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户外活动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2-03-05张信信

今天 2022年5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幼儿教师规则

张信信 贾 敏

(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1]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控制自身情绪、提高自制力以及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结合实践经验了解到户外活动的特殊性以及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中树立幼儿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而,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需要一定的策略。比如,将户外活动的规则融入于儿歌,以儿歌的形式表述规则,可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规则。

1.概念界定

1.1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界定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方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2]此外,张加荣关于户外活动的定义较为全面:即幼儿园户外活动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包括在幼儿园内,活动室外进行的活动。主要是指户外体育活动和游戏、简单的观察、散步、自由活动等。另一方面:户外活动还包括幼儿园组织的外出活动。[3]

1.2 幼儿规则意识的界定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4]幼儿规则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对规则知识的了解;二是幼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对幼儿来说,规则意识主要包括了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等。

2.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可能性

户外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室内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重要渠道,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充分利用园内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户外活动,有利于幼儿体能发展。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创设,丰富适宜的活动材料,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满足了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利用户外活动这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以下从户外活动规则类型和户外活动的特性两个角度阐述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可能性。

2.1 户外活动规则类型的多样性

户外活动中幼儿教师基本上是通过示范演示规则,以至于外在规则多于内在规则。户外活动中的外在规则主要包含:组织规则;材料取放规则;安全规则;行为规范规则;角色规则;材料使用规则;活动流程规则等。户外活动除了外在规则之外还有内在规则,内在规则需要教师深入观察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发现隐藏在幼儿活动中的内在规则。比如,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跳绳的时候,教师讲述的规则是有秩序的取放跳绳、不允许打闹、不允许拿着跳绳悠来悠去、按秩序排好队等外在规则的要求。但在跳神的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几个小朋友拿着跳绳蹲在地上观察毛毛虫历险记或者观察小蜗牛爬行,这个时候就会受到教师的指责或者批评说他们违反规则,没有按照要求排好队或者不要讲话。正是户外活动规则类型的多样性为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供了可能性。

2.2 户外活动环境的丰富性

户外活动环境的丰富性为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自然性体现的户外环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户外活动的自然性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户外环境,让幼儿放松的从事正在进行的活动,减少来自于教师和环境的压力,会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之中,放松的环境更容易让幼儿遵守规则。趣味性就是户外环境的诱惑与魅力,来自于各种类型大中型、综合型游乐设施,小型玩具和各种自制的户外游戏材料,又来自于幼儿自由玩耍的天性。户外活动的趣味性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幼儿进行的活动是内在动机在驱使,幼儿就会更容易接受活动提出的规则要求。 挑战性,户外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身体和心理上都充满了刺激与挑战。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发展肢体动作,感受自己的能力,享受户外活动的“野趣”。由于幼儿正处于竞争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有了好胜心和胜负欲,所以为了赢得胜利,为了受到教师的表扬,幼儿更愿意接受教师提出规则要求。

变化性,户外环境的变化性使幼儿的嬉戏活动、探索活动更具变化性,由此更丰富起来,永无停歇 。正是户外活动环境的丰富性为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提供了可能性。

3.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户外活动中采取怎样的方式最有效的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让幼儿更清楚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是需要正确的教育策略的。本研究从以下三个维度提出提高幼儿户外活动规则意识的策略。

3.1 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态度方面的策略

3.1.1 树立正确的户外活动规则教育理念

在户外活动中,有的幼儿教师认为户外活动就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尽情的玩耍,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才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并且有的幼儿教师认为在户外活动中制定规则的目的就是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幼儿教师可能忽略了活动中良好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在活动中树立自信;有助于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幼儿学会分享等。有良好的规则意识的幼儿可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充满规则的世界。所以幼儿教师要考虑到幼儿未来的发展,在幼儿期要特别注意其规则意识的培养。

3.1.2 耐心观察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行为

幼儿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深入到幼儿的户外活动情境中去观察,需要了解幼儿出现违规行为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态度。教师深入观察幼儿户外的时间比较少,一般停留在表面的观察。比如,幼儿在户外活动的过程经常看儿童是否讲话、儿童是否站好、儿童是否排队等。忽视户外活动中真正的内隐规则。比如,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排队,但是几个幼儿蹲到地上观察蚂蚁爬行,教师要求幼儿必须站好;或者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之间发生了冲突,教师不问缘由,就开始批评他们不听话,不遵守规则。户外活动过程的内隐规则需要教师耐心观察,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更投入、更专注,从而提高活动的丰富性和深入性。

3.2 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认识方面的策略

3.2.1 以激励为主的户外活动规则意识培养方式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保证户外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要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平时爱捣乱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有没有违反规则;平时比较安静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性有没有提高等一些在活动中可以观察到的可以直观显示的内容。如果在户外活动中幼儿表现很好也很遵守规则,幼儿教师要给予幼儿以鼓励,并且这种鼓励不应该是笼统的没有具体的行动,这样幼儿感觉不到你在鼓励他。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幼儿都比较喜欢自己的长辈夸自己,幼儿一般情况下是得到鼓励后会更好的遵守规则。无论是幼儿还是成人都喜欢来自身边人的鼓励,所以在活动中幼儿教师及家长要多多鼓励幼儿。

