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笔花鸟画中线的应用

2022-03-05于占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表现形式

于占江

摘 要: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流派中的重要代表,主要利用线条这一基本要素展示造型艺术,凸显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风格及特色,且伴隨时代发展其创作语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梳理唐代以前、唐宋及元明清时期工笔花鸟画中线条语言的发展历程,针对线描、皴法两种线条表现形式与创作技法进行具体分析,并围绕分类展示线条语言、弱化线条“书写性”特征、运用多元绘画技法元素三个层面,探讨线条语言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线条语言;表现形式;技法应用;当代工笔花鸟画

中国绘画历史以对线条的运用为开端,在原始岩画、甲骨文、铭文、帛画等艺术作品中均淋漓尽致展示出线的运用。回顾我国古代画论研究领域,以晋代顾恺之、南朝谢赫为代表的画家、理论家先后针对绘画创作技法展开一系列研究,并对线的意义及使用提出明确要求,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重要指导。通过研究工笔花鸟画中线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及其创作技法,提炼出其中蕴含的语言艺术和应用要点,对于当代工笔花鸟画及其他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线条语言的发展历程

(一)唐代以前:拙朴单纯

我国工笔花鸟画最早可追溯至原始时期,线条作为最基础的造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早期绘画创作中,因种族、地域及文化差异形成多种风格,并且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充实、丰富[1]。唐代以前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发展大体包含以下四个时期。

1.殷商时期

原始先民利用尖锐石块在峭壁上刻画出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同胞的日常活动及其种族图腾,此时的线条具有生涩、古朴、笨拙等特征。运用大量粗细、长短、轻重各异的线条描摹出具体对象的真实样态,呈现出写实主义特色,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图》中便运用简单的直线、弧线等流畅的线条,蕴含着原始先民意识觉醒及其图腾崇拜心理。但线条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并不具备艺术欣赏与审美价值。

2.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青铜礼器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在此时期线条由古朴稚拙逐渐转变为粗犷奔放。在端庄大方的青铜器表面刻有银钩铁画的铭文,组成纹样的线条往往刻画出贵族狩猎、宴饮、战争等大型场景,线条外观轮廓方正硬朗,转折之处流畅顺达,呈现出简朴庄重的意味。以商代青铜器花鸟纹样为例,在此时期花、鸟等物象经由抽象处理形成上下翻飞、极富跃动感的线条,但受制于生产力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此类纹饰中运用的线条仍局限于以装饰性、刻画图腾为主,具有功利性特点[2]。

3.战国秦汉

战国时期花鸟画中线条呈现出纤细、状若“游丝”的特点,如战国帛画《人物御龙图》以丝帛为创作载体,运用线条白描出整体人物及画面构型,运用变形手段赋予画面多元形态特征,标志着在此时期我国绘画水平呈现出一个质的飞跃。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格局与儒道文化的发展,使得花鸟画呈现出明显的写实主义倾向,在此时期花鸟画创作在线条的使用上趋近于稚拙粗放、波动变化。如咸阳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秦朝壁画车马图、陕西绥德汉代墓门横额画像图的线条便呈现出鲜明的速度感、变化感,传达出气势恢宏、博大雄壮的用线风格[3]。

4.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由大一统走向分裂,但政权的更迭反而加速艺术文化的发展。在此时期,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呈现出匀称工整、清俊挺拔的特点,以东晋顾恺之为代表的画家在艺术作品中描摹出其独有的文人气节与风骨,标志着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应用开始呈现出质的变化。

(二)唐宋时期:日臻完美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首次正式确立“花鸟”这一画科用语,使花鸟画彻底摆脱原本依附于人物画、山水画的附属地位。在此时期绘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呈现出绚烂多变、高度写实、形色俱丽的特征,在线条刻画上主张关注细节,诸如阿斯塔纳唐墓葬花鸟屏风等作品中便运用点染、皴擦等多种创作技法进行绘画表达,呈现出画家高超的写实技巧[4]。进入两宋时期后,工笔花鸟画中线条日渐突出“游丝”描摹的用工细笔法,运用细笔以刚柔并济的特征进行飞禽走兽、昆虫等动物形象轮廓的勾勒,加之院体画、文人画间的分庭抗礼塑造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两种迥异的风格特征,传达出形神兼备的艺术表达特征。

