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画里乡村 留梦里乡愁
2022-03-07邓在艳
邓在艳
自脱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以来,到如今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15年开始,我用7年的青春与热血,无数次往返于文山市的城乡之路上,用脚步丈量着这一方热土。我从一开始看乡村的“形”,到现在看村庄的“魂”,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二次返乡”,倾听这里的乡村故事。
此前,我曾想要将乡村之行的故事写下,可无数次提起笔又放下,因为我没有勇气去写。2020年4月20日,我扶贫的德厚镇水结村白马寨“亲家”何永波,在脱贫攻坚成果验收之际,突发脑干出血,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勤劳的“亲家”,盖好了漂亮的楼房,家里的鸡还没喂养,地里的玉米、辣椒等着他去施肥、除草、浇水、收割……幸福的事业未完,他却默默走了,成了我心里永远的疤。
每每想到这件事、这个人,我总是觉得生命太过于脆弱,便夜不能寐,一度进入焦虑状态。所以,两年多来,即便无数次往返于城乡之间,但我依旧不敢动笔写这里的故事。直到今年8月25日,我受市关工委副主任何源梅同志的邀请,在坝心乡的他披梨基地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现场写作课,我的心结仿佛就打开了。
一
8月25日清晨,我和十多位家长、孩子以及文山的部分作家,在科协科普大篷车的带领下,一路从政务大楼出发,前往坝心乡的文山州青少年水果种植研学基地。
金秋八月,梨园里的梨一个个挂在枝头,一个个脸上布满淡淡的浅色果点,宛如美人脸上的雀斑,散发着成熟的果香味。930亩的梨园之内,有满天红、美人酥、滇红1号、黑山梨、早白蜜等十多个品种的梨,每种梨的味道都有明显的区别,美人酥微酸、汁水多,滇红1号生脆……早白蜜的甜度高,一啃下去就“爆汁”,就像喝了“冰糖雪梨”一样,给人带来甜甜的幸福味道,那是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梨。每年,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930亩的梨园雪白的梨花盛开,白茫茫一片花海,让游客如置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当天早晨10点,根据团市委、关工委的安排,我在梨园基地内为坝心小学的周世杰、向传楠、马韵然等,以及城区各学校的熊映佳、郭美希、王彦博等,一共二十多个孩子,讲了一节以梨为主题的主题写作课。孩子们习作过程中,云南省农业专家吴丽芳、市关工委副主任何源梅、基地负责人,文山农业学校正高级讲师江洁、州作协主席王建芬等,都在基地习作现场用亲切的语言亲自指导孩子们进行创作,为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让梨园里有孩子的笑声。从孩子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出梨的颜色、形状、味道,仿似梨的清香随着孩子们的文稿扑面而来。
在辅导孩子们写作时,我发现城里的孩子鲜少懂泥土的芬芳,乡村的孩子写作水平堪忧,两种情况同样令人忧心。坝心小学的低年级孩子,大多数汉字都不认识,更谈不上写作了,只能用图画的方式代替,但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这便是最大的安慰。我从心底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多在一起交流,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城乡联动”,让城乡手拉手、一起往前走,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让乡村振兴从“塑形”走向“铸魂”。
孩子们写作完成,还未等桌椅收拾完,嗒嗒嗒……雨点儿拼命追着人跑,等所有人躲进雨棚,雨点儿变成了瓢泼大雨,就如水流从天空中倾斜而下,“锤”在雨棚上发出隆隆声响。坐在雨棚下,我和江洁聊起了天,我了解到江技术员是一位从事了30多年农业技术指导的高级技师,这里的“他批梨种植基地”就是由她担任技术指导建起来的。江技术员指着基地门前的那棵缀满果子在风雨中摆动的梨树,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种果树是“三分种七分管”,所以梨树每年都要进行修剪“整形”,让梨树的枝丫上下透光,结出的梨才能享受足量的阳光照射,氮磷钾钙等酸性肥料一样也不能少,这样才能结出又香又甜、汁水又多、产量又高的梨。而坝心乡的海拔在1700米左右,空气冷量正好适合梨生长,所以这里的梨甜度很高。基地的梨成熟采摘后销往越南、两广、贵州等地,很快就销售一空,为合作社带来收益。
不一会儿,雨后初晴,碧空如洗,我们沿着沙土覆盖的路,漫步在梨园基地里。同行的基地负责人江洁,为我们介绍着梨园的采收情况,基地的梨是分批成熟的,采摘期比较长,他批梨的成熟最晚。现在,美人酥梨园的梨成熟了,被阳光照射过的一面泛起大圈红晕,宛如一位害羞的美人。远远地,我们就能看见老百姓背着背篓,在地里忙着采摘已成熟的美人酥。走近后,我和梨园的采摘工人杨友富聊了起来,杨友富笑着说:“基地有临时用工,也有长期用工,在这里工作,每天都能回家陪陪孩子……”能在梨园基地就近打工,为他陪伴孩子成长多了一份保证。
