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院校课程育人效果提升策略

2022-03-08徐立红邱丽元范洪伟李元瑞程楠

体育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体育强国体育院校

徐立红 邱丽元 范洪伟 李元瑞 程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055-02

摘  要  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出台,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公布,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体育院校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体育院校要以体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出发点,坚持立德树人,在体育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担当重任。本文以体育强国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梳理体育强国的内涵,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赋予体育院校的使命和任务,在分析体育院校课程育人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体育强国思想融入课程育人过程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提升体育院校课程育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体育强国  体育院校  课程育人

新时代要求体育院校以培养建设体育强国所需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时代新人是全面发展的体育工作者,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运动技能、技术水平,还要兼具文化底蕴、时代精神及职业道德。众所周知,体育院校的专业课和训练课专业性很强,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体育院校课程育人的效果。

体育强国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主基调,体现了为人民谋健康、为国家谋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体育精神的价值取向,以体育强国教育为切入点,可以使体育专业课、训练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提升体育院校课程育人效果的目的。

一、体育强国的内涵

1983年,国家体委在《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最早提出“体育强国”一词,但关于体育强国的内涵一直有很多提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外延,其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也更加深远。

(一)体育强则中国强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2020年9月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重要”概括了新时代体育的新内涵: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二)以体育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并且能够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体育强国建设与全民健身战略是相辅相成的。以体育强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优化群众参与体育的内容和基础,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强化全人群的体育健身意识,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促进健康新模式。

(三)以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巩固竞技体育发展优势,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利用新兴技术支持体育产业提质增效,更好支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形成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体育院校课程育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体育强国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体育强国理论是实现课程育人的优质教育资源。体育院校应充分挖掘体育强国理论,并将其科学融入专业课、训练课的教学中。通过对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的200名师生进行访谈发现,在学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训练思政方面均做了很多尝试,但实际取得的课程育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体育强国意识淡薄

作为与体育关系密切的体育院校学生来说,体育之于人民、之于生活、之于国家、之于民族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深諳体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体育的深层次意义,体育强国意识模糊,对当下体育强国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不清。

(二)部分学生体育强国理论知识匮乏

学院对体育强国思想的教育程度有限,宣传力度不够,缺少从体育强国视角对学生开展体育特色教育。体育院校缺乏对体育强国理论的梳理和研究,致使学院在依托体育强国思想育人时出现理论短板。总的来看,学院还没有把体育强国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访谈中发现,系统学习过体育强国理论的师生少之又少,完全不了解体育强国理论的师生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师生处于知道但了解不深入的状态。对于体育强国教育内容的加入,学生们都表示支持,并希望通过体育强国教育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忽视课程育人的重要性

思政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对专业课程和训练课程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体育院校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着力凸显思政课程的重要地位,但相比之下,专业课和训练课似乎缺少了思想政治的灵魂,其更多侧重于专业理论教育和体育技能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还很有限,课程思政、训练思政的教育形式相对落后,教育体系还不完备。总的来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训练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还不明显。

(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专业课、训练课中的原理方法、技术技巧等与考试、考核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较关注,对教师在课堂中渗透进去的思政内容不太关心,认为其对个人学业发展意义不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刻板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体育院校在课程育人方面形式创新不够,理论指导实践不足,专业课、训练课的思政理论渗透意识不强。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专业课、训练课教师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搬硬套的现象,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使得学生对思政内容失去兴趣,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三、体育强国思想融入课程育人过程的路径

与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不同的是,独立设置的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其责任和使命是其他院校无法替代的。这类体育院校应充分挖掘体育育人功能,强化体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着力培养能够担当体育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加强体育强国理论研究

体育强国思想的提出,为体育院校课程育人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院校应站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高度,一方面在落实体育政策、执行文件精神的同时加强体育强国理论研究,探究体育院校的使命和担当;另一方面,从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探索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将体育强国思想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担当体育强国大任的体育人才。

(二)加强体育强国意识的渗透

在思政课上,教师要系统讲解体育强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在专业课上,授课教师要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合理的选取体育强国思想与专业知识的衔接点,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将体育强国思想的精髓内化于心;在训练课上,借助课外实践活动,围绕体育强国这一主题开展训练和实践活动,将思想精髓外化于行。此外,要充分发挥团委、学生处的作用,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开展主題实践教育,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引领和服务作用。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鼓励教师运用互动参与、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转换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满足感和获得感。结合理论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自主设计方案、分工协作、完成项目。针对赛事实践,教练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拼搏奋进,在训练和比赛中践行体育强国思想。

(四)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

整合学院宣传统战部、团委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优势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借助融媒体教育资源,通过演讲、演示、报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体育强国思想、中华体育精神。利用线上课堂、微信公众号、学院网站专栏等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体育强国主题内容的宣传和推广。发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优势,将其充实到学院体育强国思想宣传报道的第一线,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对体育强国思想内涵的理解和认同。

四、体育强国思想融入课堂育人过程的具体做法

体育强国教育作为连接体育院校专业课、训练课和思想政治课的纽带,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形式,还需要生动的教学实践将体育强国思想融入教学,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训练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

(一)注重顶层设计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关于课程育人的整体建设方案。按照顶层设计、分批推进、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程育人功能、发挥专业核心课程育人作用、凸显特色训练课程育人效果为主要任务,重点建设一批充满育人元素、发挥育人功能的示范课。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训练思政教学改革为契机,将课程改革纳入教师教练教学考核中,引导全体教师教练积极探索,主动将体育强国思想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设立课程改革专项资金,分批支持教学团队深度挖掘各学科课程及教学环节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点建设体育强国思想政治教育示范课。

(二)做实课程建设

动员所有教师、教练深入探索体育强国思想与各门课程的结合点,并将其融入教学训练过程。依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研发由教师和教练共同参与的“体育人与体育强国”、“媒体人与体育精神”等重点课程,激发学生投身体育、献身体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施院系两级教学改革推进体系,落实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训练思政改革创新,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提升全课程育人效果。打破系部间的界限,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业核心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与专项训练课教师合作备课制度,多元化推动课程育人改革逐步深入。

(三)强化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不仅要具备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知识和能力素质,还要有政治敏锐性。在各类体育院校中,不乏专业授课的高手,其专业技能娴熟,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敏感。鼓励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学研究,探究专业课程、训练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准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凸显具有学院特色的育人要素。强化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通过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课程。

(四)加强部门协同

体育强国视域下课程育人效果的提升需要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从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团委和三个教学系要通力合作,不仅要将课程育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还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为课程育人效果的提升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2017-08-28(01).

[2]于素梅.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N].中国教育报,2021-10-14(06).

[3]刘艺芳,张志刚.论中国体育精神涵养中国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8(03):8-12.

[4]陈兵,张力跃.高校体育课程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3):62-64.

★基金项目: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NJSY20292)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体育强国体育院校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体育强国目标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策略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崔龙海被安排主抓“体育强国”
对毛泽东体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