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022-03-07
▲▲解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因为文体的特殊性,其内容要点就是论点,贯穿文章始终。从总体结构来看,分为中心论点和局部论点(即分论点)。中心论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不管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都具有准确鲜明的特点,所以对论述类文本内容要点的归纳必须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句,不能模棱两可。关于它们的位置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出现在引论部分,也可以出现在本论和结论部分。有的论述类文本的论点可以用文中现成的句子表述,而有的论点在文中并没有现成的句子,就需要自己根据作者的意思去概括和归纳。所以这种题型在考查形式上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一、如何归纳内容要点
在一篇论述类文本中,作者针对所论述的问题已经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只需我们从原文找出即可。这种题型在高考中的常见出题方式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题型比较简单,解答时需要在阅读文本时圈点勾画,边读边画出关键句。抓住关键句时要注意:
1.可以用符号或线条将有用的信息做好标记。
2.还可以寻找一些关键词来确定中心论点。比如“觉得”“认为”“必须”“应该”“由此可见”“综上所述”“归根结底”,这些词的后面一般都会跟上作者的论点。
3.阅读文本时对重点文段多加留心。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首段或结尾段,有的论述类文本还会利用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出现在本论部分各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一般都采取了相同的句式,比较醒目。最后检查一下所找的句子是不是能在结构上统领全篇。检查完后再组织答案。组织的答案一定要条理清晰。
二、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要想概括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要通读全文,然后按照文章层次逐步分析,这种方法适应于任何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从文章标题搜索关键讯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论述类文本往往会从标题中传达中心思想,一定要掌握标题中的关键字。例如陶行知的《创造宣言》,我们可以根据“创造”一词从文章中搜取信息;《拿来主义》中的“拿来”为关键词,那么“拿来”的东西便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2.从文章的论点入手。
论述类文本的中心论点,一般在篇首、篇中或篇末,即文章总结性句子或者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往往是理解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还以《创造宣言》為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句话是中心论点。其次便是论述类文本的分论点,可概括每一段落的具体内容,进而对全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3.从论证方式、材料入手,总结规律。
为了增强论述文本的说服力,作者通常会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入剖析论点。这就需要同学们能够明确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述的,并能找出哪些是说理性、论证性的句子。正确理解阅读材料,找出那些深藏在段落中的隐含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模拟演练
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出自东汉王符《潜夫论》的《述赦》篇。王符是东汉后期有名的政论家,有《潜夫论》36篇存世,多为抨击时政之作。《述赦》篇为了论证“法令行则国治”的道理,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东汉孝明帝时,荆州举茂才,明帝召对,问荆州有何异闻,茂才回答说,有剧贼九人,刺史太守屡屡捉拿不果。明帝追问得知,剧贼猖獗之处正是该茂才治下之郡,大为震怒:“贼发部中而不能擒,然材何以为茂?”于是将该茂才杖捶数百,免其官并严厉追责刺史太守。十天之内,剧贼伏诛。王符在最后说道:“擒灭盗贼,在于明法,不在数赦。”
中国有深远的法治历史与传统。崇尚以法治国的法家自不必说,即便是高扬仁义的儒家也不例外。孔子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这是希望有适合的人把文王武王留下的良法善政予以执行和落实。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这是强调要把善政良法通过适合的制度与人员,执行出来,落实下去。荀子也说“有治人,无治法”,指出要获得适合的人员来实施法律。
同一时代,在地球的另一端,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更明确地说:“所谓法治,首先意味着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执行和遵守,其次则意味着法律本身应当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要把超越性的法治理念落实于具体的社会生活,首先,已经制定的法律要被执行,即“行法令”;其次,要努力获得更好的法律,即“定良法”。这是中西先哲的基本共识。
法律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甚至在很多先哲看来,法律实施的重要性甚至排在制定良法之先。这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究其实却理所当然。因为,如果法律不能被实施,那么就算制定了最好的法律,最终还是会沦为一纸空文。相反,如果从已经制定的法律获得实施开始,让法律活在人民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逐步树立法律的信用和权威,一方面逐渐培养人民守法的意识和习惯,就算法律存在某些不足,也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正当程序加以修订完善。如果一定要获得真正的“良法”再予以实施的话,那么不仅美好的法治文明会变成海市蜃楼,国家也将危机重重。“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历史已经给出了经验和教训。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吴起、李悝,改革内政,厉行法治,令出必行,使魏国很快强大起来,一时称雄列国。然而后世魏国君臣,虽继承文侯时代良法,却不能予以有效实行,于是魏国迅速由盛转衰。几乎与此同时,李悝一位名叫公孙鞅(商鞅)的学生,带着老师所写的《法经》奔赴秦国,以魏国改旧制行法令的经验为基础,帮助秦孝公改革政事。徙木为信,有功必赏,很快就树立了法律和政令的权威。秦国迅速强大,最终平定六国。六国都想统一天下,为何秦国成其大功?原因很多,但其中枢纽,无疑在于秦国对法律实施之重要性的一再强调和一贯坚持。
问题在于,秦国既然靠令出必行而强大,那么秦朝为何二世而亡呢?这就涉及法治理念的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追求良法的问题了。所谓良法,虽然有一般性的理念原则,但具体历史生活中的“良法”,却不可一成不变,而是要随世损益,以应时需。秦法没有在新的时代满足新的历史需求,反而以举国之力将其强行推行到六国各地,最终引发了激烈反抗,导致秦朝二世而亡。故而秦国之兴,兴于“行法令”;秦朝之亡,亡于其所行之法不再是适合时代需求的“良法”,而是成了阻碍历史进步的落后之法。
以史为鉴,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更加适合时代需要之“良法”的追求。这样的良法,一定会因扎根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满足时代需要,活在人民中间,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22日,有删改)
1.对“法令行”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要把更好的法治理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首先,要执行已经制定的法令,其次,要努力获得更好的法律。
B.首先要注定最好的法律,才能實施法令,让法律活在人民具体的日常生活中。
C.法家、儒家崇尚法治,以此说明中国有深远的法治历史与传统。
D.实行好法令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也要追求更好的法律形式。
2.下列关于“定良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体历史生活中的“良法”不可一成不变,而是应该随世损益,以应时需。
B.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在秦二世时所行之法不再是与时俱进的“良法”。
C.新时代的良法,需扎根于优秀文化传统,顺应历史潮流,满足时代需求。
D.“良法”是指更好的法律。它很重要,如果不“定良法”,不仅美好的政治文明会变成海市蜃楼,国家也将危机重重。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国和魏国进行对比是为了论证“‘良法’需随世损益,以应时需”这一分论点。
B.在很多先哲看来,法律实施的重要性甚至排在制定良法之先。因为,如果法律不能被实施,那么就算制定了最好的法律,最终还是会沦为一纸空文。
C.秦国对法律实施之重要性的一再强调和一贯坚持是秦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D.魏国由盛转衰是因为后世君臣未有效实行良法。
4.结合全文概括如何对国家实行更好的法治。
答:
(参考答案见本期中缝)
【马克玉、王一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