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理论视角下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研究
2022-03-05高伏康杨佳慧
高伏康,杨佳慧
(1.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7;2.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共青团要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1]这一讲话明确了新时代共青团的根本任务,也为共青团重点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共青团有着基础性、源头性地位,对实现共青团的根本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共青团各级组织中,团支部属于基层的团组织,直接联系广大青年团员,是共青团各项方针政策传递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团支部是否有活力不仅能反映高校共青团工作是否扎实,而且是共青团工作能否落地生根的保障。如何提高基层团支部活力,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课题。
一、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意义
(一)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生”身份转向“社会人”身份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三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影响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因素较多,包括家庭、课堂、书本、媒体等,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同辈影响。高校基层团支部作为大学生聚集的主要阵地,在大学生“三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基层团支部的政治素质强、团建活力高,就容易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三观”。如果基层团支部的凝聚力不高、活力不足、组织涣散,就会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
(二)是共青团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 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指出:立足团员主体在学校的实际,强化“全团抓学校”意识;持续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激发支部活力。[2]高校共青团工作特别是高校基层团支部工作在全团改革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是反映高校基层团建扎实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到能否有效将党的大政方针传达给大学生、能否密切联系和服务大学生、能否切实落实团的各项工作。
(三)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个性、道德、能力等方面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3]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4]在校期间,大学生与包括舍友在内的班级同学的接触最频繁,班级团支部是大学生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性、友善、互动、有活力的基层团支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前提,有助于大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展示青春风采。第一课堂以促进大学生专业学习与成长为主,而第二课堂则在大学生的个性养成、道德培养、能力提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团支部组织开展的积极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健康个性的塑造、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正面作用。基层团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学科竞赛、团体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锻炼和提高多方面能力。
二、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现状
(一)组织建设不规范
高校基层团支部的组织建设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组织架构不完善。规范的团支部架构需具有完善的支部委员会,然而,不少高校基层团支部缺少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仅有团支书一个“光杆司令”。二是组织生活不健全。很多高校基层团支部尚未建立既满足团章要求又符合自身实际的组织生活制度。不少高校基层团支部对“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活动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5],或用团日活动代替组织生活会,降低了组织生活的严肃性和团组织的神圣感。三是团内推优工作不规范。团内推优是团组织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党对共青团的一项重托。部分高校的推优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对推优对象进行培养考察和教育,仅仅利用考试选拔代替考察教育。部分高校的推优程序不当,没有召开支部大会民主推荐并报上级团组织,而是由辅导员根据平时表现和成绩指定人选。这些内容和程序的不规范给推优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团组织向党组组推荐优秀大学生的严肃性。
(二)活力不足,凝聚力不强
目前,高校团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存在“头热脚凉”的“逐级递减”现象。[6]校级团组织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志愿服务、素质养成等方面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院级团组织和基层团组织的各方面工作力度较弱。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凝聚力不强的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团员意识淡薄。大学生团员一般是在中学期间加入团组织的,当时由于学业和高考压力,他们并没有系统学习团的知识,参加的团日活动也较少。高校则是以专业和班级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更加强烈,而基层团支部的存在感较弱,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不强。二是团员归属感不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常以宿舍为单位,而兴趣爱好的发展则是以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为主。基层团支部未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三是团日活动质量不高。不少基层团支部在开展团日活动时,只是按照上级文件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团支部、所学专业和团员特点开展满足大学生需求、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相关活动,导致大学生参与团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团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基层团干部特别是团支书的能力素养,对基层团支部的活力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基层团干部特别是团支书一般具备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突出等优点。然而,对照团章要求,很多高校的基层团干部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拔过程不规范。按照团章要求,团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会应该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然而,部分团支书是由辅导员、班主任根据个人和团支部情况指定,不符合程序要求,团支书的群众基础较弱。二是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基层团干部缺乏对党团知识的系统学习,对党的大政方针不了解、不熟悉,不能把新思想、新理论充分融入平时的学习活动;对团务知识不清晰、不熟练,导致组织生活的程序不规范、过程和结果不合规。[7]三是综合能力不高。高校基层团干部特别是团支书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既要有很强的领悟能力,能读懂和领会上级团组织和教师的工作要求,又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起草通知、撰写总结;既要有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又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然而,同时具备以上几种能力的团支书较少,团支书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三、组织理论视角下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方法
(一)强化价值引领是根本
