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结构视觉评价研究
2022-03-05李丹丹刘运娟高晓平陈东生
李丹丹,刘运娟,高晓平,陈东生
台湾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结构视觉评价研究
李丹丹1, 2,刘运娟*2, 1,高晓平1,陈东生3
(1.内蒙古工业大学 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2.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3.江西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为提高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感,推动台湾高山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台湾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视觉评价研究,筛选出符合当代青年审美喜好的织锦纹样结构。运用眼动实验评价和主观问卷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被试者的眼动数据和主观评分。结果表明,不同菱形纹样结构对被试者的平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主观评分影响显著;男性和女性被试者对织锦菱形纹样结构的视觉评价结果略有差异;眼动实验评价与主观问卷评价大体具有相同的趋势;对称均衡、构图丰富、比例和谐的纹样结构较受被试者喜爱和关注。
台湾高山族织锦;视觉评价;眼动;纺织品设计
随着文化互动和时代变迁,台湾高山族织锦面临消融、重组以及被抛弃的命运,织造技法和文化意涵已趋凋零;本应作为潜力传承人的当代青年,审美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流行与时尚成为他们的新追求。为解决该现状,当代青年了解认同和传承创新台湾高山族丰富的织锦文化,成为当下研究的关注点。
近几年,不少学者对台湾高山族服饰文化进行研究。徐强[1]等阐述了台湾排湾族服饰纹样的题材式样、特点和文化内涵,表明了排湾族服饰纹样的审美价值;孙可可[2]阐释了台湾泰雅族传统织布纹样的工艺、图案、颜色及文化意涵,论述了织布纹样在服饰中的运用,为泰雅族纹样在现代设计的运用提供参考;呼延思奇[3]总结了台湾原住民图腾纹饰的特征、符号释义和象征意义,分析了图腾纹饰在现代生活用品中的符号意涵,为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生活用品的设计提供借鉴;张羞月[4]归纳总结了台湾原住民服饰中菱形纹样的寓意、结构、色彩等,将菱形纹样运用到丝绸设计上;蒙珊[5]从服饰形制、纹样特征分析台湾阿美族服饰,介绍了影响服饰风格的因素;Peng[6]等将台湾泰雅族的设计融入当代时尚服装,为原住民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综上所述,目前研究集中在台湾高山族服饰文化的特征、意涵和发展趋势等主观论述,缺少从客观量化研究角度分析高山族服饰文化的视觉艺术美感。
眼动技术即借助眼动仪,实时提供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加工数据,从而对人们的心理活动进行详细的实时分析[7]。通过眼动数据,可以直观地获知被试者注视情况,分析被试者的视觉审美喜好。本文采用眼动实验评价和主观问卷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被试者对台湾高山族织锦纹样结构的视觉评价,了解当代青年对织锦菱形纹样结构的审美偏好,为高山族织锦纹样运用在现代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 评价方法
1.1 眼动实验评价
1.1.1 视觉刺激材料
通过书籍图册[8-11]、展馆藏品和田野调查的收集,整理筛选出纹理清晰的织锦纹样图片共106张,其中菱形纹样有86张,占全部纹样的80%左右,示例纹样如图1所示。本文选取菱形纹样为代表,将收集的86张菱形纹样进行线描处理,画出菱形纹样的结构,挑选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代表性的8个菱形纹样结构为视觉刺激材料,如图2所示。
本文针对台湾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结构研究,因此需要忽略纹样其他因素的影响,只考虑结构造型这一因素,故统一采用大小、线条粗细相同的基本菱形结构。
实验设计:将图2中的8个菱形纹样结构放到一张图片上,运用拉丁方设计的方法对不同菱形纹样结构呈现的位置进行处理,抵消每个纹样结构位置变化对实验产生的误差,共得到16张图片[12-13]。
图1 织锦菱形纹样示例
ABCD EFGH
1.1.2 实验对象和设备
实验对象:共招募到38名大陆地区在校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其中预实验3名,排除5名无效数据,有效被试者为30名,男女各15名,裸眼或矫正视力大于1.0,无任何眼部疾病。被试者年龄在18~26岁之间,所学专业为服装相关专业。该年龄段作为当代青年群体,具有服饰文化、纹样设计等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视觉艺术和审美修养,是未来台湾高山族织锦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
实验设备:采用Tobii Pro Glasses 2穿戴式眼动仪,包括四部眼动摄像机和一台高清广角场景摄像机,可以获得超宽的视角。眼动仪采样率为50 Hz或100 Hz。
1.1.3 实验程序
被试者坐在电脑屏幕前0.5-0.7米,通过调节座椅高度,保证视线在电脑屏幕中央;向被试者说明实验指导语与注意事项;16张实验样本图片以先后顺序出现,每张样本图片播放时间为8 s,图片切换中有2 s空白图片过渡,被试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观看图片。
1.2 主观问卷评价
眼动实验结束之后,被试者进行主观问卷的填写。主要包括被试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和主观评价表。主观评价表采用与眼动实验相同的实验素材,结合语义差异法,制定5个等级评分标准,即1、2、3、4、5分别表示“非常不喜欢”“比较不喜欢”“一般”“比较喜欢”“非常喜欢”,获得被试者对实验素材的主观喜好评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眼动热图分析
