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准后,债市怎么走

2022-03-07陆胜斌 陶金

理财·市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降准国债货币政策

陆胜斌 陶金

全面降准靴子落地,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此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2021年12月6日,降准靴子正式落地。此次降准后,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这对于第四季度以来持续震荡的债市来说,意味着什么?

货币边际宽松趋势渐明确

此次央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降准再次体现货币政策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同时也反映了未来稳增长的必要性加大。降准后,在超储率维持低位的情况下,资金预计能够更好地传导到实体经济,当然这需要信贷规模控制等货币工具的有力配合,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等部门信贷的结构性政策引导。同时,降准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通过价格促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因此从量价两方面看,降准预计能够在短期起到明显作用。从长期看,信贷规模控制对于更长期的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也很大。

面对可能的全球需求波动和资本回流风险,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自主性强、产业体系完备、战略纵深长的大国,首要任务还是继续做好自己的事,协调好绿色和发展这两大主题,一方面要做好能耗管理,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发展权”。

稳增长将成为2022年的重要任务,对此,除宏观政策在结构调整领域更为积极以外,预计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时效性和前瞻性继续加大,尤其是在2022年上半年时,及时做好政策准备,给下半年可能面临的风险留下一个更具韧性的实体经济复苏基础。

而在国际方面,尽管持续受到疫情扰动,以及美国就业总量数据不及预期,但从美国就业结构改善的趋势看,就业市场仍然在继续改善,劳动参与率在2021年11月明显上升,达到61.8%,为疫情以来最高。

因此总体看紧缩货币政策的掣肘并不明显,叠加通胀的持续性影响,2022年欧美加息似乎不可避免。从现在的时间表看,预计美联储在2022年年中完成缩减购债后不久会进入加息通道,但若2022年通胀持续的同时就业仍然在不断改善,加息存在提前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可能仍然受到就业市场波动的影响。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货币政策结束宽松的同时,又经历了以奥密克戎毒株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冲击。在此背景下,全球风险资产遭遇重创。短期来看,美债成为避险资产而收益率继續下行。未来,以美联储为代表的缩减购债和加息节奏,以及疫情之下的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变化,仍然是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的两大主要逻辑。

从欧美货币政策走向看,美联储缩减购债和加息的方向不会改变,且有加速的可能,尤其是在通胀持续的背景下。从全球经济复苏看,疫情影响下的供给扰动或将持续,同时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继而加息等影响,总体承压。由此来看,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的两大逻辑演化或将继续,资本市场的波动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2022年全球经济可能受到金融形势的影响将超过往年,若欧美按计划甚至提前加大紧缩力度,资本回流下的全球加息潮一方面可能导致全球需求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可能形成新兴经济体的局部金融风险传导至实体风险,进而造成需求的进一步收缩。不过,在防疫常态化的假设下,全球经济也将相应地向常态化靠近,总体上呈现艰难恢复的态势。

利率债避险情绪消退

此次降准与202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传递的信息一脉相承,市场对于降准已有一定预期。

例如,降准上一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7个基点至2.26%,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个基点至2.77%,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7个基点至2.87%,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个基点至3.4%,避险情绪消退,国债收益率全面上行。

从资金面来看,降准上一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4400亿元;2021年12月第二周有2300亿元逆回购到期。降准前一周虽为净回笼,但资金已经提前释放,因此当前流动性整体仍然偏宽松。

从供给面来看,降准上一周利率债净融资额为4925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2040亿元,地方政府债净融资2497亿元,发行速度有所加快。

从基本面来看,我国2021年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为52.3%,生产端数据虽有企稳,但维持稳定的压力仍大。

从政策面来看,2021年12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提到,将“适时降准”,上一次提到降准是2021年7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随后一周便开启降准。

降准后,虽然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但是对债市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观察。特别是此次降准仍将有一部分资金对冲置换到期的MLF,未来3个月将有1.65万亿元MLF到期。同时,恒大公告发生实质性违约,释放流动性可以缓和市场风险。另外,降准仍将以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主。

这意味着,利好政策下的利率债行情空间可能不大。另外,还需观察本次降准的力度和落地的时间,与此同时,市场也更为关注政策的延续,如果后续还有降准或者降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中枢才将有望继续下移。

信用债风险加大

截至2021年12月7日,信用债发行及到期偿还情况为:一级市场信用债(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PPN、企业债和公司债,AA以上)共发行253只,总发行量2459.24亿元,总偿还量1569.94亿元,净融资额889.3亿元。

从行业来看,除金融业外,共发行3225.33亿元,建筑业、综合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行金额占比较靠前。

受恒大事件的影响,市场对信用债仍然存疑,其信用风险不容忽视。例如, 2021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短短一周之内,便有15只信用债发生违约或评级下调(不含金融业)。如正邦科技由AA+下调至AA(东方金诚),佳兆业由AA下调至A(中诚信)等评级下调。再如,泛海控股未按时兑付回售款和利息(17泛海MTN001);永城煤电18永煤Y1展期,先兑付50%,剩余50%展期1.5年;花样年19花样02延期支付,其中20%于2021年11月30日支付,2022年11月29日支付剩余80%利息;等等,出现违约。

猜你喜欢

降准国债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外储升降逻辑存异降准对冲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