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下学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校本化实施
——以南宁市民乐路小学为例
2022-05-24冯艺
冯 艺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影视作为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第七艺术,对青少年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助长文化知识、开拓思维视野等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12月,《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力争3—5年内全面普及中小学影视教育。[1]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鲜明指出,学校美育课程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要求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并将这三门课程作为正式的国家课程加入艺术课程体系。[2]显然,落实影视艺术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由此,为凸显影视艺术的美育主人翁身份,各校需以美育为标杆,以审美为导向,合力开启影视教育有效建设的新征程。
一、我国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就我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在学校开展的情况来看,其课程形式主要分为活动型、影评型、主题型、辅助型和学科型五大类。[3]第一种是以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第二种是结合“看—听—说—评”为一体的更为易行、简便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形式,第三种侧重于影视承载的专题文化知识,第四种以影视为其他学科或课程教学的辅助性手段,第五种则是现在极力呼吁和提倡的针对影视内容设计学校艺术教育的影视美育课程。[4]
由于此类课程定位模糊,缺乏系统管理和具体明晰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片原则、考评机制、相关教材等,绝大部分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实施存在体验浅、课时紧、师资薄、规划缺、管理乱等问题。这些就会使课程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影视作品中的德育元素而忽略了艺术元素,欠缺对学生影视审美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意识,较少指导学生去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艺术特征和制作手段。[5]更有甚者认为,影视教育是娱乐休闲活动,在繁杂的主课学习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显得有点“不务正业” 。这样的现状导致影视没有发挥出其作为综合艺术在学校教育中所拥有的巨大美育价值和潜力。因此,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影视课程建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具身认知理论下学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校本实施设计
教育始自人的身体感觉,一切优良的教育总是建基于个人身体与教育事物的生动连接。因此,影视教育也应与身体密切关联,通过五感与肢体的具身调动,“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多重感官结合体验影视艺术的魅力,提高艺术学习成效。
(一)具身认知理论下的影视艺术教育思考
具身认知也被称为“具体化”,是认知心理学下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认为,个体在记忆里储存的认知信息是具体、生动的,而非抽象的符号,因此,人的心智原本是具身的,人的生理体验和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而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造就了认知。[6]换言之,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是由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在实时环境中共同塑造出来的。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将传统离身认知抛弃的“身体”与“环境”因素重新纳入人的认知系统,认为人的认知并非孤立、封闭、静止的心智活动,而是嵌入环境和身体的一种动态、持续、综合的知识意义建构过程。
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支撑的影视教学,旨在通过“做中学”凸显身体主体,倡导具体思维,激发身体参与,提升身体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把身体融入学习过程,实现心智、身体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从而达成认知的“身心合一”,强化认知经验与感官记忆。因此,教师在影视艺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校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参与电影角色扮演、配音、场景道具制作、优秀台词诵读、借助道具制造音响效果、旁白演讲等。一个追逐的镜头、一个拥抱的画面、一个给亲人捶背捏肩的场面,都可以让学生从肢体的模仿和触碰中生发出基于身体感官触觉的联动、感知和体验,更深切地体会到电影人物的精神,形成同理心,学会关爱身边人。
(二)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影视校本课程设计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是身体的想象的延伸。学校开展具身性的影视艺术教育,能让学生加大身体的投入和参与,在具有体验性、情境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中知道什么是镜头、什么是调度、什么是蒙太奇、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后期制作等。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影视教育活动中增长知识、扩展兴趣,生成美的感受、美的经验、美的思维和美的鉴赏力。
