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动机的不足与激励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022-03-05孟亚欢

教育观察 2022年14期
关键词:胜任自主性学习动机

孟亚欢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思想素质的提高、个人发展方向的选择、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较差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如何在思政课程改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的核心观点——人的自主性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本文以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使思政课程得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关于人类行为动机的基本理论,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2]该理论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天生就具有追求成长和发展的心理倾向,但这种先天倾向需要社会环境中持续的营养供给和支持。[2]具体说来,这主要是指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

基本心理需要是指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先天、普遍的,不因性别、年龄、种族、文化等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者在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鉴别出人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即自主性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自主性需要是指个体在活动或行为上具有较高的自我决定水平,即个体能主宰自己的言行。[3]能力需要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同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即认为个体有能力胜任某些事情。[2]归属需要是指隶属于某一群体的需要,即个体需要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在能有效满足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环境中,个体更容易产生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内化,从而可以更长久地保持行为,并表现出更多的自觉性。而在无法满足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或满足程度较低的环境中,个体的自主性会明显降低,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成就及主观幸福感。

二、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分析

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分析认为,大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中动机不足、积极性较差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提供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的环境。具体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缺位、胜任力缺失和归属感不强造成的。

(一)自主性缺位

当个体在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意志、相对自由地做出行为选择时,行为主体就能感受到内心的自主性和驱动力,其行为选择更容易持久和坚定,即个体的自主性满足程度较高。而在自主性满足程度较低的环境中,个体的决定权和参与性较低,进而行为动机不足。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中,由于思政课程的性质、课程内容及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的限制,学生的自主性需要满足程度较低,内部学习动机不足。

1.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范围。高校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必修课程是同一学段的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具有强制性。[4]相对必修课程,学生对选修课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思政课程属于大学生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不管什么专业都必须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课程性质使学生在选课时的自主性受到较大的限制,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等个性化的情况自主地选择课程,无法满足自主性需要,多是依靠外在的压力保持学习行为。

2.教学方法

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习惯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只有在采用问答法、讨论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时,才会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由于思政课程的特殊性、课程任务的繁重度,多数教师在上课时仍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资料授课,较少发起互动。长此以往,课堂教学就变为教师的独角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很低,积极性不高。

(二)胜任力缺失

个体对完成某一项活动或任务有较强的胜任感时,就会形成较强的自我信念,从事相应活动的动机也会随之增强。另外,较强的胜任力会促使个体主动地探索外在环境,迎接挑战,进而掌握健康行为技能和实现自我成长,提高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5]当个体对某一项活动缺乏胜任感时,个体的主动行为就会随之消退。在思政课程中,受学习内容的难度、课堂参与度,以及学习获得感等因素影响,学生对该类课程的胜任感较差,学习动机不足。

1.内容难易度

学习内容的难易度是影响学生学习胜任感的重要因素。当教学内容难度较小时,学生在刚接触时会产生较强的胜任感,但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教学内容难度过大时,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阻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胜任感,反而容易使学生中断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想法。只有教育内容难度适中,即让学生在产生适当胜任感的同时感觉到挑战,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内容难度有两极分化的看法:一种认为,此类课程的相关内容从高中起就开始接触,无非就是背一背,没有什么难度;另一种认为,此类课程的内容离平常的生活很远,比较高深,自己很难真正领悟。无论是哪种状态,学生都无法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

2.课堂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我胜任力的判断。当在课堂中参与较多时,学生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就会更熟悉,也更容易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控学习过程,制订分阶段目标,表现出较强的胜任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当在课堂中参与较少时,学生就会出现被“带着跑”的情况,无法对自己的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导致胜任感不强,缺乏学习动力。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中,受内外部各种因素的限制,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不高,甚至出现“隐性逃课”的现象。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不熟悉,就会缺少主动探索和进取的信念感,导致学习动机不足。

3.学习获得感

学习获得感是指学生在某一门课程学习过程中或结束后所取得的收获、带来的满足感。[6]这些收获和满足感会影响学生的胜任力;当在课堂上有较强的获得感时,学生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学好这一门课程,在学习中会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当在课堂上的获得感较低时,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这门课程,从而产生排斥、抵触心理,降低学习动机。在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质和课堂参与度较小,多数学生的学习获得感较低,不能获得身心的满足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这门课程,从而产生抗拒或逃避的心态。

(三)归属感不强

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或进行某项活动,当其能感觉到与他人发生联系时,就会更愿意主动参与,进而诱发内部动机。如果个体无法觉察出与周围其他人存在联系时,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在大学生思政课程中,教师对学生较少的关爱让学生缺乏归属感,且受到同伴的影响,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趋向于表现出一致行为。

1.教师的关爱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归属感。当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主动关爱、询问学生,学生就会有存在感,增强归属感,从而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加积极的行为。当教师更关注知识内容的讲授,很少或几乎不关心学生,学生就会感觉被忽视,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为大学生思政课多进行由3个以上自然班合成的大班教学,所以学生人数较多,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教师在忙着赶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很难对学习保持兴趣,维持学习动机。

2.同伴的吸引

同伴对个体的学习动机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某一堂课中,如果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即使少部分学生一开始学习兴致不高,但因课堂氛围较好,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与多数学生保持行为一致。但如果多数学生都比较安静,几乎不与教师互动,那么即使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一开始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他们也容易在归属感的影响下失去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与多数学生保持行为一致。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较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动机不强。

三、激励大学生思政课程学学习动机的策略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为,激励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满足学生自主性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环境,尤其是自主性需要。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落实学生自主权,满足自我需要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必修课程的性质,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在各教学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励学习行为。

1.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时间

学生的自主权及相应的自主学习时间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较高热情、表现积极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打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师生讨论式、参与式的双声道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保持更加积极的行为。另外,在保障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的时间,支持学生的自主课堂行为,鼓励学生思考,促使积极的教育结果和发展结果的产生。[7]

2.允许学生参与课程或教学目标的制订

学生参与课程目标或教学目标的制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自主需要,体现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使学生更乐于投入学习,完成目标。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需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预设一些教学目标。在调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吸收学生的建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权利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增强学生的自主权。事实上,学生参与制订的目标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可以促使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计划性和探索性,促进教学相长,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科学设置课程,满足学生能力需要

1.提高课程内容组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丰富有趣、难易得当、实用专业的课程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既要防止一成不变,又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有较强的胜任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如学生的专业差异、知识结构差异等,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个性化倾向,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思政课程与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2.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程获得感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方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除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合理组织课堂内容外,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偏见,鼓励学生从内心愿意接受思政课程、乐于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良好的师生互动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表达观点、分享对现实世界的真实看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构建良好关系,满足学生归属需要

1.创设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温馨的学习环境是增强学生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学习状态易保持,学习动机较强。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使学生更加信任、尊重教师,与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学生也更愿意接受教师给出的意见与指导,保持较强的学习动机。

2.发挥同伴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效应

同伴提供的情感、信念等同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针对学生倾向于和大多数同学保持行为一致的现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除加强自身的指导外,还要注重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良性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创建信任、团结、互相鼓励的同学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较强的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育人目的,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满足学生自我需要、能力需要、归属需要的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内部动机,持续保持积极的学习行为。

猜你喜欢

胜任自主性学习动机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