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数字化教学提升幼儿教育学教学效果

2022-03-05毛焕云

今天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字化微课游戏

毛焕云

(定西中医药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定西 743000)

幼儿教育学是部分学生在中专阶段的必修科目之一,更关注帮助学生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以及教育理论等问题。在幼儿教育学中学生可以掌握合理的教学手段、教育理论以及必备技能等。不但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还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幼儿教育学的教材内容,透彻分析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主动认知与合作探讨,促进学生更深刻理解知识。

1.幼儿教育学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有关背景

在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中专教育与数字化进行结合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所谓数字化就是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平台,将教学途径,教学环节等趋于数字化的方式[1]。这种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也调整与优化了课堂。学前教育的一门核心学科可以说是幼儿教育学,学生熟练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实践操作与应用中减少意外的发生。然而在中专的幼儿教育学教学中,除了教材内容过于老旧之外,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而导致学生很容易丧失自己的学习兴趣,经常在课堂上走神,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理论的活动中,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率与学习结果。然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教学实践焕然一新,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将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满足学生对幼儿教育学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数字化技术是幼儿教育学的改革需要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论下,要求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学的理解[2]。多数教师利用传统教育观念给学生讲解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时,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理念,但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之间的互动就会得到降低,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学生的推理能力与抽象逻辑能力较低,导致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实践过于沉闷与严肃,在教学中感受不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教学环境已然无法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匹配。但是教师在幼儿教育学中渗透数字化技术,可以改变原有的单调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听讲。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尽可能设计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认知冲突,通过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构建知识。教师可以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都有所提升,将课堂环境构建的更加良好,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下促进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化。

3.数字化资源在幼儿教育学应用的重要意义

3.1 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多数中专学生对学习幼儿教育学相关知识的热情并不高涨,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数字化技术给学生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3]。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实践中,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呢?这是教师应该在幼儿教育学中应该探索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的成分之一是数字化资源,教师能在教学中利用相关视频与图片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将课堂环境构造成利于学生锻炼听觉与视觉的氛围,各种颜色与多种动作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渐放弃传统的学习理念,主动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说,在“角色游戏的特点”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将几张幼儿参与游戏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角色游戏的照片,如超市、美容店、奶茶店等,将角色游戏关键词的具体定义直接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这个游戏活动的特点。接着,再将“儿童医院”这个与角色游戏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之后通过交流的方式得到角色游戏的各项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视频不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最终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根据学生的各项答案总结出角色游戏的具体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这部分的知识点。最终教师给学生示范分析这种视频案例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角色游戏。教师在幼儿教育学中结合数字化技术的特征,把抽象性的理论知识用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较为真实的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合理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将复杂与抽象性的知识转变的更加简单与具体,提高学生发展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思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快速理解理论知识。

3.2 合理利用微课教学

微课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微”,在视频中只有一两个知识点,过于复杂的教学体系也没有体现在微课中,往往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只有一个。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有效的录制微课视频,将微课展现的短小而精悍,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微课内容中加深自己对幼儿教育学相关知识的理解[4]。幼儿教育学这一门学科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微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幼儿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知识,教师能利用微课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幼儿教育学中的具体定义与特征。定义是学生学习幼儿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基础性理论,但由于过于抽象导致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所以教师就能给学生讲解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时,科学利用微课,找到学生抗拒学习理论知识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时注意力难以得到长久保持的问题,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基础性知识,从而使幼儿教育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比如说,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正式开始时应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具体定义与特征,假如教师仅仅依靠口头表达来促进学生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具体定义与特征这部分知识,那么学生很有可能非常迷茫,但是教师过于详细的将知识剖析给学生,那么教学进度就会变得跟不上预期结果,甚至少数学生还会出现不耐烦的现象。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不算多,且不算特别复杂,教师就能利用数字化技术的方式让学生在微课中学习与理解。教师可以合理的教幼儿园的具体场景与教学音频等加入微课堂中,尽可能的把原本有关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抽象性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与形象,把幼儿园教学背景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尽可能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场景中。学生理解这部分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能在教学中反复强调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轻松且高效的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具体定义与特点的抽象性知识。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幼儿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时,将数字化资源教学与微课进行有效融合,把生动形象的抽象性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教师还应该重视将资源整合的环节,最大化的突出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功效,更顺利的完成幼儿教育学中的教学任务。

3.3 及时掌握学生学情

教师无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及时的反馈给教师。

比如说,在“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的课堂实践中,教师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简单了解之后,给学生展示几张创新性的游戏图片,要求学生不断在教学中锻炼自己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能分析学生的回答情况得到学生对角色游戏的理解程度,明白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特征有哪些认知,掌握教学实践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的调整教学状况,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而将适合中专学生学习的方式设计的更加合理。

3.4 师生友好互动交流

教师应该将课堂构建的更加快乐,让学生除了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知识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中获得学习体验感,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知识。教师设计幼儿教育学的相关课件时,可以合理利用生活题材,使学生在并不陌生的场景中有效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掌握的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

比如说,在“角色游戏的指导”的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商店游戏”的相关视频,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哪些条件支撑下幼儿才能顺利完成游戏活动?为了让游戏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幼儿就应该具备哪些生活经验,我们如何才能促进幼儿生活经验的有效增长?”因为大多学生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接触过这类游戏,所以,学生就会在小组讨论环节积极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说出该小组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理解角色游戏活动,从而感受到课堂的学习体验感。

简而言之,教师在中专的幼儿教育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教学效率变得更加高效化,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将课堂环境构建的更加良好,使学生在课堂实际中感受到乐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己的指导作用,将学生引入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在这种教学实践,学生不但可以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熟练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幼儿教育学中结合数字化资源,可以培养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促进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字化微课游戏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数字化制胜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