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下提高越南语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2022-03-07陈雪

科技资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

陈雪

摘要:当前许多高校与越南一些高校建立国际交流合作的关系。在这样的平台下,这些高校对越南语人才实行跨国联合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国内学习一年,在越南交流学习一年。这种培养模式有着突出的教学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参与不足、创新能力受限、学习动力低下、留学质量不高等。从复合型、应用型越南语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建设、跨国培养制度、知识架构和课堂教学等途径提高越南语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跨国联合培养  越南语人才  培养质量  培养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1(a)-0000-00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Vietnamese-speaking Talents under the Multinational Joint Training Mode

CHEN Xu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ongzuo,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22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many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 with some universities in Vietnam. Under such a platform, these universities implement a transnational joint training model for Vietnamese-speaking talents. Students will study in China for one year and exchange and study in Vietnam for one year. This training model has outstanding teaching advantages, but it also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a single knowledge structure, insufficient practice participation, limited innovation ability, low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ow quality of studying abroad. Starting from the positioning of compound and applied Vietnamese talents, it is a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ietnamese talent training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transnational training system,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Multinational joint training; Vietnamese-speaking talents;Training quality;Training mode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也顺应时代潮流走上了国际合作的轨道。尤其是小语种类的人才培养,由于语种国家的留学费用低、留学签证办理比较容易等原因,包括越南语在内的多门小语种专业运行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模式。许多小语种专业所在高校与相应语种国家一些高校建立国际交流合作的关系并达成了跨国联合培养的协议。据悉,培养越南语人才较多的云南和广西各高校,与越南的河内国家大学、海防大学、东方大学等高校有合作培养协议。其中,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的社科人文大学、外国语大学是最为热门的合作高校之一。然而,跨国联合培养不是一句空的口号,更不是一幅美丽的“空皮囊”。人才培养必须要有实际成效,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突显其意义。

1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下的越南语人才培养现状

在当前国家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形势下,许多应用型高校从社会需求和办学特色出发,对越南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致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语言能力强、专业技能精、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越南语人才[1]。当前,开设有越南语专业的一些高校在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实行国内学习三年、国外学习一年的“3+1”跨国联合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学生既能在国内打好语言基础,又能在越南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越南语的基础水平;学生既能进一步了解越南文化,又能开拓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但这样的跨国联合培养模式又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参与不足、创新能力受限、学习动力低下、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的综合素养低、就业能力弱,这就与人才培养目标有了差距。

1.1知识结构单一

在一些高校的越南专业教学体系中,越南语专业以越南语语言基础(包括听、说、读、写、译各方面)为核心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据悉,在国内修学三年时间里,一年级上学期主要以通识课程为主,在越南语基础方面仅有语音和越南文两门课程。一年级下学期正式进入越南语的基础学习,四年级的下学期则主要安排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的大部分核心课程安排在越南留学期间开设,如高级越南语、高级越南语视听说、越南语写作、越南语笔译、口译等课程。这就导致了课程的核心培养任务被转移到了国外,由越南高校的老师来完成。而越南高校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式与国内的有着较大的差别,在教学上未必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真正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尤为注意的是,越南高校注重本土文化的修养,给予学生更多的是越南语言应用的技能训练,他们提升学生的越南文学修养,同时给学生深入了解越南文化,但忽略学生思辨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此外,在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前提下,一些高校对于越南语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以越南语基础、口译、笔译等为主,在国内学习期间虽也开设有贸易、旅游、会计等选修性质的课程,但学生对于选修的课程学而不专不深,知识只停留在表面。

1.2实践参与不足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2]。从学生参加实践的时间来看,“3+1”模式(国内学习3年及国外学习1年)使得该专业的学生过早地脱离国内的实践锻炼,相比其他专业他们的实践锻炼要少一些。在国内学习期间可以在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和老师的管理和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更多的锻炼,如学生会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各类比赛等。而在越南学习一年的时间,他们主要参与的是课堂教学和课余的语言交流,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比较少。