鉴于目前影视艺术教育在全国各地呈现出的参差不齐的水平,各校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发影视校本课程,推动影视艺术教育的遍及和发展。
1.样本概述
南宁市民乐路小学位于广西首府南宁的核心城区青秀区,毗邻南宁四中、区图书馆、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周有多家电影院,文化资源丰饶,影视氛围浓厚,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优质老校。学校拥有艺术专任教师(音乐、美术、书法、啦啦操)超过20名,设有艺术社团10余个,如红领巾广播社、小记者社、合唱社等等,且设有专门的艺术教室——乐弦苑、乐翰苑、乐彩苑,以及具有大屏幕放映设备的阶梯室,网络、多媒体、摄影、音响、舞台等影视教学配备完善,艺术教育空间充足,艺术活动多样,艺术师资丰富。
虽然,有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但该校的影视艺术教育仍存在问题。一是影视教学工具化,把影视艺术作为德育教化手段、课堂纪律巩固手段、主科教学的辅助手段,缺乏影视艺术元素的讲解和认识,美育价值较弱。二是影视教学单一化,影视艺术教育的意识不足,通常仅以“看、听、评”此类简单方式为主要模式,没有落实“做中学”, 缺乏“身体”和“体验”这两个感知维度,仍停留在浅层认知的层面。三是影视教学散状化,课程安排不系统,教学内容不清晰,教材、教案匮乏,课程和内容的实施完全倚赖任课教师的观念和意愿,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和要求,课程定位不明确,在学校中处于浮游状态。
第三阶段称为 “实训”(解决问题)阶段,即Tackle。解决了工作岗位上的各种任务之后,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实训场所,包括语言实训室、汽车实训室和元通快修店的模拟仿真教学实训和物产元通旗下的4S店的顶岗实习,这些都为学生用英语解决各种岗位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发挥空间。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对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师生开展了影视艺术教育的问卷调查,发现该校虽然没有系统的影视教育课程,但师生普遍对影视艺术教育抱以支持和欢迎的态度:66.0%的教师认为影视艺术课程与音体美课程同等重要,79.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专门的影视艺术课。而关于“最希望在影视艺术课程增设什么学习内容”,34.1%的学生表示可以分享电影观后感,31.8%的学生想要尝试拍摄和制作微电影,46.8%的学生想模仿和表演电影中的情节,还有28.9%的学生想进行影片续写和情节改编。
对此,笔者从艺术课程融合、兴趣课程开发这两个角度出发,对该校影视艺术教学提出了可行的具身化校本课程设计。
2.“影视+美术”:打造视听综合艺术课程
南宁市民乐路小学使用的是桂美版美术教材,教材中于一、二、三、六年级中均有出现跟玩具有关的课题,分别是“民间玩具”“现代儿童玩具”“可爱的玩具”“竹木玩具”,以带领学生认识玩具的多种类型、材质、风格和造型等。基于此,笔者将《玩具总动员3》这部电影与这几个课题的内容融为一体,创编出“我的玩具朋友”这门具身综合艺术课,并于南宁市民乐路小学二年级某班的美术课中进行教学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美术认识和创作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视听说综合艺术能力。
本课以“艺术与生活”为学习领域,教学围绕一群拟人化的玩具形象展开。教师通过介绍影视作品《玩具总动员3》中的人物、故事、造型、景别、道具等艺术元素,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列举玩具类别——人型、动物型、汽车型等,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观照。教师继而重点讲述电影中人物角色塑造的条件,包括五官、表情、服装、动作、体态、色彩等,通过“玩具材质连连看”“动作模仿我能行”“人物表情我能演”三个环节,引发学生创作和表演生活的热情和乐趣。之后,教师让学生动手设计与制作自己的卡通玩具朋友,并与同桌围绕各自的人物设计和性格展开故事情境创编、合作配音对话,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影视艺术展示。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氛围良好。课程通过影视欣赏、角色模仿、配对游戏、创制角色、编织故事和配音陈述等一系列具身性综合艺术活动,让师生的身体、大脑、心智在环境的调动下充分合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表演、绘画、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让学生学会了运用艺术体悟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3.“影视+通识”:引导学生从“无意识审美”到“有意识审美”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许多学校开设了“1+1”式的课后服务模式,即一个小时用于作业补习指导、一个小时用于兴趣拓展培育,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打造多元的课后服务形态。对此,影视艺术教育的校本化实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亦展开了第二种形式的影视校本设计——基于课后服务的“影视艺术通识课”。本课以《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影片为教学案例,以六年级学生为实施载体,以兴趣选修为课程形态,以画面背景为欣赏重点,通过分析影片中《相遇》这一片段的历史故事和背景,引导学生将前景中主人公的对话、摘口罩的动作,与后面公交车外虚化的群众摇旗欢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背景进行对比,感受大时代中的平凡人,为祖国事业牺牲自我、成为无名英雄的国家大爱精神。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故事结局或自己认为有遗憾的电影结局进行改编,并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展开讨论和分享,体验电影编剧的创作思维。学生通过主动思考,结合以往观影记忆,配合具身学习活动,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影视艺术的认知经验,并理解了电影基本构成和视听概念,从而在身体、大脑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下逐渐从“无意识审美”走向“有意识审美”。