这个基地,除了种植梨树之外,还附带进行着桃树、李子、蓝莓、杏子、板栗等果树的研发、试种,技术成熟后才开始向老百姓进行推广,让农业技术为产业发展护航。一路上,江技术员一边走一边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老百姓学会科学管理,要助力老百姓致富增收,发展农业才是根本”。这里,自从有了基地,就如阳光洒满村庄,老百姓就近打工,还能负担起照顾老人的生活、关注孩子的教育,让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
二
马塘镇的卡莫村,海拔在1400米左右,四面环山,山地居多,什么项目能让这个村庄振兴,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如今,谈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卡莫村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案例。这个村庄,到底找到了什么“财富密码”呢?马塘镇是文山市的“百香果之镇”,而马塘镇的卡莫村则是“百香果之村”,那里的村民因为百香果产业的到来,实现了致富增收,正在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8月27日中午,我们头顶烈日,在马塘副镇长骆诗倩的带领下,来到了百香果之村——卡莫。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卡莫村为了破解增收致富难题,卡莫村党总支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本村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合作社+农户+产业”的经济发展之路,大胆引进具有“维C之王”称号的百香果种植产业,为卡莫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高效赋能。自从引进百香果种植产业,成立了“文山市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后,在专业合作社统筹下,从2018年开始百香果产业就为卡莫村每年带来1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为卡莫村的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文艺文化活动等工作提供了经济支撑,让卡莫村人有了幸福生活的底气。
卡莫村引进百香果种植产业后,全村人在致富带头人夏明文的带动下,开启了如火如荼的百香果种植热潮,种出的百香果通过“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在文山市大地上谱写了一个致富传奇。而夏明文,并不是种植百香果的专家,而是一位搞房地产的老板,他为何会从事这个陌生的行业呢?2018年夏明文在广州完成百香果的种植考查后,回到老家卡莫村后,便果断从建筑行业转行到百香果种植,投资500多万元在卡莫村建起了百香果种植的“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着全村人种起了百香果。现在,卡莫村8000亩的百香果园里,挂满了一排排圆圆的百香果,品种多达十余种,全甜的黄金果、微酸的台农果……其中,一些品种是我们从没见过的。有了百香果产业,卡莫村人在能人夏明文的带动下,闯出了一条既增长经济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路子。
到现在,四年过去了,卡莫村依靠“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全村人初步实现了增收致富梦,提高了全村人的幸福指数。为了壮大百香果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卡莫村积极申请了东西部协作项目的支持。在马塘政府的积极申请和帮助下,为卡莫村申请到了来自“上海光大证券”党员用206万元的党费援助项目,为合作社盖起了一栋5层楼的办公楼,解决了合作社的办公用地问题。据了解,“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两个百香果厂房,一个在马塘的花庄,一个在马塘的卡莫。其中,卡莫厂房是由夏明文自己集资10多万元所建,花庄的厂房是上海投资340万元援建的。花庄、卡莫两个厂房建成后,百香果的鲜果冷库存放问题全部得以解决,解除了马塘镇百香果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马塘全镇种植百香果面积达16000多亩,百香果产业以每年3亿多元的收入,一跃成为助力马塘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让500余户农户吃上了“生态饭”。远在广东、浙江外出务工的卡莫村农户,看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挣钱的“门路”,纷纷返回家乡主动发展百香果产业,目前卡莫村借助百香果产业发展“平台”解决了215名农户在“家门口”务工问题。同时,通过合作社的积极引导,有效带动了20多户档卡户、防返贫监测户户均种植3亩以上,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通过不断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激发了乡村振兴“源动力”,让卡莫村人挺直了腰板。
