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2022-03-05杨兆昌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踝关节手腕爱好者

杨兆昌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 甘肃兰州 73000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已经不再是国民的唯一需求,精神文明也备受重视。体育活动已经成为现在社会追求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方式,羽毛球运动作为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青睐,尤其在我国高校中羽毛球运动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和发展。羽毛球项目普及虽广,但对抗非常激烈,要求运动员时刻集中精力,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攻防战术,球场上的快速移动和长时间的挥拍击球,对于运动员的体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借助核心力量展现运动员的技术和能力[1]。过于频繁的运动损伤,会导致爱好者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下降,严重影响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因此,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研究非常重要,能促进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羽毛球运动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凭借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而依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羽毛球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羽毛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增强其体质[2]。该文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非体育专业羽毛球爱好者及体育学院专、辅选羽毛球班的观察、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常见运动的原因,并找出预防损伤的方法,希望帮助羽毛球爱好者能够在科学指导下进行羽毛球运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羽毛球运动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羽毛球爱好者100 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大量阅读与该文研究相关的图书、报刊、论文等资料,深入地了解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研究方法。

1.2.2 调查问卷法

拟定调查问卷,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回收97份,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科学整理,利用Excel 2013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制作表格使数据结果得到量化,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1.2.4 访谈法

对羽毛球爱好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他们进行羽毛球运动时的损伤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羽毛球运动损伤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腰、肩、手腕、膝盖、踝关节、跟腱、肘、大腿、脚趾等部位,如表1所示。

表1 羽毛球运动损伤调查表(n=97)

从表1可看出,腰部是损伤人数最多的部位,权重是0.1753。其次,肩关节、手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也是羽毛球运动中容易受伤的部位。另外,跟腱、肘关节、大腿、脚趾等部位受伤人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2 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调查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发现引起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如表2所示。

表2 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n=97)

表2 显示,准备活动不充分是引起损伤的最主要原因,权重为0.2164。其次是技术动作不规范、超负荷运动量、身体素质差、思想麻痹大意、场地器材不适、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等。

2.2.1 准备活动不足

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准备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羽毛球运动中,参与者要在场地上前后左右不停地反复奔跑,上肢无数次大力挥臂击球,下肢反复蹬腿起跳等,此时身体各个部位都承受着较大的运动量,此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如果不进行准备活动,身体肌肉则无法达到最佳的状态[3]。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提升参与活动肌肉的温度,减少肌肉与韧带的黏滞性,减少肌肉间阻力,增加肌肉弹性,还能刺激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润滑液,以减少关节的摩擦力,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身体的速度、灵敏、力量和柔韧性,从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还能刺激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神经系统对机体各器官调节功能更有效,使身体更灵活。因此,运动前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的作用。

2.2.2 技术动作不规范

技术动作不规范也是引起损伤的主要原因,其权重是0.1752。羽毛球运动是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初学者必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动作学习,才能逐渐掌握运动的基本动作,但一部分爱好者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规范动作的训练,在运动中出现较多的不规范动作。在羽毛球运动中,急起急停及变向、跳跃等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的冲击力非常大,因此在上述情况下,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损伤发病率高。击球时,运动损伤主要是由击球动作不对、变形,或发力过猛造成的,主要伤及部位是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肩部[4]。

2.2.3 思想麻痹大意

思想麻痹大意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权重是0.1237。一部分羽毛球爱好者急于求成,不重视运动的目标,导致思想大意,很容易受伤。由于比赛时的紧张气氛,加上学生自身的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其损伤发生率远远高于常规时间的课堂教学活动[5]。另外,参与者缺乏必要的监督指导,忽视体育运动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缺乏安全措施,不注意运动损伤带来的伤害,思想不重视,盲目进行羽毛球运动,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2.4 超负荷的运动量

超负荷运动量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权重为0.1340。人体对运动负荷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如果运动量过大,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能力,是极易引起运动损伤的[6]。羽毛球运动具有对单一动作重复多次练习的特点,一次练习的时间过长,动作的重复次数过多,会使得局部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而超过了肌肉和关节本身所能承受的负荷,便会造成急性肌肉拉伤或断裂,或肌腱和关节反复过度牵拉。

2.2.5 身体素质差

调查显示,羽毛球爱好者因身体素质差,引起运动损伤,占有很大的比例,权重为0.1237。有的羽毛球爱好者身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力量、灵敏和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些过高强度的羽毛球运动,会因身体无法承受而导致损伤。

2.2.6 运动场地和器材的选择

营运成本受区域、市场行情、管理模型影响,不同企业有差异,参照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Moore Stephens)《航运运营成本》发布的公开数据,北极航线营运成本在普通航线营运成本的基础上增加5%。

不适的运动场地和器材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其权重为0.1134。羽毛球运动需要参与者在场地上不停地移动,如果场地太滑、不平、过硬、有异物等,容易跌倒,造成下肢关节扭伤、擦伤等;场地越硬,地面对下肢关节的反作用力就越强,踝、膝关节的负担就越重,就越容易造成下肢关节的损伤[7]。因此,注意运动场地,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可以有效避免运动损伤。不佳的运动装备,也会引起羽毛球运动员出现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例如,拍子过轻或过重,可能会造成手腕或手肘的损伤,鞋子不合适,会造成脚踝的损伤,其他运动装备不合适,也会造成运动损伤等。