(三)元明清时期:继承创新

元代文人画引领艺术创作领域的主流,工笔花鸟画逐渐式微,画家开始倡导“以书入画”的创作理念,注重借鉴书法中的线条运用形式进行绘画创作表达,使线条由原有方圆、粗细变化开始融入干、湿、燥、润等独特意蕴。此时期的工笔花鸟画具有程式化特征,缺乏创新理论,其后在钱选、黄筌、王渊等画家的守正创新之下工笔花鸟被赋予画风上的转变,笔法更加简洁明练,线条更加灵动洒脱,脱离原有工整严刻的局限性,实现了创新发展[5]。明清时期写意之风盛行,“十八描”技法的诞生标志着工笔画中线条的运用到达巅峰,对于后世工笔画中线条艺术的应用带来深远影响。此时期边文进、陈洪绶等画家在其作品中重视法度、形神的刻画,同时融汇写意技法使线条的运用更具活泼灵动、鲜活自由之感,融入画家独有的生命力及其对于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深思,为当代工笔画创作提供重要引领价值。

二、线条的表现形式和技法应用

(一)表现形式

1.线描

线描技法的代表即由明朝汪珂玉、邹德中等人总结的“十八描”,该技法最早诞生时间与创作者已不可考,但其中蕴含的部分画法名称可见于唐代书籍中,至明代方有人开始归纳总结,形成基本程式。“十八描”最初被应用于描绘人物画中的衣褶,其后被沿用至工笔花鸟画中,主张运用“骨法”描绘出物象,综合运用“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等多种门类进行线描。时人将勾描方法总结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顾恺之创作的“游丝描”,该描法在用笔上讲求紧致连绵、线型如一,较少涉及变化,营造一种古朴、柔韧、精深、循环、缥缈的质感,典型代表为“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等;其二是吴道子创造的“兰叶描”,该描法在用笔上重点强调提、按动作,在线条起笔后的中段着力,传达出灵动、顺畅、潇洒、起伏的艺术效果,典型代表为“枣核描”“竹叶描”等;其三是张僧繇创造的“减笔描”,该描法在绘画创作上重视用笔的起、落和转折之处,多将重力投放在线条的首或尾两端,侧重于勾勒由线条向平面的延展过程,因此线形起伏较为频繁,可呈现出时而缺落、粗细多变的笔触特征,典型代表为“钉头鼠尾描”“枯柴描”等。

2.皴法

皴法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线条结构,以线为骨干,借鉴书法的创作特征,使线条在笔锋、下笔力度上呈现出细节变化,呈现出笔力多变、富于肌理变化的艺术创作特点。皴法在工笔花鸟画中的应用可体现为荷叶、卷云、牛毛、鬼面等多种类型皴法,在用笔特征上呈现出回旋、拖拉、拖动等特征,并与面类、点法相结合,呈现出山石、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的阴阳、向背、凹凸等质感。描法向皴法的过渡标志着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由稚嫩走向成熟。

(二)技法应用

1.“骨法用笔”

骨法作为“六法”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用笔上,通过用笔呈现出刻画对象的生动气韵。其具体分型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示为骨架结构,顾恺之首次将“骨”的概念应用于绘画创作及其理论研究环节,要求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突出其风骨与内核,用于传达出人物的精神状态,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其后谢赫对骨法的研究作出进一步延伸,他主张将骨法引入工笔花鸟画的创作环节,重点贴近物象内部的骨架结构进行细致刻画,勾勒出花、鸟等物象骨架线条。另一方面表示为“骨”与美的融合,讲求在用笔过程中重视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借鉴书法中运笔的间架结构与笔的运势,侧重于在外观层面解读花鸟等物象的内部结构,用于支撑起外部的枝叶,由此诞生诸如“如锥画沙”“如折钗股”等笔法,使线条通过架构骨骼凸显“气”,传达画家刚正不阿的气节与乐观豁达的品质,也成为工笔花鸟画中线条应用的重要法则。

2.“应物象形”