其中,卡莫村的档卡户普应瑶,在百香果产业的辐射带动下,告别了贫穷的过去,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一开始,普应瑶在合作社给夏明文打工,每天能赚一百多元,对于曾经一贫如洗的他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可是,普应瑶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跟着夏明文虚心学习百香果的种植、修剪、滴管、采收技术,摸清了百香果种植的门路,慢慢就开始成了百香果种植的行业专家,把百香果产业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产业。
普应瑶先后用了两年多时间,把百香果的种植技术摸得门儿清之后,便脱离合作社单干,走自己的百香果种植之路。普应瑶从开始每天带着5个工人种百香果,到现在属于普应瑶个人的百香果园,已经达到了30多亩,他成了卡莫村除夏明文之外的百香果种植能人。当记者采访到普应瑶时,他的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笑容,普应瑶早已因种植百香果实现了物质脱贫、精神脱贫,从档卡户变成了“精神小伙”。在合作社外面的展板上,就贴着普应瑶黝黑、清瘦的照片,写着他的致富传奇故事,他俨然成了村里的“男明星”。
几年来,合作社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进百香果种植由“散”向“集”,规模由“小”到“大”,管理由“粗”向“细”的巨大转变。现在,马塘镇已有36家百香果销售店铺,自动变成了一个“百香果集散点”。卡莫村利用百香果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入股分红和给合作社打工的方式,解决了全村人的就业问题,单日用工达300人以上。同时,带动周边村庄农户在合作社就近就业,每年用于支付工人工资金额就达600多万元,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合作社成立后,采取了“七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果苗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降低种植成本,促进农户增收。为了让老百姓“动”起来、村庄“活”起来,合作社负责人夏明文自己出4万多元钱培育种苗,培育成功后将百香果苗免费送给老百姓种植,为村民致富献出自己的爱心。老百姓种植出的百香果,可以卖给合作社,也可以自己拿去镇上卖,让老百姓从百香果种植产业中享受到实惠。
为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群众增收能力,合作社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新建200平方米业务用房,完成1500米机耕道、1个5000立方米水池和5000米灌溉管网建设,为百香果产业发展增添动力。中午11时许,我们随夏明文一道走进了卡莫村的千亩百香果园,一望无际的百香果园,犹如烈日下的一片绿色海洋,让人沉醉,不知归路。走近,低下头一看,百香果下叶下是一串串像青涩小南瓜一样的百香果,好像在低头微笑,让你的烦恼一扫而光。
卡莫村的“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百香果获得成功后,不忘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用20多万元的公益金建起了“卡莫小学食堂”“秉烈爱心澡堂”等,将爱心洒在了文山这片大地上,为更多人带来了希望。在麻栗坡县“3·25”、马关县“4·08”疫情的危难时刻,为抗疫工作无偿提供了许多物资,用行动将爱变成满天繁星,洒在了边关的土地上。其中,在马关“4·08”疫情期间,在合作社负责人夏明文的组织下,无偿为马关县都龙镇的守卡人员提供了10多台全自动洗衣机、蔬菜、迷彩服、解放鞋等价值4万多元物资,为边境守卡人带去了温暖,以凡人的善举点亮了边关的灯塔、边关的夜。
三
不久前,在走访新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的时候,我从平坝镇宣传委员陆倩的口中得知,这里“聚焦新阵地、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三方面,打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神经末梢”,以引领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新街乡的那么果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还建起了壮族文化传习馆延续民族文化,让茁壮成长的壮家青年们成为“传承文化根,弘扬民族魂”的传播者。同时,还结合学习新思想、时政热点、农民农村实际情况,用群众听得懂的“土味语言”,推动文明实践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新街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注重为乡村“铸魂”,在各级站点设置了“文明榜样栏”,评比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好人标杆等,让他们行动成为乡村的魂。此外,还在每户人家设立一块“评比牌”,通过党员干部、村干部带头做表率,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等评比活动,展现农户优秀风采,共筑乡风文明,汇聚乡村振兴前行正能量。
