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7张红志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张红志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帮助学生的不断进步,本文主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策略;核心素养

从近两年的高考语文的试卷内容来看,阅读量在逐步上升,也就意味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考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量,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所以在当前的高考背景下,在高中语文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有必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作文,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基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还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语文阅读试题化、结构化。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一、什么是有效阅读教学

有效教学,也可以称之为有益的教学行为,既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有效率,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领会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二是有效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知识理解、情感以及阅读技巧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提升。三是有效果,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从教学中发现新的方法,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师所教的知识和技能。综上所述,笔者为有效阅读教学实际上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学生能够获得最大收益,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过程。即用最少的时间经历,获取最大化的收益。

二、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开展策略

在上文的论述中,笔者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但有效教学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学生阅读后具体要形成哪些基本的核心能力。为此笔者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总结了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分组教学,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语言构建和运用”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种语言能力。文言文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以及理解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语言功底较差,许多文言词汇古今意义差别就表达。因此在教学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将文言文词汇和现代语境进行融合,比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笔者就采取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各个小组总结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重点梳理文中的有关词汇。比如通假字:“说”通“悦”,喜悦;“反”通“返”,返回;“奉”通“捧”。如古今异义词:将军岂有意(古义为同意,今义为有意),终已不顾(古义回头,今义考虑)。

(二)单元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语文的阅读教学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语言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发展。而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单元阅读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如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1单元教学中,笔者在开展单元教学时,采取了以下两种的方式。一是纵向式教学,即以作者为中心,联系作者生平创作的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组织学生探讨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的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横向式教学,一单元为主线,和《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进行联系,组织学生对比诗歌中的意向特点,促使学生思维发散。

(三)加强提问,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反应了一个学生语言涵养,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态度、思想的体现,培养鉴赏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进行提问或是让学生自行感悟。比如学习庄子的《五石之瓠》,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学会说呢过的鉴赏能力。如“庄子哲学的存在价值”、“人文庄子”、“老子、庄子和墨子思想异同”等为题,以组为单位,激发他们的欲望。同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前进行如下的自我提问:文章体裁我是否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是否把握?阅读文章后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我有信心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吗?。在阅读前设置相应的小组阅读任务监控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收获语文学习心得。

(四)渗透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传承与理解

目前,许多地方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缺乏传统的文化要素,导致在语言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导致了许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较差,因此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理解,需要重新构建教学目标。

比如开展《陈情表》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阅读目标进行重构。可从“认识、理解、接受、内化、运用”这五个层次进行设计。其中认识和理解李密对于祖母的孝悌表现作为基础要求,内化及应用李密的孝道为最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提出问题:“找出文本中李密对祖母孝顺的具体表现”。学生依据教师的问题找到相关的语段进行分析判断,如“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从认知层面上理解感受李密对于祖母的孝心。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孝道的理解,教师可拓展教学的内容,引入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对于孝文化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让学生理解孝文化是为人之本,是社会责任的表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反思自己的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履行了孝道?从而促使孝文化在高中语文閱读教学中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阅读也是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单元阅读、提问教学以及渗透传统文化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海婷.有关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 2016, No.277(01):108-108.

[2]焦秀亭.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 考试周刊, 2018, 000(024):52-52.

[3]解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10):00194-00194.

[4]祁恒山.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1.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