热点图将被试者的注视点个数、注视时间等数据,与透明度、颜色等视觉属性进行映射,叠加在被观察的图像上,通过不同的颜色来直观展示被试者注意力在整个画面的分布以及关注程度的强弱[14]。红色表示注视时间长或者注视次数多的区域,依次减少为黄色、绿色。由于热点图较多,本实验选取3张热点图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纹样结构的热点图
分析全部的热点图可以看出,8个纹样结构都受到了被试者的关注,其中纹样结构B、C、F和H受到的关注较多。对比男、女性组别的全部热点图发现,男性被试者对纹样结构B、C、F、H关注度较高,女性被试者对纹样结构C和H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纹样结构。
2.2 眼动数据分析
眼动实验的AOI兴趣区是对实验图像按兴趣区划分,分别记录每个区域的眼动指标,获得直观数据,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15]。因此,将每个菱形纹样作为一个兴趣区,共划分为8个兴趣区进行眼动指标分析。
眼动指标数据的提取使用ErgoLAB软件,根据实验的目的,本文选取平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作为主要眼动指标,借助Excel和SPSS软件对提取的数据分析处理。
2.2.1 平均注视时间
被试者对不同纹样结构的平均注视时间如表1所示,其全部被试者平均注视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H>C>F>B>A>D>G>E;男性被试者平均注视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F>H>C>B>D>A>G>E;女性被试者平均注视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H>C>F>A>B>D>G>E。从上述平均注视时间的排序来看,纹样结构H、C和F的平均注视时间较长,意味着被试者对这些纹样结构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解读。且男性的平均注视时间低于女性,表明女性在观察纹样结构时更加细致。
不同纹样结构平均注视时间的方差分析如表2所示,由于F=2.412,P=0.021<0.05,说明不同纹样结构对被试者平均注视时间影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试者对纹样结构A、B和D的平均注视时间显著长于纹样结构G、E,且显著短于纹样结构C、F、H。
表1 不同纹样结构平均注视时间
表2 不同纹样结构平均注视时间的方差分析(ANOVA)
2.2.2 注视次数
被试者对不同纹样结构的注视次数如表3所示,其全部被试者注视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C>F>H>B>A>D>G>E;男性被试者注视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F>B>C>H>D>A>G>E;女性被试者注视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H>C>F>B>A>G>D>E。从上述注视次数的排序来看,被试者对纹样结构E的注视次数明显少于其他纹样结构,且男性对纹样结构F和纹样B的注视次数较多,女性对纹样结构H和纹样C的注视次数较多。根据菱形纹样的结构图发现,E的结构和内容简单,整体造型较单一,因此被试者对该纹样结构的注视次数最少;而结构F和结构B构图对称、均衡,都是在大菱形中对称分布四个小菱形,整体造型较相似,实验时男性会对比观看两个纹样,因此注视次数较多;结构H比例和谐、结构C构图丰富,其注视次数较多,表明这两个纹样结构更能引起女性关注。
表3 不同纹样结构注视次数
不同纹样结构注视次数的方差分析如表4,由于F=3.394,P=0.002<0.05,说明不同纹样结构对被试者注视次数影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试者对纹样结构A、D和G的注视次数显著长于纹样结构E,且显著短于纹样结构B、C、F和H。
表4 不同纹样结构注视次数的方差分析(ANOVA)表
2.2.3 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
被试者对不同纹样结构的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如表5所示,全部被试首次注视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E>H>B>F>D>A>G>C,男性被试者首次注视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H>E>A>C>G> F>B>D,女性被试者首次注视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E>B>F>H>D>G>C>A;全部被试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H>F>C>A>B>D>E>G,男性被试者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F>H>D>C> B>A>E>G,女性被试者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由大到小依次为:H>C>F>A>E>B>D>G。从上述排序来看,纹样结构C和纹样结构F的首次注视时间较短,但首次注视持续时间较长,表明被试者对纹样结构C和结构F的关注程度较高。
不同纹样结构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的方差分析如表6所示。首次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的P值分别为0.475、0.346,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由此可见,不同纹样结构对被试者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表5 不同纹样结构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
表6 不同纹样结构首次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的方差分析(ANOVA)
2.3 主观评价分析
