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早期出现下尿路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
2022-03-05张文博董晓钰娄艳超丁明沂
张文博 董晓钰 娄艳超 丁明沂
摘要:目的 探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早期出现下尿路症状(LUT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9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早期是否出现LUTS将其分为研究组(出现LUTS,197例)和对照组(未出现LUTS,72例)。分析BPH患者术后早期出现LUTS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残余尿量、术前最大尿流速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前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导致术后早期出现LUTS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临床针对BPH患者,需高度关注术前IPSS评分,并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早期;下尿路症状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临床以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主要表现,多采取手术治疗,临床术式较多,术后下尿路症状(LUTS)发生率较高,LUTS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还易诱发患者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故加强术后早期出现LUTS相关影响因素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该次针对我院269例BPH患者采取探讨,分析术后早期出现LUTS相关影响因素,现详细报道此次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9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早期是否出现LUTS将其分为研究组(出现LUTS,197例)和对照组(未出现LUTS,72例)。其中年龄在42-78岁,平均(69.01±4.92)岁;病程在1-8年,平均(4.52±1.04)年;术前IPSS评分在13-23分,平均(19.09±2.31)分。纳入规则:①符合BPH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规则:①不具备手术指征者;②存在其他诱发LUTS者。
1.2方法
搜集临床资料,包括:①年龄;②病程;③术前IPSS评分;④体质量指数(BMI);⑤术前前列腺体积;⑥术前残余尿量;⑦术前最大尿流速;⑧手术时间;⑨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残余尿量、术前最大尿流速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P<0.05);其他因素比较(P>0.05)。见表1。
2.2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术后早期出现LUTS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指标作为自变量,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显示,术前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导致术后早期出现LUTS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BPH患者术后出现LUTS,不仅会影响机体储尿期与排尿期,形成长期不适感,还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并且症状极易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即使早期可代偿性补救也存在矫枉过正情况,致使膀胱功能持续受到损伤,使预后效果不佳[2]。
根据本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前残余尿量、术前最大尿流速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P<0.05);前列腺增生后会压迫尿道,从而增加排尿阻力,进而影响逼尿肌收缩功能,因此术前患者最大尿流率降低,残余尿增加,术前IPSS评分高,上述指标变化情况可充分反映患者发生泌尿梗阻时长与程度,手术治疗虽可缓解膀胱出口梗阻情况,但由于部分患者尿道长期受增大前列腺压迫,使逼尿肌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易出现膀胱小梁,使逼尿肌收缩功能无法恢复,致使术后出现排尿不畅或残余尿量增多等情况,从而诱发LUTS。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PSS评分、术前前列腺体积以及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为导致术后早期出现LUTS的主要因素(P<0.05),提示临床应合理控制术前IPSS评分并缩短带管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BPH患者,需高度关注术前IPSS评分,并尽量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
参考文献
[1]黄金丽,王晓莉,徐敏,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标志物的早期预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31(2):254-258.
[2]吳坤美,刘琪,何书明.老年前列腺增生等离子电切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4): 312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