然而,谈到产业振兴项目,马塘镇发展百香果种植业,平坝镇发展柿子经济,坝心乡建起了千亩梨园……而新街乡则是以柑橘著称,全乡面积达1500亩的柑橘种植,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关键,不得不说新街是个不折不扣的“橘子之乡”。新街乡的柑橘,主要种植沃柑、黄帝柑和血橙三个品种,从育苗到种植,从种植到成熟,全都凝聚着新街人的心血。在那么果河旁,就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叫牛么底,景色宜人,物产丰富,民风淳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无缝衔接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牛么底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改天换地展新颜,还乘着产业优化的春风,率先在文山市建起了血橙基地,登上了产业发展新台阶。
牛么底村的果树种植,得益于那么果河流域片区海拔低、全年无霜、阳光充足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种植出的柑橘果肉皮薄、汁多,头感嫩滑、甜柔,备受柑橘销售市场的青睐。种植在牛么底的柑橘树苗长势喜人,数不清的橘子树栽种在那么果河旁的山坡上,给原本光秃秃的山坡,穿上了翠绿的衣裳,成了牛么底一道靓丽的风景。
每年,到了丰收的季节,一个个鲜果则毫不吝啬地为山坡缀满了橙色的花朵,让山坡变成一个俏皮的姑娘。橘子成熟之后,一个个圆圆的橘子,像是一个个小灯笼一样,红彤彤的,压弯了橘树枝干,就像笑弯了腰的孩子,让人忍不住要摘一个尝尝。走进这片橘子林,让人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尝到最原汁原味的橘子。
前往橘子林的路,从山顶盘旋而下,每绕过一个弯,公路就像两条倾斜的平行线一样,如同一条河两岸的恋人一般注视着彼此,相互对望,千年不移。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为了早早到达这片橘林采摘新鲜的橘子,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在山林中穿梭,有如在雾海中穿行,像是要踏破黑暗去寻找光明。尽管雾锁山头,能见度很低,迷迷茫茫间,路边的绿林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还是会从茫茫浓雾伸出手臂来,在冷风中向我们招手,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下车之后,征得主人同意去摘橘子的我们,身穿各种不同颜色衣服,就像挂在山坡上的彩绸,装点着绿色的橘子林。站在橘子树的近旁,向下俯瞰,那么果河蜿蜒流淌过的地方,是一道深深的峡谷,叫人望而生畏,但又被它的魅力锁住。那么果河,犹如缠绕在山间的玉带,装饰着牛么底的土地,赐予牛么底风华绝代的美;还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给予牛么底的土壤以养分,哺育着世世代代的牛么底人。而今,流淌的那么果河,正唱着清脆的小曲,带领牛么底人,走向幸福的未来!
除了硕果累累的橘子林,牛么底的金窝养殖合作社,更是牛么底人致富的典范。我们一行人从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步行,走过流水淙淙的小溪,再上爬一段山坡,便来到了金窝养殖合作社。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天然的鱼塘,鱼塘的水清澈透明,碧得发亮,里面游着数不清的、品种不同的鱼儿。房前屋后,都被绿色环绕,树林是绿的,竹林是绿的,草地是绿的,菜地也是绿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置身于橘林之间,就如徜徉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黄昏时分,朦朦胧胧之间,母鸡“咯咯咯”地叫起来,鸭子“嘎嘎嘎”地唱起歌来,小狗“汪汪汪”地说话……活像一曲曲动人的乡间小夜曲,流淌在夜色里,醉人心田,让人心驰神往。夜幕降临,牛么底就如披上了轻纱一般,有种“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味道,美得迷离而不近情理。如今,百姓致富的声音,正悄然在山林中响起,终有一日,定能歌遍云和月,走出自己的特色致富之路。现在,牛么底人正靠着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明天!