被试者对不同纹样结构的主观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其全部被试者主观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B=H>C>F>D>A>E>G,男性被试者主观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B>H>E>D>F=C>A>G,女性被试者主观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C>H>B>F>A>D>E>G。从上述主观评分的排序来看,男性对纹样结构B的主观评分最高,女性对纹样结构C的主观评分最高,表明这两个纹样结构较受被试者喜爱;男女性对纹样结构G的主观评分明显少于其他纹样结构,表明被试者对该纹样结构的喜爱程度最低。
表7 不同纹样结构主观评价均值
不同纹样结构主观评价的方差分析如表8,由于F=4.529,P=0.000<0.05,说明不同纹样结构对被试者主观评价影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被试者对纹样结构A、D和E的主观评分显著高于纹样结构G,且显著低于纹样结构B、C、F和H。
表8 不同纹样结构主观评价的方差分析(ANOVA)
2.4 主客观结合分析
将主客观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眼动指标数据与主观评分之间的关系,选取平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首次注视持续时间3个眼动指标进行分析,做出能够反应趋势的折线图。
图4 主观评价与平均注视时间
主观评价与平均注视时间的折线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观评价与平均注视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观评分较高时,平均注视时间也较长;主观评分较低时,平均注视时间较短。其中纹样结构B与纹样结构C的变化趋势不同,纹样结构C的主观评分较纹样结构B有降低趋势,而平均注视时间呈上升趋势,从纹样结构图可知,结构C相较于结构B较复杂、构图丰富,被试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解读结构C,导致其平均注视持续时间比结构B长;纹样结构E的平均注视时间最短,低于纹样结构G,而纹样结构E的主观评分高于纹样结构G,是因为结构E最简单,获取信息较容易。
主观评价与注视次数的折线图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主观评价与注视次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观评分较高时,注视次数也较多;主观评分较低时,注视次数较少。其中,纹样结构E 的注视次数最低,但其主观评分仅高于纹样结构G,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结构E简单,包含的信息较少,导致其注视次数相对于其他纹样结构较少。
图5 主观评价与注视次数
图6 主观评价与首次注视持续时间
主观评价与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的折线图,如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主观评价与首次注视持续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观评分较高时,首次注视持续时间也较多;主观评分较低时,首次注视持续时间较少。其中,纹样结构C的首次注视持续时间长于纹样结构B,主观评分却低于纹样结构B,变化趋势不相同,可能是因为纹样结构C的内容丰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解读纹样;也可能是纹样结构C叠加了不同的几何形状,造型突出,吸引被试者较多的关注,导致被试者对其首次注视持续时间较长。
通过以上折线图,可以直观看出主观问卷评价与客观眼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其中纹样结构B、C、F、H在折线图中均处于顶端,说明这些纹样结构较受被试者的喜爱。其中,结构B和结构F均以菱形的中心为对称点,在其轮廓内填充4个小菱形,使其相互协调对称,规整简单又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结构C为套叠同心菱形,且穿插三角形和方形,整体纹样造型突出、富有活力;结构H通过套叠非等距的菱形,并将其水平分割,产生出变化统一、比例和谐的审美感。而评价较低的纹样结构A、D、E、G,其结构特征分别为繁复、紧密、单调、无序。
3 结论
(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结构的平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主观评价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被试者对不同菱形纹样结构的喜好程度不同;男女性被试者的眼动数据和主观评价均略有差异,表明男女性对纹样结构的视觉评价稍有不同;全部被试者的眼动数据和主观评分比较发现,眼动实验评价与主观问卷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眼动技术在视觉评价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2)本文采用眼动实验和主观问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研究台湾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结构的视觉评价,结果表明:纹样结构B、C、F、H更受被试者喜爱,即被试者更倾向于对称均衡、构图丰富、比例和谐的纹样。此研究使当代青年对高山族织锦文化产生兴趣,能直观地了解其对高山族织锦菱形纹样结构的审美偏好,便于有效地传承与创新高山族织锦文化;为设计师运用高山族织锦纹样创作提供偏好依据和灵感来源,促进台湾高山族文化以及相关的文创产品在大陆的推广和发展,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3)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实验设计中,只考虑了菱形纹样结构对被试者的视觉喜好影响,后续将加入纹样线条粗细、织物纹理、配色方案等因素了解被试者对菱形纹样多方面的视觉喜好评价;客观评价运用了眼动分析这一生理指标,可以加入脑电仪、生理记录仪等进行多通道的指标分析,获得更加全面的客观评价。
[1] 徐强, 陈东生, 甘应进. 台湾排湾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解读[J]. 纺织学报, 2016, 37(12): 111-116.
