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①

2022-03-06傅拉宇

西藏艺术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白龙江甘南州活态

傅拉宇

白龙江流域藏族是指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迭部及陇南地区的宕昌县等地的藏族。白龙江从西到东贯穿着迭部、舟曲等县,沿江大小河流几十条,多系石峡,这一带的藏族主要以农耕为主,生产方式相对简单,以前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文化关系,这里至今保留着很多独特的文化习俗。

一、白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二、白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内容及特点

三、白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首先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构建以甘南游牧文化为根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努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和传承人群,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民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甘南保护区在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作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政府牵头制定长期传承方案。构建以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为基础,以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博物馆、民俗馆建设为载体,全面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风貌的“历史再现”工程。实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目标,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开展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普查,完善相应的保护体系,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加强文物周边环境保护。坚持立法保障和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统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

2.引导非遗适当产业化并合理利用。近几年,有关非遗保护发展方面甘肃涉藏地方与企业合作发展非遗成功案例不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一时利益而出现过度商业化和过度产业化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完全与企业和民间团体隔绝开来,适当地与其合作,适当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的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企业与团体的宣传与资金,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取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和团体带来了经济效益,而目容易激发广大的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产的兴趣,对于传承藏地非遗文化也有积极作用。

3.打造非遗之路助推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实施以来,甘南州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等精准脱贫模式。同时着力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旅游先行”的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甘南州旅游脱贫和乡村振兴之路。甘南州乡村旅游的逐步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也为非遗发展带来了机遇。乡村振兴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条双赢的路子。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相结合。深入挖掘非遗旅游文化的内涵,坚持以自然为本,以特色为根,以非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形态,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非遗文化与旅游的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业差异化发展,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载,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与“商、养、学、闲、奇、情”新六要素深度融合,发展商务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探奇旅游、情感旅游,加速要素融合,满足多元需求,促进旅游升级。

5.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活态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不仅是传统“静态”形式的传承保护,而且更应该是一种“活态”的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在于传承,若使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生生不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保护已然成为文化传承保护中的重中之重,“多地舞”的传承保护也如此。在互联网等信息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单纯依靠民间师承培养后继艺人的传统活态传承保护不足以应对当前时代特征,加之后继艺人兴趣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其此传承保护效果并非最佳。于此,现代数字化活态传承保护已然成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应有趋势。

猜你喜欢

白龙江甘南州活态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An Annotated List of Lizards (Sauria:Squamata) Recorded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白龙江边
民族地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问题探析
新“国十条”背景下甘南州保险需求调查研究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活态文化
白龙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