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囊性卵巢甲状腺肿1例
2022-03-07童成文陈思李胜
童成文 陈思 李胜
卵巢甲状腺肿(strumaovarii, SO)是单胚层畸胎瘤的一种类型,由于其临床罕见,故存在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的问题,术前诊断较困难,确诊常需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例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患者,女,37岁,因“突发下腹痛4 h”入院。患者4 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下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有头晕、心慌等不适。患者既往剖宫产1次,人流1次,自然流产1次。急诊入院后行子宫附件彩超示(图1):子宫形态、大小正常,轮廓规整,肌层回声均匀,未见明显结节,内膜厚0.6 cm,宫颈厚2.6 cm。左侧卵巢显示,右侧卵巢显示不清,子宫右前方见一8.9 cm×6.4 cm囊性包块,界清,形态规则,可见分隔,内液不清,见絮状强回声团,包块内未探及血流信号,考虑为右侧卵巢囊性包块。进一步完善腹部CT检查(图2、3),子宫右前方见一大小约9.2 cm×7.0 cm稍高密度包块影,CT值约62~71 HU,其内见结节状、团片状更高密度影,CT值约75~90 HU,并见点状钙化灶。包块边缘光滑,与右侧附件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合患者急性腹痛临床表现,CT考虑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不排除右侧卵巢囊肿合并蒂扭转可能。实验室检查:CA199(-),CA125(-)。腹腔镜示:子宫大小正常,见片状网膜与右侧附件及盆壁粘连,分离粘连,恢复正常解剖后见右侧卵巢增大约10 cm,表面光滑,右侧输卵管及左侧附件外观无明显异常。行腹腔镜卵巢病损切除术,巨检示右侧卵巢囊肿样物大小约4.5 cm×4.0 cm×0.5 cm,壁厚0.1~0.2 cm,内壁灰白光滑,局部暗红,内容物已流失,局部切面见一胶质结节,直径约0.8 cm。病理示右侧SO(图4)。
图1 彩超示囊性包块内见分隔及结节状高回声图2 CT平扫示子宫右前方稍高密度包块,其内见片状更高密度影图3 CT增强示包块未见强化图4 镜下可见甲状腺组织,其内含有丰富的滤泡结构,诊断为SO(HE染色,×100)
讨论SO是一种含甲状腺组织的特殊类型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约占卵巢肿瘤的1%,绝大多数为良性,极少数为恶性,肿瘤以单发多见,双侧罕见。SO在镜下可见甲状腺组织,其内含丰富的滤泡。陈凤英等[1]报道的24例SO患者发病年龄为21~76岁,本例患者于该年龄段内。临床上部分SO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月经不规律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状,若合并蒂扭转则出现急性腹痛,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为偶然发现。本例患者术前未考虑到SO可能,故未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
SO在超声上表现为盆腔内边界较清楚的囊实性或完全囊性的肿块,囊液欠清亮,内可见条索状分隔,实性部分及分隔可探及血流信号[2];SO在CT上表现为椭圆形肿块,边界清,密度高于水,以囊实性多见,增强扫描囊性成分不强化,实性成分明显强化[3]。由于囊内含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等物质,故在超声上表现为高回声,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高密度囊肿是SO在CT上的特征性表现[4],并可见点状钙化[5],本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文献一致。本例患者在超声上未探及血流信号,在增强CT上未见强化,表明肿瘤为完全囊性。患者无腹水,肿瘤标志物阴性,考虑为良性肿瘤。
SO需与下列卵巢疾病进行鉴别:①卵巢囊肿合并蒂扭转表现为盆腔内低密度囊性包块,囊壁厚薄不均,边缘模糊,可见条索状扭转的蒂,子宫向患侧移位,盆腔可见积液,增强扫描囊肿不强化,蒂可见轻度强化或不强化;②畸胎瘤表现为混杂密度肿块,CT可清晰显示其内脂肪、骨骼、牙齿等成分,易鉴别;③巧克力囊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与月经周期一致的下腹部疼痛,囊肿内出血,在CT及MRI上形成特征性液-液平面;④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低密度囊性肿块,边界较清,囊壁菲薄,其内可见线状分隔,无壁结节,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或卵巢癌为恶性肿瘤,表现为较大的低密度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分隔厚薄不均,可见实性成分及壁结节,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分隔、壁结节明显强化,其他征象包括腹水和网膜浑浊增厚、淋巴结转移等。SO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若为良性则预后良好,若为恶性则需密切随访,需警惕复发与转移。本例患者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彩超未见复发及转移。
虽然SO临床罕见,但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卵巢内含条索状、团片状影的高密度囊实性或囊性肿物应考虑SO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