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郡王府建筑研究*

2022-03-07莫日根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期
关键词:前院厢房王府

张 晴 ,莫日根

(1.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1 项目概况

四子王旗郡王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北约2.4km处的查干布里格苏木,是内蒙古地区中部阴山北麓乌兰察布高原唯一幸存的清代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札萨克郡王府邸,2013年经由国务院核定,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对蒙古贵族的封爵制度对于蒙古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满清入关后,为了削弱蒙古各部的实力,将归顺的蒙古各部原有的鄂托克、爱马克重新划分设旗。每旗由一名札萨克统治,由清政府直接任命,皆有爵位,被旗民俗称为“王爷”,其居住府邸称之为“王爷府”。蒙古王府建筑是研究清代蒙古贵族文化的“建筑标本”。

2 府邸沿革

四子王旗的历史要溯源至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五代孙子诺延泰共育有四子,这四子分别游牧而居,历史上将其四人的领地统称为四子部落。满清入关后,为表彰四子部落屡立战功,顺治六年(1649年),顺治帝授予四子部落的鄂木布“多罗达尔汗卓里克图郡王”的世袭称号,并正式设立四子王旗,宣告四子部落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

从1649年到1949年,这300年来四子王旗始终保持着封建世袭制,共有13代15位王爷统治着四子王旗。由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四子王旗并没有固定的建筑,王爷同当地牧民一样,日常起居和执政办公都是在蒙古包中进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子王旗第十三代札萨克拉旺那尔布王爷下令大兴土木,在查干布里格苏木修建了砖木结构的四子王旗郡王府,自此,王爷日常生活和执政办公有了固定场所。在郡王府建成后,先后有三代王爷在此居住以及处理政务,共计44年。郡王府建筑总体占地4km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蒙古人普信藏传佛教,拉旺那尔布王爷在王府的南侧兴建家庙,现遗存2座藏式风格的独宫。

3 平面形制

3.1 宅基选址

清代四子王旗的旗界东至苏尼特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界,南至察哈尔镶红旗牧场界,北至苏尼特界。境内有内蒙四大内陆河之一的希拉穆仁河流入,滋润着这块土地。除了有充足的水源,查干布里格苏木还具备丰富的草场资源,符合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需求,查干布里格苏木因此成为建造王府的最佳选址地。

3.2 平面布局

四子王旗郡王府坐西朝东,这一点不同于其他蒙古王府的坐北朝南,应与蒙古人的以西为尊有关。王府模仿京城满族贵族府邸的合院建筑形式,与常见的清代王府布局不同,王府并未以1条主轴线贯穿整座王府,而是按照“前堂后寝”的功能单独布置了南、北两个合院,其前院与后院分别有各自的轴线,形成两路建筑。2个院落轴线呈平行关系,建筑布置强调居中为尊。

前院是王爷平日里执政办公的地方。院落东南角有棵老榆树,历经沧桑,如今还在默默守护着王府。与老榆树相对的院落东北角是座木质轿厅。前院正殿为王爷日常执政办公的场所,院落的南北两侧是厢房,北厢房的东侧还设有耳房。

前院北侧是王爷与福晋日常居住生活的后院。由后院大门进入,沿院中的圆形石板向西走十几步,就是后院正房,是王爷福晋的起居之所。正房两侧为南北厢房。

4 单体建筑形制

4.1 王府大门

现存王府大门已非原物,从旧时影像可见大门最初为歇山顶,正脊两端置鸱吻,垂脊端头置一垂兽,戗脊端头装饰三只跑兽,其形制与《钦定大清会典》中规定的郡王府门“正门五间,启门三”不相符(见图1)。

图1 四子王旗郡王府府门旧影

4.2 前院正殿

前院正殿位于5层台基之上,建筑高度约8m,是整个郡王府中最高的建筑,主要为王爷平日里办公之用。正殿面阔5间,进深2间,通面阔约17m,通进深约10m;南侧有1间作为杂物间的耳房,面阔约4m。正殿内共3间房,中间为会客厅,南侧是王爷休息的卧房,北侧是王爷平日里办公处理旗务的房间。正殿为六檩前出廊式建筑,屋顶为单檐尖山顶硬山造,兽面瓦当;正脊为莲花纹样花脊,两端为绿色琉璃烧制的龙首鸱吻;正中置葫芦形宝瓶;两侧山墙戗檐砖上为琉璃花朵雕花纹样。檐内走马板上以15幅木雕为装饰。外檐檩枋上绘有龙纹彩画,整体以朱红色为底,在柱头及檩枋上以沥粉描金手法绘出双龙戏珠等纹样。正殿明间为朱红色六抹头槅扇门,裙板上以描金形式绘有宝瓶纹样;次间与稍间为青砖所砌的槛墙和槛窗,槛窗上方除有横坡窗外,还设有支摘窗(见图 2,3)。

图2 四子王旗郡王府前院正殿建筑立面

图3 四子王旗郡王府前院正殿建筑

4.3 前院厢房

前院厢房形态与正殿大致相同,但尺度略小,位于3层台基之上,建筑高度约6m。厢房面阔3间,进深2间,通面阔约9m,通进深约8m。厢房为六檩前出廊式建筑,屋顶为单檐尖山顶硬山造,两端为龙首鸱吻。

