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微更新要素选取的公众参与方法研究*

2022-03-07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陈鑫春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期
关键词:要素设施居民

文/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陈鑫春

1 研究背景

社区微更新是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再设计,通过渐进式、小尺度的方法对社区空间进行重新塑造,在保证舒适、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创造亲切宜人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归属感。为实现社区渐进有序更新,需有正确的设计理念和合适的方法指引。虽然目前政府、社会组织机构、设计师、居民均已加入社区微更新改造中,但有些社区微更新在前期调研时并未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和具体分析社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特征与尺度,图简求快地套用城市设计方案,这只会为社区更新制造更多矛盾。如果缺乏对微更新对象、目标有准确的认识,会造成空间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结果,或破坏历史风貌,或影响邻里关系,社区微更新的实施既需要公众参与,又需要合适的标准进行约束。目前,社区微更新的要素选取方法尚不够完善,难以科学有效地掌握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微更新的真实需求,不利于微更新工作推进。以居民切实需求为导向,构建社区微更新要素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匹配社区微更新要素与居民各层面需求,推动居民自治和社会共治,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2 城市现存问题

目前城市老旧小区现存问题主要包括建筑风貌、交通、设施配套、户外公共空间等方面,如图1~4所示。

图1 老旧小区建筑风貌现状

图2 交通现状

图3 配套设施现状

图4 户外公共空间现状

3 社区微更新要素体系

社区更新要素体系包括建筑改造、交通组织、设施配套、公共空间和景观设计。参考《上海市成套改造、厨卫等综合改造、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等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技术导则》[1],建筑改造包括屋面(平屋面、坡屋面、平改坡),外立面(墙面、门窗、外露及悬挂物、避潮层),公共部位(平顶、墙面、地面、楼梯、栏杆、扶手、门窗、配电设施、用电设施、休息座椅、其他设施)、设备设施(用电设备、保护装置、防雷设施、燃气设施、给排水管道配件、给水设备、消防设施、电梯设施)。交通组织微更新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交通流线顺畅、道路人车分行,停车增量、规范,包括人行道、车行道、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包括公共建筑、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居委会、停车棚、配电房、水泵房、地下人防、适老化设施等。公共空间一般包括小区中心花园、宅前绿地、入口、通道、健身场地及儿童活动区等。景观设计分为软景观设计和硬景观设计,软景观更偏向于大众所认知的可带来四季变化的自然环境;硬景观是设置的人工设施,如地面铺装、台阶坡道、雕塑、小品、花坛、凉棚、座椅、照明、垃圾箱等。

不同阶段更新工作侧重点不同,通常在一个待改造的老旧小区中,明确更新要素体系一般应根据社区现状、社会发展阶段、当时当地的政策等因素,采取定性、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社区微更新的要素体系加以整理,如在上海华师大二村社区更新研究中确定的要素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上海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要素体系

4 公众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要素构建

明确待改造更新的要素体系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依据行动主体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确定旧改的内容、方法和具体路径,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易导致微更新方向偏离或策略难以达到目标效果[2]。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是最熟悉社区情况且有动力参与改造社区的特定人群,在社区微更新过程中构建参与机制,使社区居民的意见能直观反馈到社区微更新要素选取中,在化解矛盾、降低推行阻力、明确居民需求、提升满意度、调动居民主动自发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不同群体对社区微更新要素的认知具有一定差异性,单一群体无法完全反映客观事实,从而影响最终评价结果,因此,需构建基于多方意见的综合评价方法。专家群体一般包含政府部门专业人员、专业设计人员、社区管理人员等,专家群体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具有专业性,对社区更新发展具有理性判断,专家层作用重在引导,根据社区发展现状制定发展目标及实施路径,在系统层、板块层确定指标权重,但缺少对具体要素的准确了解。社区居民对现状指标层要素的体验要比专家更清晰、客观,通过调查问卷所确定的指标层评价指标权重虽然更客观量化,但存在特定适用性和局限性。

专家意见主要体现在对社区微更新要素体系的系统层及板块层重要性程度权重的确定,邀请相当数量的相关领域专家,在对社区现状问题充分客观认识的前提下,对社区微更新系统层和板块层的元素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专家群体的打分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得到相关指标权重[3]。上海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要素指标重要性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上海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要素指标重要性权重

面向居民的调查问卷主要调研要素层的数据,包括社区居民对具体社区微更新要素的重要性与迫切程度评价2个维度,如表3所示。其中重要性程度旨在了解居民对华师大二村各要素重要性程度的看法,迫切程度评价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各要素需求的反应。

表3 调查问卷要素评价部分李克特量表(节选)

在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要素评价要素层的量化研究中,利用SPSS软件对居民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4],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校核,然后引入指标修正体系,将专家、居民代表确定的重要性评价指标权重和华师大二村社区居民重要性评价指标权重进行综合,得到各指标最终权重。通过“标准差”分类方法筛选出非常重要的要素类,同时对要素迫切需求程度进行评价定级,按自然断点分级法选出居民呼声最高的迫切要素,将前述专家与居民代表共同确认的重要性要素进行并集处理,最终确定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要素,具体包括:外墙面、楼道走廊、适老设施、无障碍改造、电梯、车行通道、人行通道、路面标识、停车库(场)、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非机动车停车棚、出入口门岗、居民活动室、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晾衣架、中心花园、社区入口、健身场地、儿童活动区、场地铺装、绿植等,其中楼道走廊、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晾衣架、中心花园、社区入口等更新要素是作为居民呼声较高的迫切要素补充进去的。

通过引入积极的公众参与机制可看出,在华师大二村社区微更新改造中,矛盾较突出的是与居民出行相关的交通设施及建筑内部交通空间,另外呼声较高的一些要素属于能直观展示社区外在形象的要素,如建筑外立面、公共空间及社区景观等,一些被认为不太重要的改造要素,如晾衣架等基础便民设施在居民强烈要求下得以入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更新理念,值得提出的是水、电、燃气等基础设施虽建设年代久远但仍能满足日常需求,且普通居民对这类不可见要素感知较弱,关注度不高,因此在一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的社区,此类基础设施类要素的更新应引起重视。

5 结语

本研究从老旧小区建筑及空间环境现状特征和问题出发,从使用者实际需求切入,结合主观评价和量化分析,构建社区微更新要素体系和评价模型,提炼出反映公众意愿的社区更新改造体系,为社区微更新的实践提供决策依据。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尚存一定不足。

1)社区的要素体系因地域、年代等差异,很难形成普适通用的定式表格,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通过对当地社区现状条件、相应的政策支持文件等对体系进行梳理。

2)微更新要素体系的评价模型也因方法不同会导致调查方法与数据差异,甚至导致调查结果大相径庭,关于评价方法仍有提升空间,需在社区改造更新中进行审慎的跟踪评估,以提出改进意见。

3)尽管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确定的代表民意的数据具有一定说服力,但由于更新行动会触及复杂的利益关系,最终流于意见不统一,仍需有良好的磋商环境、积极的鼓励政策和引导机制并行,才有可能最终落实更新要素,推动更新顺利进行[5]。

社区是城市更新的单元载体,具有公共性、内生性与日常性等特点。如果对微更新对象及目标缺乏准确的认知,会造成空间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社区微更新首先需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并转化为行动目标,这样才能通过正确的设计理念和合适的方法指引进行,实现社区渐进有序更新。

猜你喜欢

要素设施居民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石器时代的居民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高台居民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