“物象”是艺术形象的概括表达,在用线造型环节需明确以下两项要点:其一是注重刻画出线条与形体的关系,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这一造型手法与西方绘画中的素描手法相类似,但其区别在于细节刻画、黑白影调对比相对较弱,侧重于运用线条传达出形体的美感,因此可在形状设计上略微夸张、变形,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元素。在处理线条与形体的关系时,主要需将花鸟物象的结构关系转化为体面关系,在具体刻画时注意局部、整体间的内在关联,呈现出主次分明、对比明晰的特征,实现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完整绘画创作过程。其二是线条与质量、空间的关联性,主张运用“肌理制作”“近实远虚”“远实近虚”等手法进行线条的表达。

三、线条语言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

(一)分类展示线条语言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创作技法、线条语言上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线条的展示和运用。

首先是采用传统型线条创作技法,借鉴古典绘画中的院体画创作特征,在用线上讲求整体工整细致,细节处富于形态变化,在保证整体画面平面造型的基础上,重点运用线条延伸出物象的结构,增强形体的体量感,并融入时代审美特征进行绘画作品的创新。如江宏伟的《双鹭》、姚大伍的《春林日暮倦鸟啼》、喻慧的《掠影》等作品便生动体现出古典与现代审美要素的巧妙交融。

其次是采用中西结合的线条创作技法,借鉴西方解剖学等科学原理进行工笔花鸟画的写生式创作,在物象刻画上侧重于表现体、面,弱化线条的使用。如邹传安的《古胄凌烟月上时》、金鸿均的《石壁榕根》等作品中便借鉴了西方油画、日本画等画种的表现手法,运用矿物色、箔类材料进行画面色彩、材质的创新,并融入喷洒、打磨等手法呈现出画面独特的肌理效果,为工笔花鸟画写生风格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是装饰构成型线条创作技法,同样受西方艺术创作思想的冲击,但此处在线条用途上倾向于由造型过渡至装饰功能层面,依托艺术风格的变化使作品富有直观视觉维度上的冲击色彩,为当代建筑装饰等领域提供重要实用价值。在此过程中,运用线条侧重于勾勒出形与形的关系,凸显出大小及空间比例特征,但在整体作品构型上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质感,由此实现工笔花鸟画由艺术欣赏向实用功能主义的过渡。

(二)线条“书写性”渐趋弱化

当代艺术思潮的发展在推动工笔花鸟画不断传承、创新的同时,也对原有线条属性、功能造成一定冲击,工笔画开始由以往单纯艺术审美领域向实用主义过渡、倾斜。受时代文化特色影响,当代都市生活背景使人们在情感、思维、生活方式上呈现出深刻变革,而工笔花鸟画因题材、描绘对象受限,导致画家往往难以运用简单的单线平涂等创作手法激发受众普遍的审美心理,其语言上的贫乏性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使线条原有的“书写性”特征被逐渐弱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代创作者应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借鉴西方绘画在色彩、材质上的多变性特征进行创新,更好地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三)多元化技法元素的应用

为突破工笔花鸟画的时代发展困境,当代绘画创作者可从绘画工具、材料等层面入手进行协同创新,借鉴天然矿物、高温结晶颜色进行色彩变式,引入金箔、布艺等材料进行材质创新,并引入西方绘画中运用的水粉、水彩、丙烯等颜料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例如唐秀玲在其作品《金沙滩》中保留大量线描的传统工艺技法,但同时创新使用矿物颜料与箔材料进行画面创作,使得整体画面的色彩更加明亮、璀璨,依托中西结合的创作技法变式传达出画面更加独特的质感和肌理效果,引领工笔花鸟画创作与研究领域的新潮流,更好地在对立中探索创新理路。

四、结语

总体来看,线是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表现语言,根据线条语言的发展演进历史梳理出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与创作技法,能够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提供良好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未来在工笔画创作中应兼顾造型艺术与审美内涵的表达,探索写实与写意、状物与表意之间的平衡点,并融入个体对于传统艺术文化的理解及体悟,捕捉线条语言的发展规律,進一步丰富创作实践环节的审美表达效果,更好地展示出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马月兰.浅谈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方法[J].文学少年,2020(1):41-42.

[2]毛文丽.构成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0(3):14-15.

[3]高晟.中国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的白描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112-113.

[4]陈艳,裴京哲.谢赫“六法”在陈之佛工笔花鸟画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文献,2020(11):71-72.

[5]罗劲芝.诗画意境:浅谈工笔花鸟画在当代绘画语境中的诗意体现[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9.

作者单位:

乳山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表现形式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经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编辑动态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
浅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透射光之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