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

2022-03-05孙丹杨门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手卫生品管圈

孙丹 杨门

摘要 目的 探究品管圈(QCC)活动在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当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妇产科医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以及品管圈活动的开展,确定圈徽、拟定对策、成立品管圈、研究主题、实施管理后对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改善手卫生观念与设施、加强监督与反馈等活动显著提高了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执行率.结果 通过品管圈相关活动,妇產科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执行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大大提升.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妇产科医护工作者手卫生的执行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概率,而且提升了妇产科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挖掘了人员潜能,在临床工作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医护工作者;品管圈;手卫生;正确六步洗手法

品管圈(QCC)是一种全方位质量管理方式,应用多种的质量调控方法、全体员工参加,是一种维持与完善自身工作场地的行动.据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医院在感染控制当中,手卫生作用能有效的减少30%的医院内感染,但就目前状况来看,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执行现状仍然不乐观,手卫生依从率基本在45%左右[1].为了保证医疗安全以及有效的减低医院感染,妇产科于2020年12月-2021年5月将品管圈相关活动应用在手卫生的管理方面,使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执行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妇产科临床医护工作者共9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46名,大专30名,中专及以下学历16名,平均年龄为31.5岁,工作年限 1-26 年,高、中级职称占到总人数的46.9%,初级职称占到总人数的35.4%.

1.2方法

1.2.1品管圈培训

自12月份开始,由护理部带头,在全院的范围内展开品管圈活动,分先后批次,派妇产科的护理骨干工作者参加护理部开展的品管圈培训,培训后在妇产科展开品管圈相关活动.

1.2.2成立品管圈小组

在妇产科组建品管圈小组,邀请感染防控科室有经验的护士加入品管圈小组,与妇产科医务工作者进行圈名与圈管理项目的设定,最后以〝手护圈〞作为圈名,圈含义:用双手呵护每一位患者;圈徽:手代表着医务工作者的双手,绿色树苗代表着患者,寓意用医务工作者双手呵护患者,让患者在治疗与护理下恢复健康.

1.2.3品管圈活动的步骤

1.2.3.1品管圈活动主题的确定

对于妇产科2020年第一季度的感控质量进行检查,把发现的医护工作者手卫生执行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列出,全体组员进行讨论.根据各个问题解决的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以及上级政策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将提升妇产科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的执行率列为此次研究的品管圈活动主题.

1.2.3.2活动计划的拟定

通过对各个步骤需要的时间进行预估,最终确定活动周期(2020年12月-2021年5月),品管圈活动周期为每月一次,从了解现有情况、目标设定、现状把握、对策拟定、解析、对策设施以及分析思考讨论改进等方面详细拟定活动计划,查看成效如何、是否达到标准、反省及完善、收拾材料及发表等一共12项,按照时间表进行逐一落实.采取头脑风暴法、质量环模式,目的在于显著提升临床妇产科医护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2.3.3现况调查与要因分析统计

此次活动选择的92名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依据《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 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的相关要求,把六步洗手法及迅速消毒液洗手法当作行为规范,负责手卫生的护士,要填制检查表,汇总后交给品管圈中的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均要洗手,明确洗手方法是否错误并进行记录.进行活动前,对于现有的资料,进行完善,并进行对比、评价,发现导致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因素主要是护士们的手卫生的观念弱,没有养成好的洗手习惯.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仅有 42.3%.全体圈员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2]对于管理当中的物、人、方法以及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相关原因.找到主要原因,并明确整改内容重点.详见手卫生执行率低的原因分析鱼骨图(图1).

1.2.3.4对策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并完善手卫生相关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的方式来约束医护工作者手卫生的执行习惯.临床医护工作者与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当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全体成员当中对于手卫生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树立起手卫生的观念,反复的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使全体的医护工作者对手卫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其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3];加强医护工作者自我保护以及保护患者的相关意识,提升手卫生的执行率.

1.2.3.5加强教育培训

正确掌握洗手的指征以及七步洗手法的步骤.采取视频讲课以及技能考核的形式,对于洗手的指征以及洗手的方法,手污染危害等相关知识实施培训,使得医护工作者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既培养保护自我的意识,又培养保护患者的意识;发挥感染防控科室小组成员的优势作用,以现场指导以及提问的方式对各类各级工作者进行培训教育,促使医务人员熟练的掌握手卫生的知识以及正确洗手方法,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共同探讨合理科学的手卫生措施.