远方的客人,牛么底漫山的橘林风采,等你来;牛么底醉人的绿水青山,等你来;牛么底勤劳的百姓,等你来!
四
红甸乡的席草寨,依水而建,景色如画,是文山籍著名作家柏桦的故乡。
由于工作原因,我曾两次到过席草寨,感受过席草寨的万种风情。席草寨的石头房是最有意思的,席草寨的凉亭坐着是最舒服的,席草寨的傣家歌声是最优美的。坐在席草寨连心桥的凉亭上,吹着习习凉风,除了消暑解热之外,你准能看见许多孩子骑着自行车从桥上成群而过,让人一解久远的乡愁。
今年8月下旬,在市乡村振兴局张建崇老师的带领下,再次来到秀美如诗的席草寨。站在席草寨的泼水广场上,远远就能看见从席草寨中间穿行而过的河流(盘龙河中游),让席草寨因河流而变得唯美灵动。河岸上的泥巴路,变成了红黄蓝三色相间的彩色步道,步道的两旁开满了粉红色和白色的格桑花,河里水牛正在愉快地洗澡,远处的垂钓池内鱼儿欢快地玩耍……这片从秋天“逃脱”的土地,让人在秋天里还能看到一个可爱的春天,感受到秋天别样的真诚,真是一个奇迹。
我曾到过很多特色乡村旅游点,旅游设施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而导致资源浪费。但席草寨不一样,这里借助傣族村寨特色,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体验馆,让来来往往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别样的傣家风情。该民族文化体验馆是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构成,室外是根据傣族的泼水节建起来的“泼水广场”,泼水广场建有一个大型的蓄水池,便于老百姓、游客来此开展泼水活动。这里采用的是本村龙潭水而非自来水,用龙潭水寓意深深的祝福和爱,让席草寨的泼水节显得独一无二。每年到了泼水节,村民们都会在这里过泼水节,用泼水祝福对方平安、幸福、快乐。平时,接待游客到这里体验泼水,购买草席、草墩儿等席草类产品,以此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民族文化体验馆的屋顶,结合傣族信仰,将孔雀墙绘与青瓦房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了傣族特色文化馆。该馆的内部场馆,由党建馆、席草传习馆、农家书屋等组成,形成了一个由党建引领的民族文化体验馆,形成了一个“党建+傣族文化+体验”的新型文化综合体。来到民族文化馆的二楼,走进场馆内,从党建馆的活动剪影中可以看出,席草寨村民虽然只有670人,党员就有44人,占比达到了6.6%。席草寨党支部自成立以来,本着“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信念,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带动作用,定期开展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发动党员开展清理河道、种树、整治人居环境等活动,把“绿美文山先锋行”抓在平常、抓在经常,用点滴行动汇聚成建设“绿美乡村”的新浪潮。
过去,席草寨人大多靠售卖手工编织的席草类产品来维持基本的生活,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如今,席草寨人不忘初心,齐心协力建起了席草传习馆,馆内存放有摏墙锤、钉耙等农具,有土锅、煤油灶等炊具,还有二胡、三弦、象脚鼓等乐器,把上一代人的回忆完成保存下来,让席草寨人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此外,席草寨组建的文艺队伍,还把翻译成傣语的《我和我的祖国》《上国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不定期组织文艺活动,将傣家儿女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农家书屋里,摆放着包括《中国共产党简史》《农村土地政策200问》《云南之最》《追问》等千余册书籍,周一晚上7:00—9:00开放,周末全天开放。建起的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庄稼种植答疑解惑,让庄稼种植乘上了科普的春风、插上知识的翅膀,为席草寨农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同时,也让乡村青少年在闲暇时刻有了阅读天地,在这个“小小图书馆”内,发现外面的“大世界”。
秋夜里,席草寨的村民坐在连心桥的凉亭里,开着有趣的故事会,唱着幸福的歌谣,讲着生活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