术,建设位于校园内的智慧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平台。一是构建我国校园大学智慧健康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就是构建基于非运动感知式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智能综合分析、计算机化等大数据综合应用的校园大学生体育运动健康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这有效地将流程管理与目标联系起来。形成高效的“立体互动”管理模式。二是设计完善面向学生的闭环智能校园体育处方服务系统,这使得系统可以包含多个模块,如课外运动、课程管理、健康监测、运动测试、健康评估、运动处方和监测。涵盖体育课程、活动、比赛、应用等等为体育教学内容提供服务的全系统的课程管理和体育网络服务。三是根据在校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参与度和行为心理特征、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和问卷调查,在线实时收集和跟踪分析有关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认知、兴趣、态度、技能和健康心理风险,提供重要体育信息和关键健康。就是生成一个锻炼处方来收集和强化问题。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优化我们的客户反馈和管理协调系统,以便于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并促进咨询服务的系统智能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視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05):38-43.
[2]王秀阁.关于“课程思政”的几个基本问题——基于体育“课程思政”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03):188-190.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4]陈宝生.发挥课程标准的龙头作用[J].基础教育课程,2018(Z1):1.
[5]舒宗礼,王华倬.生命教育视阈中我国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03):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