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价值

2022-03-07张树军

活力 2022年2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思政文化

张树军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石家庄 050000)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功能价值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更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以承载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增强民族凝聚力。”显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人们通过逐步积累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或祭祀、祝祷,或庆祝等,展现了民风、民俗、价值追求及民族精神。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国人认同、共同遵守的民族文化,饱含极为丰富的文化元素,是中华文明璀璨夺目的瑰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着以下突出特点。

一是传承性。从历史资料上看,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上古农耕文明,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替不断流传。流传的本身是基于对传统的坚守和对新事物的接纳,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推陈出新。所以,可以说传承性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生俱来的特性,其通过不断的二次创新才得以沿袭,因此传承性这一特点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稳定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保障。比如传统节日里的一些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仍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开展,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清明祭祖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二是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一便是强大的包容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不例外。一个节日的形成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由当时的生产力、人们的认知水平、统治政策、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再加上中国国土面积广大,民族众多,多种文化汇集,各民族的融合发展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了各民族的优秀基因,成为国人共同遵守的习惯。比如蒙古族对春节的概念,从抗拒到认识,从认识到不拒绝,从不拒绝到接受,从接受到传承,就很好地体现了其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现在蒙古族过春节同样吃饺子、放鞭炮。因此,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再加上不断地吸纳和发展,促成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三是基础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促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主力军不是统治阶级而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在生活和实践中为其形成与发展铺垫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与劳力支持。而一旦这种文化形成,必将反作用于人民,持续不断地给人民以正确的引导,并形成强大力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传统节日同样离不开人民,一方面需要物质做支持,而人民正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同样离不开人民。首先其来源于人民,正是人民通过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才形成了节日文化。其次,传播的主体是人民,人民通过口耳相传、文字、日常生活等途径消化吸收传统节日文化,最终将其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

四是阶段性。中国传统节日自先秦时期初现端倪,当时人们通过有限的对世界的认知,特别是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自发形成了一些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颇具特色的形式,这些形式久而久之成为同族人民共同的信仰,每逢相关现象、节气等出现时,便采用固定的形式来庆祝、祭祀、占卜等。这个被同族人共同遵守的习惯和信仰,最终被不同族群的认同与传承,最终成为华夏子孙共同遵循的民族准则。一些传统节日从先秦时期的初现,经过汉朝的丰富,经过唐朝的发展与革新,形式逐渐丰富起来,单元越来越小,多以阖家团圆为基本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在保持原有的方式外,又衍生出很多与当代社会更为融合的新的庆祝方式。比如现代人过春节除了贴春联、放鞭炮,还出现了一家老小旅游过年、在餐馆吃年夜饭、网上拜年等新方式。可以说,传统节日文化在保留老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适应新环境,但人们美好的心意是不变的。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丰富,经久不衰,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是高校思政教育重要的素材来源。高校应当引导学生在传统节日里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情怀。

从道德伦理方面看,比如同为“孝道”,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清明节祭祖、所谓的“烧纸钱”等行为,就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孝道。在春节,全家男女老少共同守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家庭生活,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

从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看,你会发现每一个节日都对应着节气,同时还有特定的活动内容。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扫墓祭祖、春游踏青,重阳节孝老敬亲、阖家团圆等,都成为国人共同的遵守和向往,延传至今。虽然形式不同,但无一不显现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生活的态度,是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承担着广泛的思政育人功能

1.调节情绪,提供沟通平台

在节日期间都会有与之匹配的活动来映衬节日的初衷,其中以户外活动居多。人们在山水间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联络了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都在这些难得的相聚中得到升华和巩固,可谓在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也疏通了人际关系。进入信息社会,通过互联网发起的祝福可谓形式多样,其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为人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2.正向引导,树立正确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感恩教育、孝老敬亲等正确的价值观,举办节日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修为,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其正向的价值引领。

3.凝心聚力,构建家国情怀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华儿女精血,才能形成统一的家国情怀和共同的价值信仰。传统节日恰恰提供了树立民族意识,强化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意志的平台。比如春节,临近年关,全国会形成一股返程潮流,不管然在哪里、不管有多远,过年都要回家已经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结,所以出现了“春运”“返乡”“一票难求”等网络新名词。仅“春运”一个节点,全国高铁输送旅客的数量比德国一年还多。再如端午节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投到江里,是为了避免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由此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可见,传统节日可以带领大学生感悟家国情怀的,同时提升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帮助其凝聚民族意志,丰富精神世界。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高校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便是方法之一。之所以要在高校积极推行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关键在于其必要性。

1.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方法,在互联网、文化交融、世界大融合的视域下,思政教育也要讲究创新、融合、与时俱进,否则达不到育人效果。其中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应该摆在思政教育工作的首位,没有文化自信、失去对祖国文化的认可与坚守,思政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没有融入文化的空洞的说教势必不会被学生接受,而充分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恰能弥补短板,丰富思政教育内涵,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实现“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

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融合壮大的历程,符合“文化自觉”的要求。只有将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比较与融合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看清世界,人们才能真切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

3.高校创新育人方式的必然要求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剧烈,出现了否定本国文化、推崇外来文化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民族自信心,推崇民族文化。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

高校要担起向大学生普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当然,向广大青年推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不是只有高校才有的责任,其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能,有先天的优势,以及完善的针对青年的思政教育体系,所以理应担当重任。

第一,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强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树立民族自信心,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特殊魅力。积极展开中西文化交流是高校的思政教育手段之一,通过比较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坚定文化自信、主动睁眼看世界。在实施方式上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讲座,可以结合专业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可以开展学校间的学术交流,还可以邀请优质校友返校分享经验,从而实现正向引领。

第二,找准时机,找对方法,增强大学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思想容易产生波动,接受新鲜事物快,好奇心强。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考虑上述因素,对症下药。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第二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时间段为单位划分,制定主题活动的开展计划。比如每年的四月、五月、六月传统节日比较集中,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打造特色品牌活动。这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具体的活动形式很多,可以以团支部或者宿舍为单位进行,也可以联合更多部门共同开展,还可以将校团委、党团支部、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教研室等都吸纳进整个活动中,各单位根据自身优势组织开展相应活动,包括读书推介会、快闪拍摄、微电影制作、一封家书、迷你歌会、观影、诵读等多种形式。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进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与研习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三,增加教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为其发展提供进修平台。教育者的素质越高,就越能准确把握和代表社会要求,担起输送社会要求的神圣职责,成为思政教育过程中成功的组织者,并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教学,在“大思政”的环境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是思政课教师。但每位教师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因此为其提供优质的进修平台十分必要。同时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的丰富的书籍供其阅读,定期开展沙龙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单位交流探讨、碰撞火花。在抽象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准备丰富的体验课程,比如包粽子、做风筝、学习春联的基本知识、体验传统民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有将教师的头脑充盈起来,他们才会在课堂上绽放光彩,才能有机关联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使二者形成合力,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年学生群里有力、有效、有趣的传播做好铺垫,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正向育人。

除了高校要承担这份重任,社会及相应的监管部门也要做好分内之事。比如要重视媒体及商家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做的文章,不能进行虚假、夸大、不合理的宣传,共同维护好大环境。政府要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上做好主导工作,各大媒体要做好正向的宣传与传播工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 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沉淀出强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与担当就是未来中国的运势和实力。所以,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大势所趋,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之一,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具体要求。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思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