1.2.3.6手卫生监督与反馈模式的加强

采取直接观察法对手卫生相关用品的消耗量进行监测,来对妇产科室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的执行率进行监测,手卫生的落实情况结果和医务工作者的绩效挂钩.加强科室手卫生的管理,在每月感染管理质量自查当中,把手卫生列作重点的项目实施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实施原因的分析并进行整改,进一步的提升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的执行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

1.2.3.7手卫生设施与用品的改善

对于妇产科手卫生设施与用物所存在的问题实施整改,如病房过道、各个病室以及治疗车等多处放置快速消毒液.此类洗手液具备良好的皮肤兼容性,可依有效的对皮肤进行滋润,防止皮肤变的粗糙,洗手液在随处便可取用,使用方便.与此同时,正确的将洗手的方法采用宣传画以及洗手提示语的形式挂在洗手槽等易观察的地方.

1.2.3.8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临床工作当中,随着医院的规模逐渐扩大,患者的数量也在相应的上升,但出于节约成本的情况考虑,没有及时的增加护士的人数,导致护理工作者工作量的超负荷,护患比例大大失调,每天护理工作者忙于工作,不能够完全有效的遵守洗手规章制度.科室需根据床位数量,合理配备医护工作者,根据科室具体的情况,进行弹性的排班制度,使手卫生的执行措施得以保证.

1.3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此次QCC相关活动,实施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原理,分析对比进行品管圈管理相关活动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结果表明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执行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我院妇产科医护工作者的手卫生执行率由42.3%提升到了75.6%,妇产科患者满意度由83.4%提高到了96.1%,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医护工作者洗手的执行率有了明显的上升

疾病的感染有很大程度是通过医生和护士的双手传染的,增强手卫生对防治院内感染至关重要.展开〝手护圈〞QCC相关活动以来,完善了规范的规章制度,改善了洗手的设施以及用品,合理的配备了人力资源等相关措施,医务工作者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在接触周围的环境后洗手的意识显著提升,手卫生执行率由42.3%提升到了75.6%.

3.2挖掘了工作者的相关潜能

QCC相关活动强调了圈员的自发、主动参与活动,享有高度的参与权、自主权以及管理权[4].运用集思广益,分工协作、质量控制等方式处理问题,提高业务[5].在QCC相关活动当中,积极的调动科室中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做好做优工作为根本,并尽可能的对自己潜能进行发掘.在临床督查当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了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于工作的价值感,大大激发了积极性.

3.3大大提升圈员自身素质

实施QCC相关活动,能够对圈员的自身管理能力进行锻炼提高,积极的参与医院管理,对医院感染的单一管理模式进行了改变,使包括护士长、科主任、医师、护士等全体成员积极的参与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手卫生的管理当中,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集合了圈员集体的智慧,在圈管理的过程当中,圈员取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6].

3.4增强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QCC相关活动的过程当中,各个圈员进行参与,积极的发现、解决问题,制订应对措施,展开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增强了圈员专业水平,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通过本次妇产科实施的 QCC活动可以看出,它不仅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依从率,对 QCC 圈员而言也有着很大的收益.综上,QCC活动的展开,不但提高了妇产科医护工作者手卫生的执行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而且提升了妇产科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挖掘了人员潜能,在临床工作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同时,手卫生在病原体传播的控制、院感发生率的降低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手段之一[7].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与各类患者进行较高频率的接触,尤其在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及污染物品后,若不能及时洗手,都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从而引发大范圍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扰乱正常医疗秩序[8-9].因此,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是临床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车莹.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8(1):17-19.

[2]李六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20:1-2.

[3]张幸国.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9 (12):1619 - 1620.

[4]朱晓萍,李娅,唐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6(17):1560-1561.

[5]励建安.临床运动疗法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98-102

[6]洪素菊,胡伟玲.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J].当代护士,2019,8(2):88-8

[7] 楚巧红.PDCA 循环管理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6):111-112.

[8] 吴华,王丽,叶岚.PDCA 循环法在 N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 医药前沿,2018,8(1):373-374.

[9] 刘志平,张敏,尚燕春,等.某三甲医院护士手卫生执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 (6):703-706.

2938501186243

猜你喜欢

手卫生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精神病专科医院手卫生执行率调查分析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手卫生促进项目管理实践
县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