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设计与效果评价刍议

2022-03-06李文娜青岛市山东路幼儿园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36期
关键词:管控事业单位制度

李文娜 青岛市山东路幼儿园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关乎内部管控质量,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与行事作风,确保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标准要求克己复礼。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一些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设计方面,依旧有很多问题,甚至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削弱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价值。由此可见,围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与效果评价加以研究,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的经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概述

(一)含义

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讲,内部控制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标,利用制度优化的形式强化对经济活动风险的监督和控制,从而帮助事业单位规避不良问题的产生。结合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设置职能部门或者其他部门引领两种形式,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内部组织以及管控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部门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财会职能作用,并做好内部审计、资产管理等多项工作内容。例如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要求事业单位的执行者以及管理者应该为不同的人员,且需要确保岗位内容的相互分离。此外,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确保岗位设置的合理性,这样才能运用内部管控手段提升管理效果。此外,对于内部控制来讲,其对象主要包括预算管控、收支管控以及资产管控、合同管控等多方面内容,所以要求事业单位内部必须要具备完善的预算编制以及评价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1]。

(二)必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有关经济建设发展质量,是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内部控制建设不仅能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相关经济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帮助事业单位规避风险,还能为事业单位降低成本支出,确保经济效益。目前事业单位在内部管控制度的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效,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涉及的内容较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能够满足科学性需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大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关注,并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必要性。首先,内部控制的合理化设计能够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内部控制不仅能够明确岗位职责,还能够提升会计管理质量,运用预算、监督、管控等制度的落实监督会计工作的开展,确保会计资料以及数据的真实性,使单位内部人员能够及时地完成计量、统计等工作,不会存在虚假信息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其次,内部控制的合理化设计还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科学的内部控制规划是建立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预算管控以及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基础之上的,可以有效地增强财务监督的质量,帮助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掌控单位内部的资金收支以及款项拨付,从而从源头上降低不必要的资金使用,增强财会水平、防止资金出现不合理使用以及挪用公款等情况,这也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后,内部制度的设计可以确保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水平。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制度不仅能够监督相应工作的开展,保障会计编制以及会计核算等业务的综合质量,增强事业单位的社会影响力,而且还能够帮助事业单位优化管理效果,利用制度的实施增强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内部制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也能够帮助事业单位防范相应风险,确保事业单位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一)内部控制理念匮乏

结合目前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的情况,无法形成正确的理念,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项形式上的工作,错误地将预算管控当成了内部控制,这也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持续开展。此外,管理人员对内部管控工作认知较为片面,在制度制定上无法体现科学性,难以将控制内容与实际情况相融合,出现形式大于实际的现象,以至于很多制度无法落实,制度的设计价值较低。

(二)内部控制方式、流程不健全

对于内部控制来讲,控制方式以及流程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直接决定最终内部控制的水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岗位相互矛盾、岗位职责不明确等情况,甚至有很多工作人员会兼职多项任务,例如出纳和会计为同一人,这不仅违反《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而且还会出现内部管控脱离实际的情况,无法保障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2]。

(三)经济业务基础工作不完善

审计工作也是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若是经济业务基础工作不规范,例如在原始凭证填制方面存在问题、无法科学完成账务处理,甚至长期存在往来款挂账等行为都会造成事业单位收支金额不合理。此外若是事业单位无法完成专款专用,甚至存在私自挪用资金的现象,或者没有及时地完成固定资产的盘点和管理,在资产账目上存在账实不符等情况,也会造成事业单位成本较高,降低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

(四)管控制度落实不到位

监督管理制度涵盖很多内容,是内部控制设计的关键。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在独立性上存在不足,无法及时地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控情况完成监督和检查。此外部分审计部门将重点放在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检查,而对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与合理却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约束力较差的现象,在内部控制开展中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制约。与此同时,预算制度制定不完善,在落实上存在问题,而监督管理人员机制也不完善,这也会影响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会制约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五)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较差

