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探究

2022-03-06王芳芳青岛正阳商务区置业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36期
关键词:内审部门人员

王芳芳 青岛正阳商务区置业有限公司

当前,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企业有必要加强内部审计,辅助决策层有效控制各类内审风险,为企业经营创设稳定的内部环境,促进企业良好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为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剖析其成因,并契合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采取有效策略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防范。

一、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对自身经济状况、财务收支以及经营效益实施独立监督,并形成科学准确的评估,据此加强对企业运营的掌控。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难免存在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仅凭审计人员的主观意识,难以将其消除。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受各类因素影响,形成的调查结果难免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内审工作各项环节均涉及诸多风险因素,会对审计结果造成影响。审计人员要准确识别各类风险因素,剖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采取有效策略降低内审风险引发的损失,有效控制内审风险[1]。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一)不重视内审工作且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

部分企业对内部审计相关工作缺乏重视,未能针对内部审计构建完善的相关制度。部分企业将承担监察职能的部门和承担审计职能的部门合并,或者将承担审计职能的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未能设置独立性较强的审计部门,导致审计部门缺乏权威性。部分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少数层级较高的管理部门对审计工作缺乏积极配合,内审部门仅对下级部门实施审计,显然难以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内审工作无法取得实效。部分企业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受到管理层的束缚,难以凸显其独立性。层级较高的被审计对象以及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导致内审部门难以取得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2]。

(二)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在业务技能方面相对欠缺,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各项工作。部分企业抽调财会人员构建审计部门落实执行各项内审工作,财会人员的审计知识较为匮乏,职业素养相对欠缺,难以形成正确的身份定位,难以保障内审工作成效,极易引发各类风险。部分企业现有的审计人员在业务技能方面难以满足业务拓展的相关要求,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难以科学预测内审风险,无法实现对内审风险的准确评估和有效防控,难以从海量数据中高效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容易引发各类内审风险[3]。

(三)沿用传统落后的内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

部分企业在开展内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仍沿用传统滞后的内审技术手段,以手工方式进行查账,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的灵活运用,极易发生工作失误进而引发内审风险。究其原因,部分审计人员沿袭固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内审工作,对内审工作的发展趋势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对计算机技术运用不够熟练,缺乏学习先进内审技术手段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沿用传统滞后的内审技术手段开展内审工作,导致内审工作难度增加,无法提升内审工作质量和效率,极易发生工作失误,引发并加剧内审风险[4]。

部分企业在开展内审工作的实践中,习惯采用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选取的样本存在较强的局限性,极易形成误差。审计人员在开展内审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对财务数据进行运用,并采用核实对账的审计方法,局限于表面核对,未能展开深层次分析。内审工作以事后查纠居多,未能在事前阶段实施有效的风险防控。

(四)缺乏控制内审工作质量的相关制度

企业缺乏控制内审工作质量的相关制度,企业设置的内审部门在实施内审工作前,未能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计划,或者制定了工作计划,但在开展内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规范的审计程序,未能控制审计复核质量。审计人员在开展内审工作时,没有参照相关制度控制内审工作质量,未能全面记录审计事项,难以高效落实审计复核相关工作,无法保障内审工作质量,且难以实现对内审风险的有效防范[5]。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高度重视内审工作并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

企业要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并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从组织形式而言,企业要从自身的内部管理体系中将审计部门独立出来,并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增强其权威性。董事会和管理层要全面支持内部审计各项工作,避免对内审部门各项工作进行干涉,确保审计人员得出公正客观的审计结论。从工作实践而言,企业要防止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利益关联,督促审计人员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实施内部审计各项工作,引导审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以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对管理层,保持公正廉洁,形成真实可靠的审计结论,据此实现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

企业要依托内审机制加强自我约束,企业在对独立性较强的内审部门进行设置的同时,要对相关人员和经费实施统一管理,确保内审部门对审计职权的独立行使,避免外界各类因素对之造成干预。企业要为内审部门构建通畅高效的汇报渠道,对内审部门汇报层次进行提高,从实质上保障内审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企业要引导审计人员依托内审机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企业生产运营涉及的各项环节进行跟踪审核,在事前阶段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预防。企业要契合自身业务开展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相关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对岗位监督进行强化,在必要情况下,企业可引进外部力量参与审计,形成客观真实的评价,实现对内审风险的有效规避。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为实现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企业要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企业要对审计人员加强内审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其熟练掌握开展内审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并熟悉内审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以及财务、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确保其胜任内部审计各项工作。内审工作的特殊性较强,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此,企业要对审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其法律观念、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确保其在内审工作实践中给出真实准确的审计结论。企业要通过社会招聘引进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人才,对现有的审计队伍进行补充,并针对现有审计人员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并加以落实,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打通上升渠道,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审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

