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育的共生介质构建分析
2022-03-04王文洁
张 雄,王文洁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学界从螺旋动态演化视域、协同视域、多中心治理视域、交叉学科视域、政策文本视域、生态系统视域等不同视域对研究生培育的整个流程进行了深入剖析。罗晓庆等人从螺旋动态演化视域分析了产业教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融合的组织特点,认为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多维度柔性融合。[2]刘西涛等人从跨部门协同的视角分析,发现研究生培养在制度、用人单位、培养单位和研究生等层面存在诸多不足,并从研究生培养部门、接收部门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3]陈亮从多中心治理视域出发,提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实现善治的关键举措,如重塑价值取向、明确治理主体、优化制度设计、规范监管制度。[4]田贤鹏等人从交叉学科视域出发,认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是一种分裂式教育体系的变革,提出了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变革的路径。[5]胡艺玲从政策文本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政策工具与培养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匹配性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路径。[6]程永波等人从生态系统视域出发,采用“全程双元化”培养理念,对生态系统型“324”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得出提高商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7]
综上所述,我国研究生培育多是以内部培养为根基、外部培养为辅助的协同培育模式。因此,分析研究生培育过程中的共生介质构建,形成研究生培育的共生体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共生介质构建内涵
作为生物学概念的共生是指一个或多个共生单元间扩展的物理联系,其理论核心可概括为“共存”和“双赢”。共生介质是共生单元实现信息、物质和能量间交流和传递的媒介。研究生培育作为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培养方式,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共生介质,才能使各共生单元产生双向性的互动与联系。[8]因此,构建研究生培育中的共生介质(关系生成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极为重要。
(一)激活能量的关系生成机制
在研究生培育的共生体模式中,学校、导师、研究生等各共生单元分别扮演着引导者、教育者、学习者等不同角色,他们彼此作用、相互耦合,进行着相应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能量能否激活及激活程度关乎研究生培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研究生培育过程中的关系生成机制不是各共生单元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彼此间的互融共促、共生共赢,释放整个生成机制的新效能,形成教育能量的转化和创新。可以说,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共生能量的激活程度,共生能量激活程度越高,共生关系越稳定。
(二)传导能量的协同创新机制
共生模式是能量、物质及信息交换传导的形式。共生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共生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共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第二,共生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9]在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中,共生单元之间的协同能使产生的能量最大化,并能适应环境变化,维持共生系统的动态均衡,实现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在研究生培育过程中,学校、导师以及研究生各共生单元要凭借要素融合,以共生介质为桥梁,获得协同演进的“新能量”,形成传导能量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而构建具有较强进化性和互惠性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因此,构建对称互惠共生关系是研究生培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研究生培养共生体模式的发展目标。
(三)调节能量的激励约束机制
共生环境由除了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构成,对共生关系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共生环境影响共生主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共生体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10]正向环境有利于共生关系的优化革新、推陈出新。逆向环境则是共生关系演化升级的障碍,起着制约作用。激励约束机制既存在激励环境,又存在约束环境,进而产生内部驱动的内生能量。政策的适用度决定着共生能量的多少,构建研究生培育的共生介质应以共生环境为基础,以共生能量为核心,寻找影响研究生培育质量的主要约束因素。
三、研究生培育中共生介质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关系生成机制能量激活不足
沟通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合作创新六要素理论也将沟通作为合作创新的首要因素及其理论核心。[11]高校是研究生培育的主要阵地,是向社会输送创新复合人才的“母机”;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水平与研究生培育质量呈正相关。而教师之间的沟通大多局限于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忽略了跨学科平行交流的重要性,不利于学术资源整合力、学术信息吸纳力、学术能量集成力及学术创意聚合力的塑造。[12]研究生作为被培育的对象,其学术综合素养、沟通合作意愿及学习积极性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然而,研究生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日常指导单向化、“一言堂”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共教、共学、共创为主要形式的协同共生体模式,需要各共生单元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信息、物质、能量的持续传播与交流。然而,由于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三个共生单元的沟通频率不高,学术资源、信息指导易陷入随波逐流、流于形式的境地,紧密共融的共生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极大地阻碍了研究生培育质量的提升。
(二)协同创新机制能量传导不畅
