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协同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2-03-04别文玲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756000
别文玲(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 756000)
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方可构建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体系,培育出健康阳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背景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基础教育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仍存在问题。第一,认识不够深入。社会普遍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部分家长对学校抱有“托管”思维,认为孩子上学受教育就是考大学,只看分数名次,不重视孩子全面、长远发展。第二,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实效性不强。很多中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脱节,在具体合作过程中没有由指导角色转变为服务角色,倾向于自我保护,缺少计划性、连续性,双向交流少,相互挑剔多,合作层次低。第三,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弊端。一些地区,家长、社会,甚至政府部门仍根据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育对象是来自不同家庭,个性天赋各异,兴趣爱好与思想行为不同的学生,而学习的关键词是行动、探究、合作、反思、自主等,所以教育情景不是程式化、程序化的,而是具有动态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必须家长、教师乃至整个社会协同教育。
2.当前中小学学生在校的状况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大多数中小学学生没有时间、空间接受人文教育、劳动教育,只关心分数、名次,缺乏问题意识、批判思维,不关心社会,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枯萎、消失,身体素质多项指标下降,道德失范、网络成瘾、自我意识被过分强化、自卑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亟须家校社协同育人。
3.决定人成才的因素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成功,要靠15%的专业知识,85%的人际交往等软科学本领。15%的专业知识的获得需要学校教育,但85%的人际交往等软科学的本领则是在家庭生活、丰富的校园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宽容、热情、毅力、专注、合作、探究等素养,而这些素养才是决定一个人快乐幸福、顺遂成功不可或缺的滋养。
4.时代发展需要学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时代多元化发展,学校不再是教育的唯一责任主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校内外协作,采用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方式。
5.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新高考提出了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毕业和升学重要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而综合素质的提升仅靠学校课堂是达不到的。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论支撑和政策保障
1.政府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明确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协同支持。
2.科学的评价制度
评价决定发展的方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激励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确保“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劳动实践等五项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指标。
3.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
1.家庭——把控好人生第一课堂
(1)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教育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中国人一直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各种家训和家谱是明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职业的兴起是明证。《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是明证,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家长需要通过阅读、交流、实践,不断学习适应社会时代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提升教育素养。
(2)重视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榜样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父母的价值观决定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和持久性,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孩子在家中感受到足够的快乐和安全,就不会轻易在别的地方寻找慰藉和温暖。
(3)陪伴、参与孩子成长,鼓励、带动孩子参加活动。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需要父母以体力、恒心、爱心和智慧陪伴,成为孩子精神导师、心理支柱,孩子则易与他人建立信任、亲密关系,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建立亲子关系。当然,家长也要适时地抽离与放手,给孩子必要的成长空间。父母要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基本情感,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参与必要的同伴交往活动,满足孩子身体活动、探究、交往和表达的需求。研究表明,在充满自然风光的户外活动多的孩子语言和读写能力会比同龄人发展得要好。
(4)加强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长及时、真实地与教师沟通孩子的情况,便于教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2.学校——强化组织和主导作用
(1)更新观念,调整教育的内容及模式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教师要扮演好课程的开发者、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及合作者的角色,尊重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注重开展活动。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开展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培养了团队精神;既让学生融入了群体与社会,又受到了艺术和美的熏陶,提高了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校园生活注入生机活力,如划分班级园圃,从命名、种植物种、购买籽苗、翻地耕种,到浇水施肥除草,到收获,学生全程参与。看着自己种植的作物出土、拔节、开花、结果,相信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德。
(2)利用家长丰富资源,提高家校共育的实效性
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成立班级、年级、学校家长委员会,共建系列化课程,让家校共育向纵深发展。挖掘家长职业资源,开设家长讲座,如生命安全、礼仪急救、剪纸编织等。邀请家长参加阅读节书香家庭、班级亲子游、亲子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招募家长志愿者,如维护交通安全员、节目编导及化妆师、摄影师。父母和孩子同台演出共同游戏,有利于增强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激发孩子参与和学习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认真准备,适时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参与讨论,用家长启发、教育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管理艺术,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安排资深教师,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开设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效果。
(3)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
积极挖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锤炼意志,缓解学习压力,加强爱国主义、法制安全、劳动实践等教育,结合时事动态节日时令,本着就地就近原则,聘请相关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
(4)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学校建立多方位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真正落实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3.社会——提供保障、搭好平台
(1)社会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在社会这个课堂中,任何人都可以是教育者,育人的契机可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2)政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供管理保障。政府统筹协调加强部门联动,为学校师生提供法律、措施、应急、资金等保障。新闻媒体加强立德树人的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合理预期,营造健康平和的舆论氛围。机构、社区、传媒参与协同育人,使学生接触生态环保、公共安全、文化传承、家庭生活、养老助老、特殊群体帮扶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在真实的生活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链接,实现知与行、学与用的统一,构建共识、共知、共为、共思的立体育人格局。
(3)社区搭建支持体系,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社区教育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有效形式。社区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与管控,提供居民需求强烈的课后托管、家政、法制教育、体能训练场所设施等服务,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环境,引领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热爱劳动服务他人的意识。
(4)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完善以能力德行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人才观,从而构建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
五、结语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都熟知两个公式:5+2=0和1+1+1>3。学生周末离开学校的两天,可能会使一周五天的学校教育效果大大削减,因为学校、家庭、社会任何一方“缺位”“怠工”都会削弱甚至抵消教育的合力效应。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才能协同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才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