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导学案,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22-03-04李文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小学225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乘法学案数学知识

李文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小学 225000)

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打造高效优质课堂。导学案指的是以新课标作为指导,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目标,由多名教师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导学案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评价作用,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导学案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如在《新教育》中提出,“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大部分比较简单,但是其抽象性的特点依然突出,这对于倾向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都不高,缺少数学学习的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时,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应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

2.缜密性原则

数学这门学科自身逻辑性强,学生若想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需要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时,需要遵循缜密性原则,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概念模糊、逻辑混乱等问题,并有针对地给予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缜密、严谨的思维习惯。

3.实践性原则

虽然数学这门学科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但只要留意,我们便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已有的数学基础,让学生亲身实践获得新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学习思维,通过实践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二、导学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预习环节应用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是为课堂教学打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举措。在新课预习这一环节应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在教师预设的知识、问题以及活动下自主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发现存在疑惑的地方,然后便于在课堂中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应用导学案的内容应该包含学生预习时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突破的难点知识等,引导学生在对基本学习内容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另外,当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习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前随机抽查,结合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对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优化,增强导学案的精准度与适用性,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与学习方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乘法》相关知识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感受乘法与加法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在制订导学案时可以融入该章节知识的基本概念、典型例题以及辅助练习,让学生在预习完内容后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分析、辨别,从而初步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导学案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解决数学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形象、生动、具有情绪色彩的教学情境,进而给予学生帮助,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场景是情境教学法的核心,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中,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场景,在该场景中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教师在选择场景时,尽可能为学生选择日常生活常见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新课导入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设“在公园放风筝”这一场景。在导学案中结合该场景设置一些设计小数乘法的问题,如老鹰风筝一个需要13.5元,假如小明买了5个,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为了提升导学案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还可以在导学案中穿插图片,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询问学生答案,并随即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可以简单说一说吗?”该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巩固自己获得答案的过程,同时将学生的思路带入本堂课的教学知识中。某些同学的思路是将5个13.5元拆解成5个13元与5个0.5元,也有部分学生则是先将13.5元拆解成一个10元与一个3.5元,然后分别乘以5,最后计算总和。这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逻辑。然后引入本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应用更简洁的手段解决问题。

3.利用导学案巩固课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巩固作为进一步强化学生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该环节积极应用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帮助学生全方位、精准化、多层次掌握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导学案引入课后习题的练习中时,应当注重习题的发散性、延展性、趣味性以及实践性,从而引导学生在一题多解、发散思维下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例如,在教完“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后,为了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数学教师便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分层的练习题:①一条公路的全长为18km,从施工开始当前已经完成了全长的三分之二,请问这条公路的全长为多少?(必做题)②某个班级男生共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五分之二,请问全班一共多少人?(选做题)③一袋食盐总量为2kg,第一次用去了五分之四,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二分之一,请问第二次用了多少千克?(提高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上述导学案,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导学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状以及学习内容,合理引入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乘法学案数学知识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乡愁导学案
把加法变成乘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