3.2.2 帮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理解规则的含义

通过对教师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了解,幼儿出现不遵守规则的有一部分原因是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幼儿的记忆还处于无意记忆的阶段,另外由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先于语言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述规则的过程中,虽然幼儿很认真的在听教师讲述,但是有很多幼儿对于教师讲述的规则理解不了。所以幼儿教师要以最容易理解,幼儿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向幼儿传达规则,让幼儿在活动中避免由于不理解规则违反规则。

(1)融规则于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和感知各种规则

经常听说的一句话:听之不如看之,看之不如知之。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和尝试了才能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所以应该怎么去完善,制定什么样的规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需要幼儿亲自体验和感知规则。比如,幼儿园里经常进行的活动“丢沙包”,尽管这个活动很久远,但是依然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没有制定规则,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幼儿感受到没有规则的带来的不便。活动刚开始时由于沙包数量不够幼儿开始你争我抢,然后在玩的过程中有的幼儿自己在玩觉得没意思就跑过来告诉老师没人和他玩;有的幼儿情况好点最起码有人一起玩但玩的一片散沙;整个活动下来有的幼儿乱跑,有的幼儿在追逐,变成了你追我跑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问幼儿沙包好玩吗?幼儿开始讨论,最后幼儿和教师一起制定了一些关于玩沙包的规则,让幼儿真正的体验到没有规则活动是很难进行的,并且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过程。这样会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巩固幼儿对规则的记忆。

(2)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向幼儿阐述规则

幼儿词汇、语法是在日常生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所以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对大班的幼儿教师就可以用有修饰的语句。虽然幼儿语音在不断的发展,词汇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幼儿理解成人的说话内容时还是有些困难的,这和幼儿经历有关,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很零散的,记忆也是片段的。所以幼儿在听教师讲话的时候需要很努力的收索现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要求成人在户外活动中一定要用简单的语句,清晰地语音,符合幼儿的语速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向幼儿介绍和讲述户外活动中要遵守的规则以及应该如何遵守。比如,在户外活动排队走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小手搭搭肩。”这种表达方式;在户外活动“谁跑得快”的活动中提出要求时,可以用“看谁先跑到前面那棵树,然后在树下等老师。”等简单的语句。

3.3 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实施方面的策略

3.3.1 制定科学合理的户外活动规则

由于户外活动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活动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在制定户外活动规则的时候幼儿教师一定要慎重考虑,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生理发展状况的科学合理的规则。例如:在户外活动玩“比比谁跑得快”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不要发出声音;在户外活动玩足球的过程中不让幼儿用手碰球;在户外活动玩材料性的活动过程中不允许材料掉到地上等要求都是不科学的。在户外活动中幼儿教师要逐渐的发现幼儿的活动兴趣,顺从幼儿的兴趣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在组织户外活动“小动物走路”的时候,幼儿教师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灵活,因为幼儿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会忘掉规则。在模仿小动物走路的时候,幼儿都想模仿,如果规则不合理这个活动是很难开展的。因此,遇到这种活动幼儿教师要考虑的规则的制定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否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遇到幼儿规则失控的情况要怎样用新的规则将幼儿组织起来使活动顺利开展下去。

3.3.2 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意识时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棒打充气娃娃,体现了榜样对幼儿的作用是如此之大,模仿是幼儿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户外活动中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成人也要尽量选择好的教材,如在户外活动“猫捉老鼠”的过程中,成人要做出示范,小猫吃饭的动作,小猫睡觉的动作,小猫出来找食物小老鼠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被小猫捉到。总之,活动过程中新的规则由幼儿教师和家长带头示范,幼儿教师的榜样作用无处不在。

3.3.3 恰当选择户外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很难专注于一件事很长时间,而且过分的抑制就会导致皮下的兴奋,反而不容易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与幼儿教师的交谈了解到:幼儿户外活动的内容选择比较单调,大部分幼儿教师及家长户外活动的内容是从网上搜索的,可能上面的规则也不符合幼儿的需要。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将户外活动规则融入到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规则。

(1)在户外活动组织过程中将规则融入儿歌

在户外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不容易接受单独只讲或者一直重复的说规则,而是容易接受将规则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因此,合理运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形式组织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组织户外活动“小手拉拉大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儿歌“郊游”里的歌词和音调。“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大手,一起中间走,一起往外走。”在户外活动中将儿歌融入规则,利用这种形式幼儿会更容易记住规则,从而更好的遵守规则。并且可以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幼儿对户外活动更感兴趣。

(2)将户外活动规则融入到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规则

游戏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户外活动融入到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对户外活动更感兴趣并且有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规则、接受规则从而自觉遵守规则。例如,“小孩小孩真爱玩”的活动,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让幼儿以同样的动作到达某一地点,完成统一任务后再跑回来;“老猫睡着了,小猫在再去玩;老猫醒了一叫,小猫就回来,将活动规则融入到游戏内容里,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规则。

结论

本研究从培养幼儿户外活动规则意识的角度出发,对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遵守规则方面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针对幼儿教师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如,以激励为主的户外活动规则意识培养方式;帮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理解规则的含义;在户外活动组织过程中将规则融入儿歌和游戏等。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幼儿教师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