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内部控制部门的等级较低,很多工作人员会出现兼职的情况,部门独立性不强,这些都会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在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也会直接影响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例如最为常见的便是因为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开展相应工作时存在严重的主观思想,会使制度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受到制约,难以切实发挥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优化路径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若是管理层存在对内部管控制度不重视、观念老旧等情况,则无法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作用,难以科学的完成制度设计,在制度落实方面会存在很大的不足。为此要求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内控文化,并运用活动组织的形式使员工能够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够确保内部管控能够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组织培训工作,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点,从而增强内控意识水平。另一方面,在执行的过程中责任人要积极地给予支持,并加大对执行工作的重视。在具体工作中,可以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各个岗位员工的思维水平,使员工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从而保障制度可以按部就班地被落实[3]。

(二)完善并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

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来讲,内部管控工作的设计十分关键。要想完善内部控制,则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开展经济业务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个人员以及部门协调合作才能够完成。因此,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度也直接影响最终的经济业务水平。在开展业务时,要求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制约和监督,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完成业务内容。在具体工作中每一项任务的流程和手续都要完全按照标准执行,从而减少运用内部控制制度时出现的形式大于实际的现象,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管控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单位内部工作岗位要明确,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了解自身的职责。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来讲,很多经济业务活动在功能性上并无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岗位划分上也会有很多内容以及职责权限存在相似性。为此要求事业单位在后续的工作中应该明确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手续,在确认监督管理工作标准的基础上使岗位之间处于相互关联又相互分离的状态,这样便可以形成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在开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事业单位性质、主要业务范围等,这样才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确保相应内容能够被贯彻落实。此外应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从而确保管理效益,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适时性。即内部管控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以及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和外部环境情况完成不定时的动态调整与优化,从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时效性,使其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价值,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除此之外,要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充分运用内部审计职能把控相关工作的工作细节。在审计的过程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单独审计,并针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以及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区域开展详细、全面的分析与检查,进而增强内部管控的有效性。同时,要充分借助社会监督的力量。在开展经济业务往来时,应该公开透明,并向全社会披露相关信息,从而利用社会监督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检查与评价机制,运用不定期的考察工作及时找出内部控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必要时可设置奖惩制度,例如对于内部管控较好的部门以及机构应及时奖励,而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条例的人员则要完成处罚,从而提升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重视程度,确保相应工作的开展能够达到管控标准。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要强化审批工作细则,明确审批内容并确认每一环节的审批人员,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地划分审批范围和权限,确保相应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内部控制程序能够正常执行。同时要设立资产保护制度,进一步增强对资产的管控,例如可以利用定期盘点以及账实核对的方式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效果,以此增强内部管控水平[4]。

(三)完善基础业务工作

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系统管控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完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内容。例如事前防护、事中优化、事后反馈与评价等,有利于确保事业单位基础工作业务的整体水平,减少记录核算以及资金收支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对收支环节的重点管控强化内部管理质量。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求事业单位内部要全方位地完成控制工作,并做好基础的经济活动业务。例如对于会计核算来讲,要求管理人员要同时关注流程的开展并及时地完成稽查与核对工作,从而为内部控制奠定基础。

(四)优化管控制度落实效果

为进一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细化制度内容并做好细节的管理。例如,对于预算控制制度的落实来讲,首先要基于预算制度完成全面系统的制度分析,从而确认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控重点。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预算制度的落实工作,包括预算数据的真实性、预算可行性、预算信息与实际情况的出入等,从而找出问题优化预算制度中的不足。最后要适当调整预算范围,尽可能地将收支等工作纳入预算管控内容中,从而减少资金挪用的风险。以上细化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降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监督的难度和工作量,还可以运用细节的掌控规避风险情形,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发挥作用效果。

(五)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内部管控涉及多方面内容,因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例如在完成财务监管的工作时,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不仅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需要具备财务管理能力和一定的会计知识,这样才可以分析细节处理是否规范。为此在后续的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加强培训力度,积极为员工宣传内部控制理论的相关内容,从而增强其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其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落实好内部控制制度,肩负起自身监督管理的职责,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法治观念规避工作风险,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四、内部控制设计效果分析

结合现阶段来看,事业单位利用完善制度、增强制度落实效果、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做好基础工作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内部管控水平,弥补了内部制度中的漏洞和不足,通过动态调整和优化的方式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作用价值,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求管理人员要持续加大关注,并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从而借助技术优势强化内部管控效果,降低内部制度执行监督的难度,为事业单位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内部控制涉及很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够彻底解决,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环境,从根源头上减少不良作为的产生。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要求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健全并完善预算以及监督管理机制,从而运用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控制水准,为我国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管控事业单位制度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