[2] 孙可可. 台湾泰雅族传统织布纹样及其意涵解读[J]. 装饰, 2017, (11): 126-127.
[3] 张羞月. 台湾原住民服饰中的菱形纹样研究[D]. 苏州: 苏州大学, 2014.
[4] 呼延思奇. 原住民图腾纹饰在现代生活用品中的符号意涵及设计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5] 蒙珊, 史建平. 台湾阿美族服饰及其纹样特征浅析[J]. 纺织科技进展, 2019, (03): 50-52.
[6] Peng L H, Dong C F. Study of the locals innovative costume design in Hsiang-Bi tribe [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ystem Innovation[C]. 2017. 192-194.
[7] 周爱保. 实验心理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88-89.
[8] 罗麦瑞. 织杼声起—台湾原住民服饰传承与创新图录[M]. 台北: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11.
[9] 何傅坤, 廖紫均. 不褪的光泽: 台湾原住民服饰图录[M]. 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2009.
[10] 李莎莉. 台湾原住民衣饰文化[M]. 台北: 南天书局, 1998.
[11] 方钧玮. 原住民织品及饰品图录[M]. 台东: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2002.
[12] 尚丽华, 赵欲晓, 任海东, 等. 基于眼动仪的基础A形裙波点图视觉评价研究[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0(02): 69-75.
[13] 苏兆伟, 韦玉辉. 服饰图案设计效果与消费者喜好的量效关系分析[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1, 34(01): 50-54.
[14] 程时伟, 孙凌云. 眼动数据可视化综述[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4, 26(05): 698-707.
[15] 王艺舟, 蔡倩云, 张嘉楠, 等. 基于眼动实验的不同地区畲族服饰特征识别[J]. 丝绸, 2016, 53(06): 32-37.
Study on Visual Evaluation of Diamond Pattern Structure of Brocade of Gaoshan Nationality in Taiwan Province
LI Dan-dan1, 2, LIU Yun-juan2, 1, GAO Xiao-ping1, CHEN Dong-sheng3
(1. College of Textile and Light Industr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80, China; 2. Clothing and Design Faculty,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3. 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201, China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eptance and re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aiwan Gaoshan costume culture. Taking the brocade diamond pattern of the Gaoshan nationality in Taiw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visual evalu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brocade pattern structures that meet the aesthetic preferences of contemporary youth are selec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ye movement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and subjective questionnaire evaluation, the subjects’ eye movement data and subjective score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diamond pattern structur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ubjects’ average fixation duration, fixation counts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There was a sligh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in visual evaluation of diamond pattern structures of brocade. Eye movement experiment evaluation and subjective questionnaire evaluation have the same trend. The symmetrical and balanced, rich composition, and harmonious proportions are more popular and concerned by the subjects.
Taiwan Gaoshan brocade;visual evaluation;eye movement;textile design
刘运娟(1980-),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服装技术与服饰文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8YJA76000).
TS 941.12
A
2095-414X(2022)01-006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