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对策思考

2022-03-05傅国坤

今天 2022年5期
关键词:导向中职职业

傅国坤

(阆中师范学校 四川 阆中 637400)

在以往的中职语文教育中,教师往往侧重文化知识的讲授,忽视语文学科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联系,难以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辅助功能作用,再加上语文教学观念、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整体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新时期,社会人才竞争形势日益加剧,只有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训练,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在就业为导向,增进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职业发展之间的融合性,才能辅助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性提升,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价值作用。基于此,在就业导向下,要对中职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与优化,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其对现代化社会就业环境的适应性,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1.中职语文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1.1 语文教学的需求

语文是实际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工具性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在中职院校中,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而语文学科主要发挥辅助作用,是为学生就业提供基础服务的。[1]通过语文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对旅游、营销、传媒等专业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优化教学目标,拓展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大实践性训练,真正提高语文科学的实用性,强化语文教学与专业特征的契合性。

1.2 企业岗位需求

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市场竞争形势加剧,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制定个性化与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将来良好的就业创建良好的条件。同时新时期,企业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全面素养的综合发展。基于此,在中职教学中需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才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实力。

1.3 学生特性需求

中职院校中更加侧重专业课程教学,导致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定位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忽视文化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不重视,致使其阅读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因此,需要优化教学改革,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并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语文教学与专业特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对自身专业学习的辅助性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语文观念,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2.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对策

2.1 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其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推动其综合素养的有效性提升,同时还可以推动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雷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自主性编导和设计,进行话剧表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拓展语文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和灵活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2]再如,针对幼师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该专业的职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训练题目进行优化设计,既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还可以增加其职业适应性,强化其职业就业能力,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两个小朋友互相争抢玩具,互不相让,作为幼师,应该怎样处理?通过这种引导式与启发式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觉进入到职场情境中,进行角色代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强化实践训练,积累更多的实践工作经验,为其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2.2 促进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的契合性

职业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专业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基于此,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更加要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专培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在学生就业中的实用性,强化语文教学与职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特点、未来就业发展特点等,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选择,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专业知识素材,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需求的融合性,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例如,针对旅游、营销、传媒等专业的学生,未来可能需要从事导游、销售、广告等行业,因此需要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挖掘,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设计一些与专业特点相对应的问题,如“在导游工作中,天气突变,难以对游客妥善安排,作为导游要怎样向游客进行解释才能获得游客谅解?”只有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使其在从业过程中开展灵活性思考,强化其应急处理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或者让学生对文本故事进行叙述,或者对故事进行改变、续写,然后在班级内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从而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有效性训练。再如,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撰写菜谱、阅读烹饪书籍等,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强化专业理解深度,强化其职业素养;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礼仪方面的重视,着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其将来良好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加强合作学习

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分工逐渐精细化,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要遵循职业导向教学要求,并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强合作学习力度,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职业发展需求。[3]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均衡的学习小组,并为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共同合作对任务展开全面性探究和学习,既可以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交流意识,强化其职业适应性。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公文写作的任务,在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不同思维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形成良好的书写方案。然后合理分配成员任务,结合各个成员的特长优势,分别进行资料收集、资料整理、方案设计、公文编辑等任务,分工合作,细化任务,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强化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2.4 加强实践训练

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行业竞争形势加剧,对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和精细化,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针对职业院校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强化其职业适应性,尽快进入到工作状态,强化其岗位竞争实力。基于此,在职业导向背景下,需要中职语文教师加强实践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水平的有效性提升,强化语文教学效果。[4]例如,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性讲授的教学模式,而且要结合职业教学需求,为学生创建特点的工作场景,使其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性和自由性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强化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边学习边训练的良好习惯,实现语文知识的内在转化,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5 优化教学模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职业导向需求,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助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强化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在将来岗位就业时更加适应工作环境,满足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强化其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职业发展需求,采取更加多元化与灵活性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学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积极性。[5]例如,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多媒体教学情境,对职场场景进行直观化展现,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将来就业时,学生必然要参加面试考试,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面试情境,对面试场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写简历和求职信等,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增进语文教学与就业的融合性,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面试经验,提高其职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语文教育目标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加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创建教学形式,增进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性,真正挖掘语文学科对专业课程的辅助功能,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其就业竞争能力的全面性提升。

猜你喜欢

导向中职职业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偏向”不是好导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我爱的职业
犬只导向炮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