显然,学校开发此类校本兴趣课程,不仅能体现学校“乐教、乐学、乐思、乐探”的办学特点,教会学生懂得质疑与创新,满足个体发展的个性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而且能助力影视艺术教育从“软着陆”走向“硬实施”,具有生成性、针对性、开拓性的可持续发展特点。
三、“以德为先,美育为重”:学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校本实施建议
一直以来,影视作为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刺激的艺术媒介,是承载着无数艺术信息的物质载体,它以真实生活为写照,不仅能给学生再现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态万千的情感、行为和故事,带给他们一定的感官愉悦和享受,而且能引导他们展开超功利性的审美体验,潜移默化地提供不同层次的观念影响和价值依托。因此,影视艺术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是一种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共同开展的内在融合关系,在个体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架起了“以德为先,美育为重”的桥梁。
电影作为艺术和科技的产物,一般可以分为艺术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等种类。艺术片的题材又可以分为故事片、传记片、童话片、动画片、戏曲艺术片等。随着互联网和5G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电影更被拓展出了电视电影、网络电影和手机电影等多种媒介形态,其科技性、互动性、审美性、传播性的特征日益凸显。要在有限的学校场地和时间里开展多元的影视艺术教育,学校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放大格局,多元选片。教师在选择电影时,应尽量选择道德教育,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审美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雅俗共赏。教师应按照科学、系统、全面的原则,分年龄、按主题、划题材为少年儿童联合推荐优秀影片,制订分段观影清单,解决选片问题,具体推荐影片如表1所示。
表1 按主题划分的儿童观影清单
第二,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开设影视特色课程,分层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生理及艺术心理的发展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认知的能力有限,接受程度不一,因此,学校应按学段开展渐进式教学,实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融会知识。例如,在三、四年级开设“小小主持人比赛活动”,举办“电影人物形象设计展览”;在五、六年级开设“场景道具设计”,制作“主题定格动画”“微电影拍摄和剪辑”等,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知影视中的艺术元素。
第三,配合当地社会资源,构建“课内+课外”的影视第二课堂。例如,在校内设置表演社团、配音社团、记者社团、主持人社团,以社团的形式辅助影视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影视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与校外电视台、电影院、电影拍摄基地联动,由学校组织学生“走出去”参观和体验;在校内开展校园影视节、影视作品评比和展览,实施“高参小”项目、引进高校师资人才等,落实“每月一影”“每周一看”“每期一评”“每季一展” 相关活动,并做到控制时长、设置奖项,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海报设计奖”“最佳分镜设计师”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影视学习中。
第四,以多元共建为宗旨,推进“影视+学科”的跨界融合。将影视艺术与校内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密切联系起来,为各科推荐适合辅助教学的影片,可以增加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教育作用。教师可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设计电影海报、绘画剧本分镜,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学习背景音乐和台词配音,在语文课上运用成语故事动画片,借助影视作品中的视听效果传达信息,通过影片中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领会叙事结构,提高语言修辞能力。此外,学校通过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联合、教学评价结合的方式加大影视艺术课与非艺术课的紧密联结、交叉互融,可以实现综合艺术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的真正融通与共建。
四、结语
电影将“文化从抽象的精神走向可见,以银幕上的表情和手势形成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语言”[7]。电影常常利用可变的距离、可变的拍摄角度、场景分割、从整体中抽出细节及特写镜头等表现方法,改变和丰富观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拓宽观众的眼界,具有满足人的情感体验、精神愉悦和审美需求的艺术性。在中小学中大力推广影视艺术教育,可以通过生动多样的电影故事和丰厚感人的思想精神温润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人格,滋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即使道阻且长也要迎难而上,逐步实现以伦理实践为导向,以身体感知为调动,以艺术之美、叙事之真的动情力量和启示未来行动的伦理实践力量来达成科学启真、叙事启善、审美启元的育人目标,进而助长伦理之善的内部自洽,指引学生做出指向“美”与“德”的行动选择,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