组织的使命是指组织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及组织存在的原因,它对组织具有强有力的影响。[8]对组织使命的强化、引导和宣传,有利于人们更加认同组织的使命,从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使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共青团的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团支部强化价值引领,坚定广大团员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红色基因是凝聚在共青团组织中的精粹和关键动力,基层团支部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党史和革命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筑牢理想信念。例如,基层团支部可以结合时代命题,通过宣传抗疫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让大学生感知我国的制度优势,坚定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想抱负。
二是增强团员意识。基层团支部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务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团的知识和规范入眼、入耳、入心。在开展团的组织生活和团日活动时,除悬挂团旗,佩戴团徽,增强团组织的仪式感和使命感外,基层团支部要特别重视组织生活的规范性,保障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基层团支部的重要决议,如支部委员的换届、团员评议、推优入党等事项,都要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使大学生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三是创新思想引领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被动地让大学生接受。因此,基层团支部需要开展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基层团支部可以开展以宿舍或团小组为单位的“四史”知识竞赛,这样既能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四史”知识,又可以提高大学生宿舍的凝聚力,激发团支部的活力。有条件的基层团支部可以依托学校周边的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让大学生实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
(二)夯实组织建设是制度保障
扎实的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团支部活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政治属性是共青团的根本属性,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的根本政治原则。高校团组织可以积极探索党支部结对团支部、高年级学生党员结对低年级团支部书记等形式。在结对过程中,基层团支部要更多考虑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党支部和团支部结对。这样既有利于专业的指导和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优秀团员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完善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高校基层团支部架构在自然班级上,团支部与班委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团支部和班委会分工不同,负责日常事务的班委会与大学生有着更多的交集,因此,推进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对激发基层团支部活力至关重要。高校团组织要理顺班级和团支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明确二者功能、职责、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团支部的政治核心地位。基层团支部要明确团支书和班长的关系,团支书在主持团支部工作的同时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而班长作为团支部副书记,在协助团支书开展团支部工作的同时负责班级日常工作。[9]班级团支部在开展工作时可以统筹进行。学期初,支委会应该把团支部和班级的重点工作进行统一谋划并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讨论通过后由相应的支委或班委执行。高校学工部门和团委在制订基层班级和团支部考评办法时,要统筹考评体系和奖励措施,避免分头进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以及客观上割裂基层班级和团支部的关系。
三是建立团员反映诉求通道。组织支持理论认为,组织的支持能够满足员工的社会感情需求,员工如果得到资源,便会产生义务感,并且按照互惠原则,通过增加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来帮助组织达成其目的。[10]团组织要想获得大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就要提高服务意识,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大学生的贴心人。高校基层团支部要通过各种形式搜集大学生的诉求:对能够在团支部内部解决的合理诉求,应该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对不能解决的诉求,可以向辅导员或者上级团组织反映。高校团组织要打通“校团委—院团委—团支部—大学生”这一反映诉求通道,努力为大学生排忧解难,提高大学生对团组织的信赖,从而激发各级团组织的活力。
(三)依托项目抓手是有效方法
操作性目标描述的是组织内较短时期内具体的、可衡量的结果,有助于为组织提供决策指南、激励员工。[8]高校基层团支部是否有活力需要具体的衡量指标,而打造团支部项目化运行体系,不仅可以评价团支部的活力,而且能切实提高团支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是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统领,提高基层团支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第二课堂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共青团要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牢牢抓住第二课堂这一育人阵地。校院两级团组织的覆盖面有限,因此,基层团支部应该成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的主阵地,形成校级团组织“出题目”、基层团支部具体落实、院级团组织考核的闭环模式。基层团支部在完成上级团组织的“必选动作”后,可以根据本支部的特点,开展1—2个特色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凝聚大学生,提高团支部活力。
二是以志愿服务为主线,提高低年级大学生的奉献意识。低年级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低年级基层团支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大学生树立奉献精神,积极行动。基层团支部可以根据学校周边资源开展环境保护团日活动、敬老爱老帮扶活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等。
三是以素质拓展为核心,提升高年级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团组织应将学科竞赛、科研立项等专业素质提升项目向高年级适当倾斜。高年级基层团支部可以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引导大学生申报和参加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科研素养。高年级基层团支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就业意向成立不同的职业规划指导团队,如考研备战组、公考备战组、就业面试提升组等,做到资源共享、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四)提高团干部综合素养是关键因素
高校基层团支部是否有活力,与团支部书记有很大关系。目前,基层团支部书记和团支部干部主要由辅导员培养,高校团组织对团干部的培养主要在校院两级团委干部、学生会干部层面,对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够。基层团干部的力量不加强,团的基层组织活力就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高校团组织要把基层团支部书记的培养、培训作为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校院两级团组织应该组织基层团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等著作,以此提高基层团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做群团工作的“行家里手”。高校团组织要大力加强团务知识和团中央有关高校共青团工作文件精神的培训,使团支书和团干部精通团务知识、知晓团建规范、准确把握团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此外,高校团组织要加强基层团干部综合素养的训练,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团建项目、演讲比赛、主题沙龙等形式,重点提升基层团干部的文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策划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团干部的获得感。激励是在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实现目标的意愿,并促使其付出努力行为的整个过程。[10]激励的方式不只是每年开展一次优秀团干部评选并颁发证书,还应该涵盖基层团干部开展工作的全过程。例如,校院两级团组织可以召开团支部书记沙龙,给基层团干部搭建交流工作、展示特色亮点的平台,还可以开展“魅力团支书”评选、微信宣传先进团干部等活动,让优秀团支书成为校园风尚的领跑者。此外,高校团组织可以将政策向基层团组织适当倾斜,并制订科学合理的基层团支部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团支部,高校团组织可以适当增加各类评优指标,以此调动基层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基层团支部活力。
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共青团改革的进程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团组织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如强化价值引领、夯实组织建设、依托项目抓手、提高团干部综合素养等,以促使基层团组织更好地完成团结教育大学生、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