为有效规避各类内审工作风险,企业要合理选择适用的审计方法,并对内审技术手段加以优化。企业在开展内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要准确剖析内审风险的具体成因,选用恰当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对审计风险实施指数评价,据此判断审计效果达到上限与否。企业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内审工作模式,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充分考虑审计风险相关因素,从全局出发,着眼于内审工作全过程,实施科学的整合分析,保障内审工作质量,规避潜在的内审风险。通过对内审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加快内审工作的完成进度,增强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在开展内审工作时,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灵活运用,对内审风险进行量化,对比分析风险数据,对抽样正确与否加以判断,形成真实准确的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可基于审计结论搭建数学模型,掌握内审风险的具体成因及其危害程度,撰写具有立体化特点的审计报告,向管理层上报,便于企业管理者将审计报告作为依据及时制定科学可行的运营决策。为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企业要选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对潜在风险形成科学分析,准确划定具体的风险范围。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重点关注发生概率较高的潜在风险,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内审工作。企业要通过灵活运用科学高效的审计手段,准确有效地防范治理审计风险。在内审工作中,要对审计抽样的工作方法进行正确运用,利用公式对抽样风险加以量化,结合计算机审计技术,将统计抽样和判断抽样结合起来,保障准确合理的抽样,形成科学合理的审计结论,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降低。企业要引进先进高效的审计操作系统,并对审计程序和各项流程加以完善。

企业要对内部审计进行细化,瞄准审计对象,明确审计工作任务。企业开展财务审计,主要是审查相关票据是否合规,审查各项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人员要对各类票据进行审查,契合自身经营规模,选择适用的审查方式。当企业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时,可通过全面审查法对各项凭证进行检查;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大时,应秉持重要性原则,有针对性地对票据实施分类,划分重点票据和非重点票据,对重点票据内容展开细致审查,对非重点票据内容实施抽查。要对账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展开审查,并检查单据是否规范。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现行的福利、报销制度相应的标准及执行实际情况加以检查,判断各项制度执行是否存在打折扣的现象。通过审计制度执行情况,对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和内控管理体系加以完善,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企业实施业务审计工作,要契合自身业务开展实际情况,形成清晰明确的审计范围,审查各项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判断企业生产使用的各项原材料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质量是否达标,是否对原材料开展批次管理;判断存放原材料的环境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还要审查生产管理各项制度是否科学。另外,企业要科学制定审计任务,对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完成生产任务以及执行预算的实际情况展开审查;对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加以审查;评价各项内控制度严谨与否。

(四)对内部审计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企业内审部门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要科学构建内部审计相关管理制度,例如审计计划、审计方案以及审计报告等各项制度,并在落实执行内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对相关制度加以完善。在制定审计计划的工作环节,内审部门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内容,并增强制度内容的保密性,对企业运营管理实况进行实时监督,规范内部审计相关流程,高效落实执行内部审计各项工作。企业要对内审工作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重点考量,对内审风险展开科学准确地评估。企业内审部门要依据风险评估相关理论,总结积累工作经验,确保内审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为保障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内审工作,企业要关注内审投入,对内审管理相关制度加以优化,形成清晰明确的审计流程和相关标准,增强内审工作成效,促进对内审风险的有效防范。

企业要对内审控制机制加以完善,对内审工作加强质量监督。企业要依托所构建的内审控制机制,保障各项内审工作的高效良好开展。企业在构建内审部门时,应配套设置内审监督控制机制,督促内审部门参照内审控制相关制度开展内审工作,确保内审工作质量。企业要依托内审控制机制对自身开展的所有内审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企业要设置专门人员对内审部门开展的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内审部门要定期考核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确保其能胜任各项内审工作。企业要对内审工作任务作出合理安排,实施分级监督,实现逐层负责的管控效果。企业内审部门要对主管巡视、主审审计、主管质量考核等各项制度加以完善,保障内审工作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在于不重视内审工作且内审部门缺乏独立性、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沿用传统滞后的内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缺乏控制内审工作质量的相关制度。对此,企业要通过高度重视内审工作并增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优化审计技术手段和审计方法、对内部审计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等策略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

猜你喜欢

内审部门人员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