2.2.7 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往往是体育爱好者在运动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运动员没有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运动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且在羽毛球运动损伤中占有极大比重[8]。调查中发现,因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而引起损伤的人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权重为0.0619。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都需参与者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有效降低运动损伤产生的几率。运动前应做好必要的医务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运动中产生的损伤。

2.3 羽毛球运动主要损伤部位及预防方法

2.3.1 腰部损伤的预防方法

羽毛球运动是很灵活的运动,腰在运动中起支柱的作用,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其损伤权重为0.1753。在运动中,参与者会为了回击对方的来球,使腰部活动范围过大,过于频繁,而且在扣杀球和各个方向的勾、吊球中,腰部承受着较大的运动量,这时如果腰腹部力量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就容易引起腰部的损伤。另一方面,运动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急于参与运动,又不注意自我防护,容易造成腰部急性劳损。

预防方法:准备活动是运动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扣杀球时,应思想要集中,保持肌肉适度紧张度,不要完全放松,另外技术动作要正确,平时多增强腰、腹部力量和伸展性的练习,这样就能很好地预防腰部损伤。

2.3.2 肩关节损伤的预防方法

在羽毛球运动中,极易发生肩部软组织损伤,其中以肩轴损伤最为常见。调查结果显示,肩关节损伤权重为0.1546,羽毛球运动中,肩关节活动比较频繁,在击高远球、平高球、大力扣杀球和勾、吊各角度球时,肩袖肌腱都要承受反复的牵拉和摩擦,在这个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动作不到位,都容易引起肩袖损伤,这时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可能造成肩关节的损伤。肩部力量差、肩关节柔韧性不佳,会导致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过度牵拉肩关节,超出肩部肌肉的承受能力,就容易引起肩部的损伤。

预防方法:运动前做好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提高肩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度,加强肩部肌肉的力量练习,注意运动中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合理安排局部负担量等,这些有助于预防肩部损伤的发生。

2.3.3 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方法

膝关节承受着人体很大一部分重量,也是容易受伤的关节,由表2 可以看出,它的受伤率比较高,损伤权重为0.1340。在羽毛球运动中,常常会有急促停止、瞬间变向等动作,人体经常处于半蹲状态,这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股四头肌包绕的髌骨与韧带所承受的拉力较大,膝关节的稳定装置承受巨大拉力和牵张力,如果这时某个动作不正确或用力过大,就极易造成膝关节损伤。起跳扣杀球后,落地姿势不佳,也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之一。另外,股四头肌力量不足,长期大运动量的训练等,也是引起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预防方法:运动前,针对膝关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合理安排运动量,练习内容要多样化防止膝关节过度疲劳;运动后,要做好放松运动,促使运动后的膝关节得到充分的放松、恢复。另外,要着重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练习。

2.3.4 手腕关节损伤的预防方法

在羽毛球运动中,手腕关节活动比较频繁,也是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击高远球、平高球、扣杀球及吊、挑、推、扑、勾球等动作,是羽毛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而这些动作需要手腕快速后伸和外展,如果动作不当,就很容易造成手腕部的三角软骨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握拍和击球技术的错误、前臂与力量不足、腕关节柔韧差等,都是导致手腕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预防方法:手腕力量的增强,可减少手腕关节的损伤,在练习中,可适当加强手腕力量的训练。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运动中,合理安排手腕局部的运动负荷、适当加强手腕部柔韧的训练、不断提高和改进技术动作,都能很好预防手腕部运动损伤的发生。另外,在运动过程中,也可适当佩戴护腕等防护工具来防止损伤的发生。

2.3.5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方法

在羽毛球运动中,全场移动,迅速起跳和急停,频繁变向的腿部运动,使踝关节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容易受伤。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起跳支撑落地重心不稳、技术动作不规范、带伤练习、起跳动作错误及准备活动不足等。羽毛球运动是一项脚步移动、变换频繁的运动,很多人为了击球,急速冲到网前,会因速度太快,而习惯性脚尖着地,这样的动作很容易使踝关节局部负担过重,从而导致踝关节韧带扭伤。

预防方法: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身体在打球时,保持最佳状态,增强身体各个部位的机能和关节的功能;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适应羽毛球快速移动步法的要求,从而减少和预防踝关节的损伤;掌握正确的技术,以腿部动作为先,带动整个身体的移动,而不是重心先移动,再移动腿部,以免造成损伤。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腰部是羽毛球运动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其次为肩、手腕、膝、踝关节、跟腱、肘关节等部位;造成损伤的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负荷运动超量、思想麻痹大意、身体素质差、场地器材不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3.2 建议

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方法;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是慢跑、拉韧带、弯腰、弓背、压腿、扭胯、屈膝和绕踝等。同时,应进行羽毛球专项活动,如挥拍活动、起动步法等;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对预防手腕、肩、踝关节处的损伤都能起预防作用。好多羽毛球爱好者都没有掌握规范的技术,因此在专业羽毛球人士的指导下,掌握规范的技术是很有必要的。在运动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适当做一些休息调整,避免因超负荷运动而引起运动损伤;选择适宜的羽毛球运动场地和舒适的运动装备,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运动损伤知识的积累,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

猜你喜欢

踝关节手腕爱好者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崴脚可不是小事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直播答题爱好者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肉食爱好者福音 黑蒜露笋煎焗鸡脯
足部按摩(二十二)
常转手腕可通便
常转手腕可通便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