其次,从学生参与实践的效果来看,尽管在国内已经参加了不少的活动,但实际能力获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得以看出:第一,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由于申办程序较为复杂,学生面临重重困难容易产生畏缩的心理,从而导致活动开展的消极心理。又因指导老师对于学生活动的指导工作缺乏经验或者精力不足,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成质量不高,有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而导致项目半途而废。第二,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由于语种使用范围的限制,越南语专业的课外实践活动开展不够丰富,校内外的学科竞赛的举办也是相当少;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三下乡”活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第三,在预就业实习方面,不少学生对于实习单位的选择仍停留在实习单位能否提供实习薪资或其他工作便利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实习对于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未来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一些没有进入对口实习单位工作的学生没有从实习上获得他们自身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1.3创新能力受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知识架构还是实践锻炼方面来看,学生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从跨国联合培养模式来看,在国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是不够充分的,甚至有一些错误的引导会阻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错误认知:学生的考试成绩越高,其创新能力越高;反之学生的考试成绩越低,其创新能力越低。而通常情况下,一个班学生当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只占少数。由此,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发挥没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萌发往往轻易地错过了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的时机,甚至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有消极引导的教学情绪。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越方教师的主要以培养语言知识为主,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够积极和大胆。其原因大体有三:一是学生在出国留学之前所掌握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与越方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仍有障碍,影响了在越南留学初期的正常课堂教学活动,导致越方教师难以发挥创新培养的精神;二是越方部分教师仍有“完成学分即完成学业”的观念,追求课堂的完成量而不保证教学的质量;三是越方教学环境与国內相比相对比较落后,多数的课堂以“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比较传统和保守。即使有些教学理念先进的老师努力在课堂上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课外调查等,但总体看来,学生在越南学习环境中所得到的创新能力开发和培养仍不够充分和大胆。且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多数学生在学习上依赖于教师的言行指导,不敢有“超前”的思考。又因为十分看重老师给予的学习评价,学生常常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2提高越南语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在我国一些院校,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培养成为能为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东盟区域发展服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中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二词其实极具内涵,要求人才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着扎实的基础,而且还具备较高的、较全面的综合技能。在四年的培养时间里,我们既要保证从“零”基础作为起点的学生把越南语基础知识稳扎稳打地掌握好,又具备综合的外事、商贸、管理等技能,使学生既具有过硬的就业素养,进而提高越南语专业的就业率。在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2.1能力导向的培养体系

越南语人才培养体系应注意结合能力培养时间、培养空间的不同做好国内外课程体系设置。一般说来,国内主要以打好语言基础为主,应设置语音、语法、听力、阅读、翻译理论等课程[3];国外(越南)设置以语言能力进阶为目标的课程,如高级越南语、视听说、笔译、口译等。除了做好课程体系设置,应创新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建设[4]。为了高质量地打造一批既精通越南语又有新兴学科技能的越南语人才,应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与越南语学科结合起来,形成新兴的特色培养体系。

2.2制度完善的跨国培养

中越双边在达成联合培养协定后,中越双方高校应制定完善的联合培养制度,形成对学生在越学习质量监督和学习成果评估的完善的体系。以该制度为基础又搭建教学质量水平双边交流的平台。跨国培养给国内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了空间上的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教师对学生在越学习期间的学习表现几乎是不了解的。在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国外学习的情况下,对于培养人才来说是十分冒险的。学生在国外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容易有懒散的学习作风,逐渐丢掉原本在国内养成的自律。同时,越方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同于国内教师,学生在越南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是各不相同,对于出现在学习上的困惑和问题,若没有得到及时沟通,则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由此,必须要有一个实时的追踪和监控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协助沟通和解决教学上的问题。在双边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方面,两地高校教师定期做交流或学术研讨,既有助于提升两地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在越期间的教学效果,又能互相切磋学术、互相提供教学资源,使双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双赢局面。

