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心理护理干预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2-03-07韦季花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睡眠质量焦虑

韦季花

摘  要:目的  研究健康心理护理干预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取健康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健康心理护理;睡眠质量;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4-009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尤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患者通常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等症状,会让患者感到严重的不适,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2]。

就老年慢阻肺患者而言,其身体相对脆弱,加上慢阻肺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肺功能逐渐下降,可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诱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鉴于老年慢阻肺的严重危害性,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而在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健康心理护理的应用,发现其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改善情绪,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深受医师的青睐。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5.57±15.5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4.51±13.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手册》[3]关于老年慢阻肺的临床诊断标准;视听功能正常者。

排除标准:精神分裂症者;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巡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接受健康心理护理,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老年慢阻肺的病理知识及临床特征、老年慢阻肺的危害,以及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纠正患者错误的生活习惯,并嘱咐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随后向患者讲解健康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仅需要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还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导致病情恶化。向患者讲解健康心理护理的内容,使患者深刻的认知到健康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健康心理护理。②心理护理。在开展心理护理之前,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以轻柔的语气与患者沟通,在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同时,还应该引导患者合理的发泄负性情绪。由于老年患者比较偏执,可能难以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可组织患者相互交流,了解其他患者如何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心态好的患者还可以对心态差的患者进行鼓励,交流生活中的趣事等,不仅会增加患者交流的趣味,还能够避免患者感到孤独。另外,由于患者的情绪主要受到病情的影响,针对病情好转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巡视期间可告知患者相关的生命体征指标,并告知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身体逐渐好转,希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③放松训练。播放旋律优美的轻音乐,尽量保持较低的音量,然后调整患者的体位,使患者保持平卧的状态,患者的左手、右手分别置于腹部、胸部之上,指导患者用力吸气,感受腹部的隆起状态,直到腹部鼓起到最大状态时,屏住呼吸2 s左右,随后缓慢将气体呼出。以同样的方式感受胸部的隆起状态,直到胸部鼓起到最大状态时,屏住呼吸2 s左右,随后缓慢将气体呼出。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抑郁量表(SAS/SDS)评分,SAS评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SDS评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观察并比較两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包括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总分0~21分,分数越低,代表睡眠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慢阻肺的发病率较高,感染、大气污染、吸烟等因素均能够增加该疾病的诱发风险,而现阶段大气污染严重,加上吸烟人数较多,这也导致老年慢阻肺患者在不断增加[4-5]。由于老年慢阻肺病程长、反复发作,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肺功能等,还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健康受损,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病情恶化。鉴于此,则需要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升患者的认知,从而改善患者情绪,有利于对病情的控制。

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的应用率较高,包括巡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等内容[6]。虽然常规护理能夠协助患者治疗,但护理内容过于普通,且忽视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患者未能正确的认知老年慢阻肺疾病,或对该疾病的认知不够全面,再加上心理压力大、负性情绪的影响,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甚至拒绝治疗,难以有效的控制病情。而健康心理护理遵循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借鉴以往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护理经验,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负性情绪的诱发因素等,并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内容,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郭荣荣[7]在对51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中,通过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式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患者能够理解自身的处境,意识到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并学会分散注意力,通过交流提升生活趣味等,再加上有效的放松训练,从而消除焦虑、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并未受到负性情绪的影响,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病情也逐渐好转,从而能够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取健康心理护理,能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南,王英.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A1):757-758.

[2]王婷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303.

[3]周宇麒,陈瑞.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手册[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4]张婷婷,刘荣荣.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244.

[5]卢晓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1):255-257.

[6]周爱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21):3469-3472.

[7]郭荣荣.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79-2881.

猜你喜欢

老年慢阻肺睡眠质量焦虑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社区老年慢阻肺的健康指导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胸腺五肽结合抗生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