4.4 后院院门

王府后院作为王爷福晋日常生活起居的院落,大门铺首、门钉皆铜质鎏金,圆形门洞上方饰有卷草纹砖雕,两侧墙面开有六边形窗,似有江南园林之感,相较前院更富生活气息(见图4)。

图4 四子王旗郡王府后院门

4.5 后院正房

后院正房位于2层台基之上,建筑高度约6m,是王爷福晋的寝房。正房面阔3间,进深2间,通面阔约15m,通进深约9m。正房为六檩前出廊式建筑,屋顶为单檐尖山顶硬山造,两端为绿色琉璃烧制的龙首鸱吻,4条垂脊上各置一垂兽,其形态与正脊鸱吻形态一致。两侧山墙戗檐砖上为莲花纹样砖雕。外檐檩枋绘有苏式彩画,以蓝、绿色为底,方心绘山水风景,柱头绘植物花草。正房明间为四扇朱红色六抹头槅扇门,其绦环板绘祥云纹样;裙板绘寿字纹样,表达长寿永年的吉祥寓意。

4.6 后院厢房

后院厢房高度约4.5m,是整个王府中最矮的建筑。厢房面阔3间,进深2间,通面阔约12m,通进深约6m。厢房为五檩无廊式建筑,屋顶为单檐卷棚顶硬山造,卷棚顶的使用使四子王旗郡王府的建筑屋面更富变化。厢房外檐檩枋上绘苏式彩画,以红、蓝、绿色为底,绘有山水、花草等纹样。

5 建筑装饰

四子王旗郡王府虽然府邸规模不及其他蒙古王府,但在府邸建筑装饰方面却丝毫不逊色。

5.1 木雕装饰

郡王府建筑中的木雕工艺主要集中体现在前院正殿的檐廊部分,入户横坡窗上方的走马板上共有15幅以福禄寿三星、八仙等神话人物为主体的木雕,每间3幅,内容各不相同,寓意美好吉祥。每幅木雕的四周边框采用透雕手法,装饰金色回纹;中间主体部分采用浮雕手法,人物刻画生动,画面富有层次感,用色对比强烈。整组木雕使得建筑廊下装饰绚丽多彩,可以说是整座郡王府建筑装饰中的点睛之笔。

5.2 彩画装饰

四子王旗郡王府前院建筑外檐檩枋上彩画保存较好。彩画整体以红色为底,纹样皆沥粉贴金,样式具有宝珠吉祥草彩画特征。彩画以檐柱分隔形成构图单元,以宝珠吉祥草纹进行画面单元分隔。此处的宝珠吉祥草纹与常见形式有异,中心一珠,非常见一大两小珠形;两侧卷草纹也比常见纤细,并采用软、硬形式在檐檩、檩垫板、檐枋水平、垂直方向上形成对比,增加审美趣味,融合了软硬卡子特征。在宝珠吉祥草纹之间设置方心,方心中绘五爪金龙戏珠纹、卷草夔龙戏珠纹、单凤朝阳纹及少量花卉纹样。单元两侧设卷草、回纹箍头,较长的构件则在两端增设盒子补充,盒子内为佛手、桃、石榴三果纹。依照《钦定大清会典》中的王府规制,郡王府应“梁栋绘金采花卉、四爪云蟒”,四子王旗郡王府中的正殿虽为五间,但更多采用了一等亲王府“门柱丹雘,饰以五采金云龙文”的规制。从郡王府彩画中大量金色龙纹的出现可以推断,其与辛亥革命后四子王旗札萨克分别被袁世凯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册封为一等亲王后府邸建筑等级提升有关。

5.3 石雕装饰

四子王旗郡王府的石雕装饰虽然不多,但却雕刻精细,在现存的蒙古王府石雕装饰中并不多见。在前院正殿的山墙迎风石上,有幅“喜上眉梢”的石刻,画面中两只喜鹊栖落梅花枝丛,一只回首相望,疑在鸣叫;后面一只抬颚扇动双翅,似在回应。四周充满梅花枝梢,画面构图饱满,层次丰富(见图5)。正殿檐廊柱础石虽为鼓形,但其鼓身满雕卷草夔龙纹样,等级远高于常见鼓形柱础石(见图6)。

图5 正殿山墙迎风石

图6 正殿檐廊柱础石

6 结语

四子王旗郡王府在选址上充分考虑了地理环境的优势。府邸规模虽不宏大,两进院落完成了前朝后寝的功能,但却产生出南北两路轴线;建筑装饰方面虽然遗存不多,但透过装饰细节仍可见当年郡王府建筑装饰的精美。从四子王旗郡王府邸建筑中,可见草原上蒙古王府虽依照清代王府规制建造,但在实际过程中多有灵活表现,不似京城王府建筑的规制严格。四子王旗郡王府作为一座承载着四子王旗历史文化的古建筑,是乌兰察布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蒙古王府建筑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清代蒙古王府建筑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前院厢房王府
生活的“前院”与“后院”
“前院”与“后院”
绝 句
“前院”与“后院”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寿星(外一首)
北魏宗王官佐系统考述
打开王府大门,“不能再拖了”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施瓦辛格的“前院”和“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