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美立校:项目式美育教学的实践路径
2022-03-05蔡书太陈良豪
蔡书太 陈良豪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探寻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美育效果。我校利用项目式学习不断拓展美育的宽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学校美育体系,培育“尚美文化”。通过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构建美育校园环境、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将美育落到实处,有效助推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
关键词:学校教育;美育;项目式学习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文化,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和培养人才。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美育也进入加速提质阶段。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促进学校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我校以项目为依托全面开展美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利用项目式学习不断拓展美育的宽度与深度,构建完善的学校美育体系,培育尚美文化,助推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
一、丰富美育课程内容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开展美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想要落实项目式学习的美育教学模式,就应重点关注美育的课程体系规划,对美育相关的课程进行项目式革新。我校在“尚美”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艺体美育课程、学科融合美育课程、活动美育课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营造浓郁的美育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建立以基础、拓展、特色划分为核心的三级美育课程体系,为学生创建多样化、富有趣味的现代化美育课程。
(一)加强美育与各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教师在设计各学科课堂架构时,应寻找美育与课堂内容的契合点,充分挖掘美育教学资源,注意运用审美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播美的教育。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美育途径培养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例如,语文学科以“古典诗词”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探究,体会古典诗词歌赋中的美;英语学科将英语与音乐、戏剧结合在一起,以英语歌剧为主题让学生合作创作英文歌剧,并在校园文化节上进行演出,使学生在项目式的知识探索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积累美的感受,从而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地理学科提出了以“美”为导向、以“美” 为主线、以“美”为要素的融合策略,给学生提供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载体和良机。
(二)成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美育社团
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学校优化校本课程,成立了艺术类社团和学科拓展课程,其中有国画社、陶艺社、平面设计社、版画社等20多个艺体类学生社团,每周安排2课时,实行选课走班教学;开设书法(软笔和硬笔)选修课程,每周1课时;开设美术学科的素描课程,每周1课时。以课程作为支撑,学校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美的追寻。例如,陶艺社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了几次主题创作,如“拉坯成型”“裝饰挂盘”“泥板装饰画”“夸张主题”“抽象造型”,提高了社员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做中学”,掌握了陶艺制作的方法,了解悠久的陶艺文化,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二、创设美育校园环境
要想顺利推进项目式的美育,学校和教师应在校园内为学生创建与项目相关的主题式艺术氛围,发挥校园环境的艺术感染作用,增强学校美育氛围。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浸润学生心灵的潜移默化的美育,更蕴含着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由于项目式美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校的校园美育环境建设中要保证学生的参与。因此,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绿化、美化校园,给学生提供展示艺术作品的空间,增强他们创造校园美的意识与能力。
(一)对校园的楼道、教室进行主题艺术创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教学楼内的走廊布置了世界著名画家介绍,墙面挂满了师生绘画摄影作品,“让每一面墙会说话”;“尚美园”定期展示师生的美术、书法等作品及研究性学习成果;文化墙、景观石、名人雕塑等意蕴丰厚的校园人文景观,让师生生活在美的环境中。此外,新教学综合楼落成,旁边的一面景观墙需要装饰,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学生提出了用涂鸦方式来解决,既体现学校的美术教育特色,又能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发挥班级的美育渗透功能,打造班级文化场
我们开展以“美”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制订富有特色的班级公约,设计富有个性化的宣传栏、荣誉栏等,让教室的每个角落开花,让学生在教室里接受到美的熏陶。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摆放整齐,一些小巧可爱的装饰品或绿植点缀其中,成了教室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漂流书屋让同学们汲取知识的养分,品尝阅读的快乐和共读的美味。班级的黑板报也成了学生展示才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无限的才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创造力,用生动美好的形象表达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三、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项目式美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效,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依托各项实践活动的举办,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养。
(一)专题活动
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百人汉字书写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美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充实情感世界,生发向美之心,提升个人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美育重在体验,学校每年组织美术生写生,培养学生用眼晴和心灵去观察自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同时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个人审美境界。学校的育人活动中也体现了美育元素,如生涯指导中心开展高一“尚美启航”、高二“尚美强核”、高三“尚美圆梦”的主题教育;教科处开展美育专项研讨活动,组织各教研组编写学科美育素材读本;德育处开展“尚美”系列星级评选,如班级管理星级评价、宿舍环境星级评比等。美育融合体现在活动的一个个细节中,“美”的种子撒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根植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并生根、发芽、绽放。
(二)社团活动
学校成立了40多个社团,其中艺体类学生社团22个。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进行社团成果展演。通过社团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美学潜能,发挥和锻炼他们的特长,培养其成就感、归属感,彰显美育成果。此外,学校将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相结合,开创项目式美育教学的新格局。对校内外专项艺术活动,如主题绘画大赛、涂鸦创作大赛等,探索以“基于小组合作、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方式開展,通过“提出问题(项目选题)”“规划方案(项目设计)”“解决问题(项目实施)”和“评价反思(项目展示)”等环节的实施与体验,既达到让学生“主动探索现实问题,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的,又实现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美育目标。
四、健全美育评价机制
在项目式美育实践活动中要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导向作用。为提高美育的实效性、发展性,需不断完善与优化美育评价机制。对每一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规范、全面的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坚持过程与结果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构建由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组成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推动美育的顺利实施,保证育人效果。
(一)学生评价
对于美育来说,其重点在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认知,教师要通过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能力综合、全面地考量,围绕学生艺术素质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监测。在进行成绩的评价时,各方面所占比例可设置为课堂成绩25%、实践表现25%、平时表现30%、创新能力20%。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学生的文明积分制,推行文明积分卡。综合评定后,学校举办颁奖仪式,对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艺术素养等级证书。多元评价的体系在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提升个人表现力和小组合作成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教师评价
学校建立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美育课程设计能力和实施水平,激励教师积极参加美育活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升教师的素养,提高美育质量。
综上所述,学校开展项目式美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审美素养,提高学校美育教学的成效和质量。为了开展高效、高质的项目式美育教学,学校应规划美育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校园美育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同时不断完善美育评价机制。学校将继续坚持“向着美的方向成长,以美成就师生、以美发展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以美育引领,“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李琦.普通高中“美育+”育人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路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3).
[2]王守琼.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以厦门第二中学的美育实践为例[J].福建教育,2021(26).
[3]蔡书太.立体美术 融生教育[J].教育家,2020(25).
(责任编辑:赵昆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