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个性差异的初中精准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05房承山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264006
房承山(山东省烟台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 264006)
陶行知认为:“社会是个人结合所成的,改造了个人便改造了社会,改造了社会便也改造了个人。”可见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这与我们开展基于个性差异的精准教学理念相符。“精准教学”最早由奥斯登·林斯利提出。他主张将科学放在学生和教师手中,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知识漏洞,让教师掌握学情、进行针对性教学。精准教学最初依靠教师用纸笔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对精准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赋予了精准教学新的含义。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个性差异的初中精准教学前期准备
目前,已经投入教学使用的教师信息技术按照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学情分析、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测验与练习和个别化指导四类。首先,学情分析依赖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问卷星、班级优化大师、翼课网、洋葱教学以及Plickers 可以用来收集数据,Excel 与图表秀则是处理数据的常用工具;其次,支持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与表达的信息技术有StoryMaker(故事创造平台)、XMind(思维导图)、VOKI、微信、QQ 等;再次,支持学生测验与练习的信息技术有洋葱教学、翼课网、Plickers、问卷星等;最后,支持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的信息技术有infor.am、班级优化大师、知识图谱、翼课网等。通过对各个技术软件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选取了微课、“问卷星”、思维导图、班级QQ 群等作为教学实践的主要技术手段。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个性差异的精准教学模式
1.课前
(1)学情分析
精准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能够通过技术平台,精确掌握学习者状况,并精确设定课程目标和学业目标。在技术快速发达的环境下,教师可以设定课上探究和主动学习环节,使学生在线完成教学作业的同时,生成科学的分析数据。这些大数据分析再加上前沿的技术分析,不仅能够有助于教师更加准确地掌握学情,还能够使其明确课堂目标,进而优化教学策略。无处不在的电子学习场使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便捷,对课堂的教学指导也更为科学。
(2)预习测评
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利用问卷星制定课前预习测评,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以及有待学习的内容,根据预习测评结果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微课以及学习单的方式,辅助学生进行预习。课前,学生可依托学习单完成微课自学、教材自学和前测题。教师应把完成任务量所需时间控制在30 分钟之内并及时整理、分析测试结果,以确定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3)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可设计3 分钟左右的课堂导入,且必须注意导入部分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借助XMind(思维导图)构建起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共同搭建知识系统。再次,开始新课教学。对于学生已经掌握到的知识进行简单讲解,着重讲解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总体用时20~30 分钟。再其次,进行教学巩固和扩展提升。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教学评价。
2.课中
(1)情境创设
在精准教育课堂的创建中,教师应该重视情景教育的运用。在课堂情景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PPT、播放的图片、音乐、录像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和问题探索的过程,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供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通过对课堂情景的设计,为学生更加深入课堂教学,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积极进行交流创造平台与渠道。
(2)探究学习
精准课堂教学流程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所有课堂环节的设计和开展都要紧紧围绕着课堂目标。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在每一阶段的课程进行之后及时考察和检测课程目标的实现状况,针对学员的行为表现,来调节教学进度和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解开学生课前预习时产生的疑惑。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的方法是“程序化和多样化”,即课堂教学流程程序化、课堂教学策略多样化。
(3)检测与总结
教师要针对学员的个体性不同来使用不同的资源,以避免传统课程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因材施教,因生设题,针对每位学习者的基本状况,在结合大数据分析中挖掘学生在学习活动数据中的有用信息,通过严格限制问题的难度,实现学生个性化训练。最后,教师还要记录下每位学生的复习状况,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计划,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真正提升。
3.课后
(1)课后作业
学生课后作业由后测试题、练习册作业两部分组成。课后测试题是教师结合课后对学习单的回收情况、前测中学生的难点以及知识技能树设计而成,不超过10 道。练习册作业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成套纸质习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前测、后测、学习单情况以及作业情况精准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是否达标。达标则进行下一部分的学习,不达标则进行干预,如果整体未达标,则以复习课的形式进行全班针对性复习;如果个别未达标则进行小组或个人答疑,主要方式是微课自学。
(2)微课辅导
课后微课辅导由两部分组成:专题复习微课+作业讲解微课。专题复习微课的内容是由学生的后测结果决定的,把后测错题进行知识点归类后,对学生短板类的知识进行微课录制。微课时间不宜超过5 分钟,并最好结合专题练习附答案,以供学生自学。而作业讲解微课则依据学生作业情况录制,可以录制所有习题的讲解;也可以直接录制错误率高的题,并附同类题练习。对这类微课没有时间要求,学生自行选择观看内容。
(3)反思评价
在课后,教师首先应该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精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学习活动数据进行严格的整合分类和综合组建,全方位、准确地表现出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路径。同时,教师还能够基于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给出对学生精确的教育评估结果,规避了传统终结性评估中仅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缺点。接下来,教师要依据大数据中所提供的学生表现,做出更精确的教育干预。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基于个性差异的初中语文精准教学实施策略
1.保障机制
精准教学能够与微课、问卷星等信息技术进行兼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喜好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融入基于个性化差异的精准教学。通过对精准教学作用域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目前的精准课堂技术更加适用融于班级差异化教育。其中,基于个性化差异设计的课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学习者了解基本知识与核心技巧,这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相符合。
2.教学策略——以《孙权劝学》为例
(1)制定精准教学目标
《孙权劝学》这篇课文的体裁为古文,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以下分析:首先,七年级学生在上个学期已经学习了文言文,已经具备借助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应该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疑难文言文字词的理解以及句式的翻译上。其次,学生虽然已经对描写人物的文章有了一定的学习,但是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还是不准确,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创设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基于此,教师可制定如下目标:①带着情感诵读全文,要念准字音、读准节拍;②可以口述全篇大意,并说明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翻译句子;③通过虚拟角色间的交谈,描述角色交谈时的口吻、情绪与心态;④结合文中相关语言,以表现人的优秀品质;⑤完成了作业,并写下在文章中可以获得的启示。
(2)开展精准教学过程
围绕课程目标,可以开展如下精准化教学过程:①通过个人朗诵、组读、齐读的方法诵读全文,教师更正出错的字音,并引导学生按节拍分配时间。②通过学生自主、协作、研究的方法,分组协作处理疑难词语。接着,由教师通过问卷星设计测试题,检查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和重要词句的译文。③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完成场景演示。④播放微课,简单讲述三个主人公的生平和优秀品质,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⑤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围绕文中主人公的品质写下自己的“一课一得”。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陶行知的教学理念。
3.课程评价体系
(1)由小组或个人诵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节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判;(2)采取开火车形式,学生轮流准确地翻译句子;(3)1 位表演者和1 位旁白,表演者能够表现出角色神情、动作、心理。(4)学生能够用2~3 个词说出三位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5)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写出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一课一得”。
四、结语
学校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的重要场所,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精准化课堂以及个性化教学的实现。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助于精准教学的实施。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是中外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