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思想转变研究
2022-03-07赵日格
赵日格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006)
一、农村经济建设历史脉络的梳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诸多矛盾相伴,其中的主要矛盾支配着事物的发展,甚至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要想推动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首先要解决好主要矛盾。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驱除鞑虏,实现独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因农村的反对势力薄弱,地区较陡险、封闭,又因可以自给自足的优势,党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更好地对抗侵略者,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通过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使土地归农民所有。由此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农村社会进一步发展,切实解决了农民重返问题。在解放战争时期,所有解放的地区也推行土地改革,捍卫农民的权利,同时不向农民索取一针一线,深得广大农民的心。
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实现了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为农村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终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农村农业生产发展及各方面建设。当时,我国主要矛盾体现在落后的农业国同先进的工业国之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需的简单要素:第一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或只存在于劳动本身;第二是劳动对象及目标;第三是劳动资料。所以,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农村发展农业所需要的基本生产资料没有得到满足,土地改革运动已完成1/3,但还存在2/3农村农业人口所在地未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农村仍属于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特征的传统小农经济,农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出现大量极度贫困的农民。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推进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以乡或村为单位,在原有耕地不变的基础上依照土地多少、肥沃程度、位置远近,采取抽补调整的办法,以家庭人口为基数进行平均分配,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管理,实名登记,有效规划,把农户作为基本单位,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制度。实现了土地边界明确、产权界定明晰,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及收益权都赋予农民,这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民的农业生产力。同时,关于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党和政府实行统销统购,对部分农产品的价格进行规定,有利于保证市场供给,稳定农业市场秩序。在当时,党和政府主要是以计划手段对粮食进行消费,导致农民和市场的联系被切断,农业生产没有遵循价值规律的发展路径前行,很难完全激发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也造成了农产品品种不丰富的情况。对于劳动对象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在当时没有及时进行。马克思认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人民公社会化运动,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在物质生产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在这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经济整体得到较平稳发展,生产力从手工劳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由国家计划调配资源,在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情况下给国家城市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反向推动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城市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矛盾,所以说人类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历史。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解决主要矛盾,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改革率先在农村找到突破口。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对农民公社化运动的突破。农民大胆实行,同时也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实际的解决方案,由集体走向了家庭。由每一个家庭自我承担经营风险,又可以获得粮食的买卖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给中国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黄金时期”。后又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少农产品收购数量,即减少国家干预,刺激市场活力,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和丰富农产品的多样性。与此同时,催生了多元化市场,如农村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健全了农村产品的销路,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乡镇企业通过对社队企业进行改革,变革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格局,鼓励农民自我创业,注入非农业经济活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此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在税收制度上进行调整,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新中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改革。从制度上给农民减负,在资金上支持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上消除农民的顾虑,最大限度地解放农村生产力。
最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随着工业化逐步深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发展不协调问题显著。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党和政府提出城乡要统筹协调发展,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制定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在这一时期,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到改革、调整生产关系,由经济基础层面的发展到上层建筑层面的变革,由农业农村的发展进步到工农城乡关系的突破转化,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民的积极性、基本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只有切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可以达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同样,上层建筑也要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时代背景下,把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提到重要战略地位,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开展了脱贫攻坚工作、最美乡村建设、“三支一扶”计划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等,都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全过程、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农村发展思想演变的原因探析
1921到2021年,农村整体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实现了农村角色的转换。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建国时期的“维稳”、社会主义初期的“初建”、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共富”四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四个阶段中,我国生产力水平发生了三次重大发展:第一次是从手工作坊到农业合作社;第二次是农业合作社到农村集体经济;第三次是农村集体经济到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每一种模式都是基于社会需求形成的,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再次是基于我国国情,依据每个阶段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协调处理其他重要问题。每一次主要矛盾的变化,都是国情的变化,上层建筑最终要符合经济基础的发展,不同的方针政策要有一定的现实效应才能得到推广与实践。
最后是要立足人的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思考
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新时代农村生产力朝着新的更高的生产力转变,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其规模化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应建立帮扶政策,打开国内外市场,发展集体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必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的制度之基,把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抓手,打造农村集体经济有机体,以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为条件,形成自由自觉的有效内在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构建新时代下的和谐农村经济。
经济的发展与空间结构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古以来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交通运输条件上都是以一种天然的、客观的因素存在着。因此,农村与城市间的矛盾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城市与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存在差距,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有起伏。要想解决城乡问题,首先要依靠新技术革命的时机与优势,提升城乡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促进双方不断融合发展;其次要转变思维,形成一种可持续、有发展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最后要实行具体的措施,如扶贫工作、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
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最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但现代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此同时,受到城镇化进程和快速工业化的负面影响,现如今广大农村地区存在明显生态环境问题的短板。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稳定,导致脏、乱、差的现象;另一方面,大大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步伐。对于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的解决,首先是进行环境整改,在每一个农村建立集中的垃圾回收站,做好垃圾分类;其次是对工业发展进行思维转变,要求每一个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料先处理后排放,不能将农村作为一次性垃圾袋;最后是进行最美乡村建设,每一个农村都要结合自身的自然优势、历史资源、人文情怀,建设特色文化园,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乡镇经济发展。
农村文化软实力早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多样,农村文化资源丰富,有诸多乡风、乡俗、乡景、乡味。但我国没有对农村文化进行及时的资源开发、文化宣广、品牌建立,没有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村文化和事业。对于农村经济与文化矛盾的问题,首先要对农民,也就是农村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进行思想建设,要想真正提升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是一剂良药,要将现代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农民群体的基本文化素质及文化兴趣;其次由党和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农村建设大型文化广场,同时增加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进而推动农村文化消费,以此切实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结 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应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在思想的维度上提出更加合理的措施,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对中国百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和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的历史发展规律,去论证中国社会制度的内在合理性,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时代创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始终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旗帜,打造农村善治、德治、自治的治理结构,切实做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