教育理念、管理理念影响着各培育主体间的协同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各主体虽有联系,但各主体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不够,创新性想法和创新性成果的产出率较低,且要素禀赋不足,彼此间的耦合密度较低,共生能量传导不畅,导致多元主体协同程度较低的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科界限过于清晰使得科学研究单一化,缺乏跨学科之间的合作意识,各自在自己所属的领域“闭门造车”,难以打破学科壁垒,导致创新无力;同时,专业课程更新速度较慢,与社会发展速度不匹配,供需出现偏差。第二,研究生数量虽逐年增加,但培育质量出现一定下滑,许多研究生不愿动脑思考,学术发展高度依赖导师,导致其学术视野狭窄、学术思维停滞不前;同时,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教师教育观念易于固化,知识更新速度慢,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思想共创、价值共鸣、情感共通、认识共享、行动共商的良好共生态势。第三,部分高校的硬件条件不达标,无法为研究生提供数量充足、技术先进的实验设备、资料库等学习媒介,导致研究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无法得到渐次提高,进而阻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激励约束机制能量调节不强
共生单元的发展有赖于共生环境,共生环境对共生能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共生环境动态性、不确定性特征的影响下,高校尚不能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致使该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外驱力的作用。第一,研究生科研创新质量不高。大多数高校和导师仅将论文发表作为衡量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指标,但对其创新质量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估,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指导流于形式,研究生极易出现“学术盲区”,研究生培育工作被边缘化、碎片化。第二,教学评价形大于实。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价包括三部分:评价、考核、奖惩。一是大部分研究生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及闭合式学术视野的桎梏,无法做到规范、翔实的要素评价,共生体系互动性较弱,因此评价信息的可信度和完整度有待考量;二是事后反馈存在实然表征上的时间差,导致教师只能对下一次教学进行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反馈信息会减弱,因此共生能量必然减弱;三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奖惩机制往往以量化手段为核心。排名靠前的导师或许会产生内部的自我激励(内驱力),但外驱力营养源的缺乏易滋生学术功利主义思想,导致研究生师生关系失衡,不利于研究生培育事业的发展。
四、研究生培育中共生介质的构建路径
(一)激活共生能量:建立明确的沟通动机
动机作为需要产生的基础,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驱力量。沟通的两者持有同种或者相似的态度或者共同语言,沟通方可发生。要改善师生关系的异质性就必须形成良好的沟通动机。第一,研究生要增强自身专业本领,多方面了解导师,找到彼此学术兴趣的融通点,培养积极主动的交往意识与能力,便于在和导师沟通交流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自主学习,定期向导师汇报学习成果,从而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师生的默契度。第二,平等的沟通交流机制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础。在交流中要避免“位差效应”,转变以教师为辐射中心的陈旧观念,扩大沟通范围,提高沟通频率,考虑研究生内心诉求。研究生在学习、科研、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导师反映,得到导师专业性、方向性的指导,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行动。第三,工具型交往可以在一定社会规范的指导下达到师生间理解协调的一致,确保学术指导活动通过共生介质发生,并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学术共生链。为此,要构建沟通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社交软件,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提高沟通协调效率。
(二)传导共生能量:强化互惠的共生模式
协同创新是导师通过实践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各共生单元主体的有机协同,形成适应各种需求的协同共生系统。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师生双向互动,彼此促进。学校应建立起教学研完美衔接、实施导师制的师生协同创新机制。首先,学校应内化共生意识,提高对研究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作为主要协同创新的主体,学校应将共生理念贯穿研究生培育工作始终,对协同创新的共生体系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学校的统筹设计是协同创新体系良性运作的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形成协同创新体系一体化机制。其次,教师作为主要的共生单元,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智库,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知识用最快的速度传授给研究生,突出研究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向未知领域探索。同时,以教促学,加强师生双方的才智与情感交流,以便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知识及思辨能力。最后,充分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建立高校联盟,培养跨学科人才,通过学科碰撞、思维碰撞,形成庞大的创新网络,催生创新性科技成果,促进共生要素的重组融合,消除共生单元之间的内部信息壁垒,实现共生关系的均衡发展。
(三)调节共生能量:优化开放的共生环境
激励约束机制作为一种共生环境,是内外驱动力产生的基础之一,需要充分发挥考评的鉴定、监督、激励和约束功能。一是给予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申报的研究生鼓励政策,设置产出科研成果奖项,为优秀研究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实习、交流、培训机会,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研究生自身也要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二是营造开放、尚创的交流氛围,从多方面、多维度、公正客观地对每一位导师进行评价,并设立申诉机构来接受研究生的利益申诉与监督,提高研究生的话语权。三是考评结果与导师的绩效挂钩,激发导师重视问题、改善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四是做好资源等核心要素的互动融合,尽可能多地为研究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成果共享及利益分配机制,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维护高校协同创新共生关系的稳定,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五、结语
研究生培育应随时机的成熟而循序渐进,绝非一蹴而就。要正确认识并贯彻研究生培育宗旨,结合共生理论实际,从关系生成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共生介质的构建入手,促进研究生培育中各共生单元间共生共赢思想的形成,以切实提升研究生培育质量。总之,研究生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研究生、导师、学校等多个主体,只有通过各类机制的协同共生、共同努力、立足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培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