2.3综合全面的知识架构

近年来,从对部分就业单位关于越南语人才上岗就业情况的回访得知,这些就业单位认为越南语人才具有良好的越南语语言技能,但其他技能相对比较薄弱,例如有的不会做会场布置、不会写讲话稿,或者不会接待礼仪、洽谈业务能力差,有的英语口语差、PPT做不好、表格做得慢……可见,越南语人才在就业上最大的障碍就是知识架构单一,综合技能差,就业素养低。

越南语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5]。以外语为主阵地,形成多学科知识架构,是改变学生单一知识架构、实现高质量培养复合型越南语人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是打好外语的主阵地:同时掌握好越南语和英语。事实上,从语音和语法来看,越南语和英语是不两门并不相通的语种,因而同时学习这两门外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具备两门以上的外语必将是潮流所趋。因此,可以说掌握越南语和英语对于越南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既会带来学习压力,又能赋予才能优势。教师在教学上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二语习得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其次是做好多学科的知识架构。除了语言知识,学生还应当具备法律、管理学、心理学、经济、政治等学科结识,具备汉越互译、跨文化交际、团队合作、外事礼仪等技能。因此,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并对选修的具体课程有全面和科学的考量。当然,大学四年的选修课程体系不足够支撑整个知识架构,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习惯,养成广泛阅读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积极参与多种技能训练和实践,从而完善个人的知识构建,成为真正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4思辨创新的课堂教学

要想获得创新思维的锻炼,思辨精神必不可少。思辨能力是一种对于事物的分析、推理、判断等的思维活动,同时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的辨别分析。以课文《越南古今婚礼》为例,思辨创新方法可以分为引导和半引导两种。引导式则是教师引导学生以自习的形式阅读课文内容后,针对主题中的“古”与“今”提出问题:“越南传统式和新式婚礼分别有哪些程序?”进而引导学生由“越南”转向“中国”,思索中国的传统和新式婚礼有哪些不同。半引导式则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后得出结论:课文以越南旧时代的婚俗和现代的新式婚礼为主题,重点介绍了越南旧式婚礼。此时,受学生个体的词汇积累、思维习惯和语言理解能力的不同,學生对全文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师可提问:“你是否完全了解清楚越南新旧式婚俗了呢?”迫使学生捋清楚思路进行二次阅读和思考,从而发现了问题:“该篇文章没有让我弄明白越南新式婚俗的情况”,在这一瞬间开启了创新思维。这一信息刺激着学生去思索和追求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写……”“那么越南的新式婚礼是不是与中国的很相似呢”……一系列的思考,既带着质疑作者观点的“挑衅”又带着追求真相的“欲望”,使得学生开展了课文以外的进一步学习:阅读相关资料、对比、分析和得到结论。

按照动机理论,行为来自动机,动机产生于需求[6]。通过上述课堂教学案例可见,学生需要了解越南传统婚礼和现代婚礼的区别,或者需要用越南语表达和研究我国的传统婚俗文化,这些需求使他们自主产生了学习欲望,进而开启思辨和研究。引导学生发挥思辨精神进行教学,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的设计,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锻炼创新思维,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跃程度。

3结语

近年来,总结一些高校举办的跨国联合培养的经验,可以了解跨国联合培养有着一定的教学实效,但未能真正发挥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国内高校应与越方高校尽早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上的认同,完善解决跨国联合培养中的问题,提高越南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加快实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小芬.“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J].智库时代,2019(16):150-153.

[2] 成文娟,成世勋.杜威“从做中学”思想对我国教育实践影响研究[J].林区教学,2021(10):31-34.

[3] 栾育惠.构建越南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传播与版权,2020(4):152-153,156.

[4] 陈伟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路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1(9):80-86.

[5] 李燕.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8):102-105.

[6] 刘元元,王艳芳.需求导向下高校协同创新主体间创新行为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0(Z1):73-76.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