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组间分析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22-03-06翟常卿
翟常卿,刘 震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大学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阶段。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学校及体育部门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推动高校体育事业发展[1]。为准确了解当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理清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外因素,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特对安徽省大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取和走访调研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11所高校1 100名非体育专业的全日制本、专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相关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和学校周边健身场馆学生参与的情况,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18份,有效率是92.5%。
1.2 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高校教师、学生进行的定性访谈,经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数据的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数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1.3.1 信度检验
利用SPSS 20.0软件,对问卷内容进行信度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信度分析情况
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以上,说明该量表的信度良好,在0.7~0.9之间可以接受,系数如果在0.6以下就要考虑重新编问卷。可以看出,量表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75,表明研究变量的测量指标具有较高的信度。
1.3.2 效度检验
对模型效度进行研究时,同时考虑适配度多个方面指标,卡方自由度比小于3是理想值,小于5较为理想。适配度的指标GFI、CFI均大于0.9和RMESA小于0.08,表示模型适配度合理。
表2 多因子结构效度分析表
采用AMOS 21.0系统对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模型图1。
图1 验证性因子分析图
研究显示卡方自由度比值为4.421,GFI值为0.924, CFI值为0.933,RMSEA值为0.057,表示该模型是合理适配。由效度分析和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所有假设模型适配度指标值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达到理想标准,因此理论模型能契合实证数据的结构,模型的适配度比较好。
2 安徽省大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2.1 安徽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最多的是散步、跑步,占15.7%;棋类、牌类分别占15.6%和15.1%;球类运动占13.8%;由于近些年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学生在健身、舞蹈的比例不小,占13.4%;而在武术、游泳、登山这三类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和场地要求偏高项目参与度不高,分别占5.9%、6.9%和9.1%。
2.2 安徽省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器材、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调查
由于体育的特性,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对于器材的数量、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超过50%以上的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设施不满意。体育器材消耗是很大的,尤其小球类运动,器材的更换频率较高。学校对于器材的及时更新、补充以及保管等方面需加强管理。小球类项目室内场地也不够,场地受限参与人数又多,对大学生参与程度、体验感有很大影响。
2.3 安徽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目的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兴趣爱好,占28.6%;锻炼身体,占24.5%;扩大交际圈,占16.6%。兴趣爱好是学生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尤其是课外体育锻炼,更是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2]。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使人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促进人际交往。
2.4 安徽省大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选择在31~60分钟和20~30分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以上,由此推算出学生每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平均在30分钟左右。在锻炼强度无法达标的情况下,正常一次有效果的体育锻炼时间至少在30分钟以上,大学生应考虑加长锻炼时间。而近50%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未达到30分钟,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明显。如果是由于学习繁忙,无法挤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采取少练多次的方法,化整为零,这样累计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也是有明显效果的。
2.5 安徽省大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次
大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次无规律的占57.7%,1次的占24.8%,三次及以上的占13.2%。科学的课外体育锻炼应是每周至少三次有强度的体育运动,大学生每周至少三次以上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仅有13.2%,而无规律的却占了50%以上,说明大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课外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会越来越差。
通过以上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安徽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不高,且无法达到日常需求的基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通过各类访谈调研,学校的课外体育锻炼氛围不够浓郁,很多学生表示体育锻炼太累,很难体会到体育锻炼真正的乐趣。另外,大学生十分缺乏体育锻炼基本常识,大部分学生提到体育锻炼,脑海第一浮现就是跑步,对于体育的认知太过浅薄,缺乏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这对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很大影响。
3 安徽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3.1 安徽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表3所示,在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中,体育兴趣的最高值是45,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普遍偏高的;其次是体育运动态度,最大值是40,既有体育兴趣、体育态度又好的大学生不多。影响因素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
表3 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3.2 安徽省大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次组间分析
表4所示,每周锻炼频次对体育兴趣、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国家政策、外貌动机和体育运动态度的显著性值均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而每周锻炼的次数对媒体体育明星和健康动机的数值显著性均大于0.05,说明没有显著差异。
表4 每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次与各因素组间分析
3.3 安徽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单次持续时间组间分析
表5所示,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体育兴趣、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国家政策、外貌动机和体育运动态度的显著性数值均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差异;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对媒体体育明星、健康动机的显著性数值大于0.05,说明没有显著差异。
表5 课外体育锻炼单次运动持续时间与各因素组间分析
综合表4、5分析得知,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和单次持续时间受各组因素影响差异性大致相同。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学生个体差异性大,体育锻炼理念不同。大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就业、升学的社会压力,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显著降低。目前手机、电子产品、娱乐、商业活动种类繁多,吸引了大学生很大注意力并消耗了大学生很多精力,并带有一定“瘾”性,这给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增加了重重困难。
3.4 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回归分析
表6 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回归分析
模型回归拟合过程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显著性为0,小于0.05,拒绝回归系数为0,说明线性模型解释了总平方和的大部分,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表7所示,体育兴趣、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国家政策、外貌动机和体育运动态度的显著性值均小于0.05且系数均为正,呈显著性正向影响。其中体育兴趣、体育运动态度、学校环境影响最为显著。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质量,应首先从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运动态度、学校环境这三个方面深入研究,通过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大环境,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
表7 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系数表
4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对策研究
4.1 强化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认知,端正体育锻炼态度
大学课外体育锻炼不仅仅是简单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对课外体育锻炼有高度的认知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全面健康正能量作用的认知水平[3]。让学生真正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外在价值的认可度,在体育锻炼中体验到成就感。在体育锻炼上花的时间与学业成绩的真实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可能存在某个特定的有效时间量度,或最佳时间量度,而普通线性回归无法准确勾绘出这一重要的量效关系[4]。学生的学业控制感强,对体育外在价值认可度高,在体育课上经常体验到成就情绪,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5]。这对大学生端正体育运动态度,主动学习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体育运动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4.2 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兴趣,增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大学要将体育教育放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进行宣传,用新的理念进一步梳理完善学校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政策。应多开展学生体育课,多元化提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运动健身知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6]。大学体育课程要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利用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以及校际之间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增强学生参与动机,增加学生体育成就感。将众多现代性的、教育意义强的、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引入课堂,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7]。让学生真正融入体育中,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4.3 优化高校体育锻炼环境,增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次
学校体育设施完备与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以及是否会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产生心理依赖感。为此,学校应加大体育环境建设,增加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等硬件设施,加强对体育场馆的科学化管理,保障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外部环境。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测学校体育场地使用情况,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体育锻炼项目,不至于长时间等待从而消磨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通过学校社交平台进行交流提出需求,利用社交网络等平台与运动相结合,建立新型的课外体育锻炼模式,解决独自锻炼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加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
4.4 建立学校课外体育锻炼评价机制,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首先,课外体育锻炼学分制和量化管理,目的是为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建立公共平台,指导、约束和激励大学生建立量化锻炼概念、学会评估、自主实践养成课外体育锻炼习惯[8]。其次,测评考核时采取闭环管理,任课体育教师不参与所教学生学期测评,这样才能更客观地体现体育锻炼效果。再次,建立以教研室、系部、学校督导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测评,并将结果定期进行公示,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程度提出建议及奖惩。最后,各高校在接受教育部门评估测评时,能够将大学生体质测评情况作为评分项并占一定比重,促使高校推出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
5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从结构上反映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各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体育兴趣和体育运动态度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影响最为显著,且各组间差异显著。当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未来应加强引导,通过激发参与体育活动兴趣、强化课外体育锻炼认知、优化高校体育锻炼环境、建立体育锻炼评价体制,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