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状物类古诗文阅读策略例谈

2022-03-05杨占斌

今天 2022年5期
关键词:状物写景景物

杨占斌

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初级中学 甘肃 定西 743000)

写景状物类诗文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和中考备考的重点内容,许多师生都有所畏惧。如何把握写景状物类文章的特点,准确、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呢?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1.品词析句,领略用词美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对诗文的内容、韵律、节奏有了自己的感悟,已初步体会文章大致内容,心中有了进一步学习作品的兴趣和欲望,进而品词析句,用心去涵泳,领略文章中的山川景物之美。

1.1 圈画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句,一类是具体描写景物的词句。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句不仅能帮助我们明确所写的景物对象,而且能初步呈现景物的总体特点;具体描绘景物的词句能更全面、更具体地展示景物特点。例如《答谢中书书》开篇就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字高度概括,总体呈现景物特点。结尾两句“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仙都”一词进一步升华,点出山川美若仙境的特点。“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奇”字概括了山川奇丽秀美的特点。中间的句子分别对两岸石壁、林、竹、猿、鸟、沉鱼这些景物加以具体描绘,从视觉角度展现了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的特点。“青”、“翠”写出草木、竹子青翠宜人,“沉鳞竞跃”一个“竞”字生动地写出游鱼竞相争食的场景;“猿鸟乱鸣”一个“乱”字从听觉角度写出了猿、鸟叫声此起彼伏的特点。《与朱元思书》首段尾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中“奇”、“异”二字概括了山水不同寻常的特点,“独绝”一词点出了富春江山水独一无二的特点。二、三两段,分别围绕山之“异”、水之“奇”展开具体描写。第二段用“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具体写出了水之深、水之清、水流湍急的特点,有力地表现了富春江的水之美。第三段中具体描写了山间的景物,展现了景物欣欣向荣的特点。

1.2 品读精妙动词。古人写文章根据表达的需要,在遣词造句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所使用的字词达到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效果,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阅读中要仔细玩味。如郦道元《三峡》中“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一个“襄”字是“漫上,冲上”的意思,写出了夏天三峡水势浩大的特点。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形真切地传达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些精妙的动词往往可以突出景物的动态美和气势,能起到化凡为美的作用。

1.3 品读精妙形容词。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长、直、大、圆”四个形容词不仅构图阔大,还特别注重线条美。一望无际、苍茫无垠的大漠上“直”的是烽火台燃起的狼烟,“长”的是看不到尽头的黄河,“圆”的是红红的落日,并且各有色彩,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塞外风光图。

1.4 品读精妙叠词。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悠悠”一词写出作者对宇宙无穷和个人渺小的叹息。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萋萋”这两个词不仅具有音韵美,而且强调了景物的特征,突出了站在黄鹤楼上看到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特点。由此看来,叠词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音韵美,而且能起到突出强调景物特点、强化表达情感的作用。

2.赏析修辞,体会修辞美

语言的精美除了用词的凝练精准、生动传神外,更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精彩的修辞可以让各种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增强艺术感染力。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修辞手法在写景状物类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2.1 赏析精彩比喻。新奇的比喻可化腐朽为神奇,例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是特别精彩的比喻句,将月光比作积水,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交横的藻、荇等浮游植物。寥寥几字点染出一个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描写了一幅明净的水中映月图,运用海市蜃楼形容江面上云霞的变化,描绘了一幅变幻多姿的天边云霞图。由此可见,比喻往往能把景物描绘得形象生动,化抽象为有形。

2.2 赏析精妙拟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中的“竞”“争”就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写活了,赋予静止的山以向上的生命力和动感。柳宗元《小石潭记》写游鱼“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写出了作者在抑郁情绪下的短暂欢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以人观物,比类联想,自然传达出太守造福一方百姓、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由此开来,拟人往往能把本来静止的景物以生命力和动态美,并巧妙传达出人的特殊感悟。

2.3 品味大胆夸张。郦道元《三峡》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夸张之笔写出乘船顺流而下、日行千里的迅捷,有力地突出了夏天江流湍急和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极言酒宴之华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把西北边塞的苍茫、奇寒表达得撼人心魄。可见,运用夸张可以更加突出景物的特点,让读者获得鲜明的印象和具体深刻的感受,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3.变换角度,赏析手法美

除了精彩的修辞外,古人在写景状物、言情抒怀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的表现手法,让读者在品味欣赏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表现手法常见的包括动静、正侧、虚实等,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3.1 体会动静结合。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文人墨客无限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绘,做到动静相生,妙趣横生。郦道元《三峡》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滩,回清倒影。”就写出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水,一种是素湍回清,一种是绿滩倒影,这两种水分别是怎样的状态呢?素湍回清是静态的水,绿滩倒影是动态的水,动态静态相结合,相映成趣,还能更全面地展示景物的特点。

3.2 把握正侧结合。正面侧面相结合,能使景物的特点更突出。郦道元《三峡》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前两句直接描绘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江水满溢、漫上周围的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体现出水势极大、流猛且急的特点;下行的船因水流迅速加快了航行的速度:早晨从白帝城出发,甚至傍晚就能到达江陵,可谓日行千里,侧面衬托出江流之急。

3.3 揣摩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古诗文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能使景物的特点和内涵更加丰富。所谓“实”,是诗文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具体触摸到的景物;“虚”则是诗文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联想和想象以虚笔写出了生命的不息运动和空间的无限与永恒,从而反观人生苦短,激发出建功立业的千里之志,更显其壮烈。

4.拨云撩雾,体会情感美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写景状物类文章往往想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写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想透彻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我们必须拨开眼前的云雾,去体会情感之美。

4.1 查阅资料,知人论世。读王绩的《野望》之前,一定要了解王绩其人。王绩在唐朝初年曾任官职,但是他清高自视,弃官归田,躬耕于东皋,他有着怀才不遇的苦闷,感觉前途渺茫,于是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他崇拜陶渊明,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样彻底,不能忘怀得失,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样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所以诗人感觉自己虽然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但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也不能完全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正是因为诗人独特而复杂的情绪给本是恬淡自然的山家秋晚图染上了一层忧郁、清冷、萧瑟的色彩。

4.2 把握抒怀句,理解思想志趣。阅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为抒发心情的抒情句。其中“闲人”是点睛之笔,这里有自己被贬为闲官的自嘲,有能与好友张怀民悠闲散步赏月的自得,并且“但”这一虚字为“闲人”增添了强烈的情感色彩,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和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找到了这一类画龙点睛的句子,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倾向。

4.3 条分缕析,理清景与情的关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句精准地阐述了写景诗文中的景与情的关系。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所以我们要好好理清诗文中景与情的关系,因为有时候某种景物的出现有可能改变作者的情感,使得同一作品中出现情感的不同变化。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景物让作者自怜,当作者在途中看到飘飞着的蓬草,北归的大雁进入到了胡天,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悲伤、无奈的王维。但是当他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时,个人失意孤寂的情怀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已然消散,有的只是慷慨悲壮的情感。因而有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欢欣鼓舞,此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达观的王维。

以上四个方面是读懂写景状物类古诗文的一般步骤和过程,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写景状物类文章都是情由景生,景是载体,为抒情而服务。当我们批文入情,涵泳玩味,从字里行间领略古人的志趣和情怀时,学生逐渐会习得有效的阅读方法,爱上语文也未可知。

猜你喜欢

状物写景景物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四时景物皆成趣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景的妙招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