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时期经济建设的经验探索及启示
2022-03-07赵瑛
赵 瑛
(中共晋城市委党校,晋城 048000)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能量是相当巨大的。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经济建设的伊始。共产党人从1931年11月7日起,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用了近三年时间在中央苏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立足实际是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根本思想
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是在国民党统治十分薄弱且社会经济基础极其薄弱的农村根据地开展的。这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当地经济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传统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红色苏区受地理环境及时代的深刻影响,基本上以半封建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为主,依赖山区因地制宜,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属于低端形态,生产力十分低下,阶级剥削严重,农民生活也极其贫困。当共产党带领军民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之后,本地的小农经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为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第二,红色经济在反动势力的双重包围下发展。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和消灭红色政权,不仅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军事上的围剿,还企图通过经济封锁使根据地军民“不能有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1933年5月,蒋介石在南昌行营颁布了封锁苏区的办法,规定在苏区及邻近区域建立“封锁管理所”,全面实行物质上与交通邮电上的一系列封锁。严密的封锁使苏区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波动,给当地的军需供给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在此情形下更加大了中国共产党进行经济建设的迫切性。
(一)从根据地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的关系
共产党人从苏区的经济社会现实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了此地经济建设的斗争复杂性。为此,中国共产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制定“一要打仗,二要建设”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了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1933年8月,苏区人民委员会先后在中央根据地召开了两次经济建设大会,其中毛泽东同志在南部17县召开的经济建设大会上做了题为《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他重点指出了两类错误认识:一种是将开展经济工作与革命斗争对立割裂起来的,认识不到经济工作的开展能为革命战争提供强有力保障,红色政权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些同志认为革命战争已经忙不了,那里还有闲工夫去做经济建设工作…谁说经济建设,就要骂为‘右倾’……以为革命战争的环境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如果取消了经济建设,这就不是服从战争,而是削弱战争。”另一种是只认识到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开展经济建设,而不明白目前革命战争才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工作是围绕和服从于革命战争的。“…现在的阶段上,经济建设必须是环绕着革命战争这个中心任务的。…国内战争中企图进行和平的,…为将来的环境所许可而现在的环境不许可的那些经济建设工作,只是一种瞎想。”毛泽东重点论述了在战争环境中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为苏区进行经济建设做出了正确的指导,使根据地的各项建设逐步开展起来。
(二)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首位,奠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根据地经济的现实主要是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自然在经济建设中是占第一位的。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措施。首先,发动群众开展劳动互助合作运动,有计划地调剂劳动力的使用。其次,组织工农群众建立犁牛合作社和合作站,把集资购买的及没收地主获得的耕牛作为集体共有的生产资料,较好地解决了耕牛不足的问题。最后,苏区政府还大力组织农民开荒扩地、兴建水利工程、增加农业的投入等,广大根据地的农业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例如,在赣南闽西区域,1933年的粮食产量比1932年增加了15%,在闽浙赣区则增加了20%。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更好地支持根据地的各项建设,改善群众生活,为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
二、务实灵活的经济政策是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
中央苏区的经济结构主要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三方面组成。党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根据地农村经济,创新地对各种经济成分实行了不同经济政策。
(一)坚持多种经济结构“同时并进”
由于实际经济的需要,苏区发展了一定规模的国营工业,主要是开办国营的军需工业和工矿企业。中央军委领导的官田兵工厂是规模最大的,此外,还有中央被服厂、中央钨砂公司、中央印刷厂、纺织厂等企业。苏区的国营工业发展有限,但也初具规模,逐渐成为苏区经济的主力军,有力保障了革命战争建设。
合作社经济是苏区经济最主要的一部分,也是苏维埃政府组织工农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根据地大规模地发展合作社经济,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组织合作社的条例、纲要及章程,对于合作社的组织原则、管理方法、利润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标准统一的规范,整合各地的经验方法,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合作社的建设,并迅速壮大起来。在1933年9月江西、福建两省17个县的统计中,各种合作社数量已达到1423个,股金30余万元,其中发展得最大是消费和粮食合作社,其次是生产合作社。各种类型合作社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资本家的盘剥,缓解敌人对根据地的残酷封锁,也有利改善了广大工农的生活困难,成为苏区经济建设的主力之一。
对于私人经济的发展,党深知其重要性,在根据地宣布了很多保护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例如,颁布《工商业投资暂行条例》鼓励私人资本的投资,使苏区的私营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事实证明,国营经济、合作社和私人经济三位一体的经济结构对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割裂。共产党人创新实施灵活的经济政策,例如:对于私人经济,只要其不违反政府法律范围,就积极提倡和奖励;对于发展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的政策,则是一以贯之地支持,让其快速发展,确保其将来成为苏区经济的领导力量。正是务实有效的政策,才使得根据地的经济逐渐繁荣发展壮大起来。
(二)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活跃苏区经济
由于国民党不断加大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工业品紧缺、农副产品销不出去、物价上涨等问题经常发生,给中央苏区广大军民的生活造成了许多困难。为此,苏区在保证基本自足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对外贸易。1933年2月,苏维埃政府在国民经济人民委员会下设对外贸易局,并通过在邻近白区的一些县设立对外贸易分局、采办处和采购站等,加大与白区的贸易交换,主要是用中央苏区生产富余的粮食、钨砂、茶叶等工农业产品,换回白区的食盐、布匹、煤油等日用必需品,而且颁布了对部分日用和军需品实行减税的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红区与白区的贸易交往。“从出入口贸易的数量来看,……第一个大宗出口是粮食。每年大约有三百万担谷子出口,三百万群众每人平均输出一担谷交换必需品进来。”根据地得到了需要的物资,苏区经济也能够良性运转起来。苏区对外贸易的开展,有效缓解了红色政权的经济困境,成为发展苏区经济建设的枢纽。
三、改善民生问题是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
新生的红色政权和国民党旧政权斗争的根本力量还是源自经济实力,而民生是经济的基石。共产党人非常重视苏区的民生问题,在苏区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不仅要为革命战争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改善广大工农的生活现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提醒红军干部要注重群众的民生问题:“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苏区当年流传一首红色歌谣,盛赞共产党人的工作作风是“自带干粮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群众”。由此可见,苏维埃政府从上到下的党员干部都非常重视民生问题,时刻关注解决民生问题,切实代表群众的利益,执政为民成为红色政权的根本宗旨。
四、历史经验的启示
中央苏区从成立伊始,经过根据地广大干部和军民的努力,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形成了一种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截然不同的新的民主主义经济雏形,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成功领导经济建设的艰难探索。在当今世界发展风云变幻、中国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对历史经验的深入了解研究大有裨益。
(一)立足实际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当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正是从实际出发,领导发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地开展经济建设,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红色经济体系。因此,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经济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今,正确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的首要前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国情,总结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认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构建起新发展格局。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国情出发,深刻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大势,为中国经济谋求更加行稳致远的发展之路。
(二)始终坚持灵活务实的经济发展制度
当年,苏区坚持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人经济“同时并进”的经济制度,不仅使根据地的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也让根据地的贸易经济繁荣起来,极大改善群众的生活,巩固了工农联盟,为苏区革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总结历史经验,创新性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十八大以来,我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保证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奇迹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完善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让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活力,促进生产力极大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准绳。党的生命活力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最根本就在于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在中央苏区,新生红色政权也非常重视广大工农群众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大家的生产和生活困难,最终赢得了民心。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例如: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所有这些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发展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进行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必将带领人民不断开创出美好的生活,共同创造出人类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